昨天的多元文化讀書會交流時間請到華梵王鎮華教授來講讀書之樂
非常令人動容的一長段話
真希望我的愛讀書會友們也在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他的引言
全文照刊
若有版權問題立刻移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書與學行
—知識使人驕傲,心得樂於分享
王鎮華
華梵大學講座教授、 德簡書院負責人
以前的人,對讀書有很高的敬意,初讀書也總有些欣喜。隨著讀書會增多,社會日益多元化,讀書成了負擔;讀越多書心越慌,驕傲而不受用,果然「以有涯逐無涯,殆矣!」。顯然,讀書偏離了它應有的旨趣。
(一) 什麼是書 首先什麼是書?體驗的心得,智慧的結晶,乃至王者聖賢的文化經典等才是書。總之,貼緊生命過程的正確記載才是書。徒有書的形式,甚至印刷精美,暢銷狂賣都可能不是書,甚至是反書;不讀還好,讀了反而中毒,還找不出偏差何在。像八卦雜誌書報,反而破壞易經八卦;情色報導怪異小說,反而破壞身靈性情。
(二) 讀書旨趣在學行 傳統社會,讀書是為了學行,學行是貼緊生命本身的流動、過程、開展、實踐;它是「怎麼活?怎麼做?」的事情。學是生命有了問題去問、去學、去習,學會了終究要回到行,即回到生命脈絡中去實踐。問題就出在隨伴著學,還有思、言、知三種功能。「學而不思則罔(沒吸收);思而不學則殆(危險)」為消化而思,這是好的思。學了思了自然要用語言跟別人溝通討論,這也是好的言。思與言漸漸穩定正確,則成為好的知識。問題是思言知三項它本身會短路,也就是不回到行,甚至真真假假混淆化的亂思、胡言、假知。知識會假裝鎖定;「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老子);人生還沒體會,想太多會出事。所以,思與行、言與行、知與行中間還有一個重要質地——信。還沒通過行的考驗,思言知最好有所保留。信的標準是貼緊生命本身而可行,行得通。一般的思言知都是「虛內務外」,碰不到生命的內修,光強調生命的外用,這就是傳統文化最在乎的辨別:「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孔子)。尤其開放以後,一味騖外強調力量,已到不反省、不知恥的地步。
(三) 讀書功能 讀書之所以珍貴,除了工作必須研讀、可以排除無知的危險,最主要的它可以突破家庭、社會、時代的習氣與侷限,提昇自己的素質、氣質、格調。當然,上述內修外用的辨別很重要,否則,驕傲而虛誇,沒有自信,反生知識障。讀好書可以瞭解生命的過程,找到生活的出口;好書常讀,自然聽到生命在呼喚,甚至痛苦也是一種深度的呼喚。 業餘時間的支配,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潛力。台灣一窩風的旅遊、吃喝玩樂……好像生命沒有自己的意義,用完就完了,是嗎?每次看到各國讀書、買書的統計資料,都讓我這個讀書人汗顏、著急。出版社原是文化事業,如果太過市場導向、太過庸俗化,小心自毀長城、自掘墳墓。
(四) 讀書與研究 如果真要追求學問、做研究,注意內容、方法、心態三層。(1)內容,除了知識經驗的質量,注意「問題意識」,也就是掌握生命的重點。好的問題意識,它本身就會帶動風氣;避重就輕,提再多問題,枝枝節節徒增紛擾。(2)方法,除了自己慣常相信使用的思想方法、思想固定模式,注意思想的「開放度」。沒有對自己思想的批判性(反省反思),不可能有什麼開展性。(3)思想模式背後一定有某種價值觀、信念;開放性自然也涉及內在心態。原來,信念與價值觀是人心最底層的心態問題。沒有信念的人生,如漂浮的船隻、漂泊的靈魂;可惱的不確定可以去追問、去追求;不確定又不追求的人,會做什麼呢?難怪,誰都喜歡親近穩健的人格者。真善美是比較穩定的人生價值,但人心又會對之刻意、標榜、做作,所以需要稍加檢視、穿透。選擇朋友多注意信念、價值觀、心態吧。
(五) 心胸「三度銘」 讀書若想在心態上、胸襟上,提高自己的廣度、深度、高度,我有「三度銘」一首,可供參考:廣度——敞開多元化;深度——穿透陰暗面;高度——捕捉飛鳥遺音。人的心防需要敞開,才見廣度。人的陰暗面,尤其痛點壓抑成了盲點,需要穿透,才見深度。不穿透自己,難真穿透別人,所謂有隱則不恕。所有超越時空的心靈觸動,很像飛鳥遺音,聽到感心的話,卻稍縱即逝,所以要會捕捉。〈詩經〉有一首詩「鶴鳴」,竟然就把我想說的都說了: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穀即楮樹,雖是不堪用的惡木,仍可用做紙漿。這首詩用了四種物象,鶴魚樹石,卻把高度深度廣度都說到了。尤其那條魚,或上或下,優深一執著就淺了,庸俗一面對就深了,尤其動態深刻。玉石本硬,還有他山的礪石可以治磨玉石。他石攻玉,這就是三人行啊!見賢思齊而不嫉妒,見不肖內自省而不驕傲。
庸俗同質終軟弱 開放後,庸俗化的社會已經來臨,大眾媒體本可為民喉舌,沒想到紛紛改弦易轍,大多成了庸俗化的製造機器。各位媒體領袖,庸俗化下一步可怕的同質化,你不怕嗎?你自己家的兒孫也一樣喔!閱聽大眾,庸俗化同質化,再下一步的軟弱化,我們應該已經感覺到了。存在,天賦地生的人世,竟被我們人類自己,人心人為人工打造的一套消費生活,弄到虛幻軟弱。滿坑滿谷的宣傳、包裝,我們丟掉了多少?無孔不入的資訊訊息,我們冷待了多少?資源不能這樣浪費!生命更不能這樣被打擾!全球虛無主義橫行,是人類自己混淆化造成的。書,在這裡面也扮演了兩種矛盾角色,混淆者與澄清者。什麼是多元社會?!
(六)多元化的深思 開放後的多元社會真讓人困惑。相對於專制,多元當然是對的;但是雜亂、混亂、錯亂,甚至異化、虛無應該不是多元;隱約中,感覺政治專制換成了經濟專制,媒體成了打手,知識成了價值(合理指標),自由成了符咒……這裡面一定出了大問題!多元化,事實趨勢是:庸俗化、同質化、軟弱化。人的長相已經慢慢失去了人的尊嚴、精神,只剩刺激、消費背後的疲累、虛弱。什麼是元?至少有三層。
(1)天賦地上萬物以生命過程(道),人只能以內心自明的覺知(德)默契它、感應它;人心自己的理性認知只能片面認識,如專業化、客觀化、概念化。德是人心之主,覺知看到的萬物生命過程,道是相互關連的有機整體,而這德與道、主與體即存在的起點。易經說,天生生命,元亨利貞;元,即一個夠大的開始,指的就是德所看到的「一體感」的道。這是元第一層意義。
(2)萬物每一類,在整體配合中又各自獨立生長,莊子齊物論所謂「吹萬不同」,人類亦然。一類當然也是一種次一級的元。人類由於有「自主心」,每個人除了主體相同(平等),用心不同所以又產生位不同,個性不同。人與人是「同中有異,既分且合」,即因有一顆不同的用心,心若不用,覺是相通相同的。當然,人類中每一個人,又成了再次一級的元。
(3)人為了生存下去,必然會碰到經濟、政治、社群、媒體;學術、教育、科學;宗教、慈善、藝術等必要條件,所以各專業就成了大家熟知的多元社會的元。這是第三層。
所以,元有:主體、個體、生存條件三層意含。一般我們說「主體」,並不瞭解主體的明德與大道,所以第一層存在而模糊。我們說「個體」,實包含人類與個性。所以,當我們說「生命體」應指主體之個體,亦即一整體中某類某個體之位況,同中有異,「一、類、位」三者合一。
第一層主體的元,當然是天賦的整體大生命「大化流行」的存在狀態;它是萬物各小生命的起源、基礎與場域。人類比較特別,他的德(瞭解道或主體)是屬於天的元,他的心用與身體則產生位或不同個性的元。至於各生存條件,則是比較清楚的社會多元。
第二層的元,由於根源於第一層,所以他們必然本該是各自獨立而又復相通的性質,即所謂主體性的;但又由於人心的心用,幼稚而厲害,它會將政治、經濟、媒體等膨脹成強勢,將信仰、藝術等邊緣化成弱勢,並利用控制教育、科技等,而漸與第一層斷裂,即將主體模糊化,甚至反主體化了。換句話說,泛政治、泛經濟、泛媒體……會把其他的元吞併、異化,最後它自己會取消自己,即反政治、反經濟、反媒體。
我在另一篇論文中,曾將多元化問題「推開來看」,引附於此,相互說明:
「這是一個巨大的弔詭:近代社會中,強調人與事都應有人格與格局者,易被視為一元化的宰制心態,而強調人與事都可盡情自由發揮者,易被視為多元化的開放心態。事實呢?前者常在大同(格局)的基礎上,極易發揮個性;後者常在允許大異的基礎上,就是缺乏真正的個性,不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形式背後思路同質,就是打不開生命豐富內涵,連個性都是市場或媒體給的。這種「人工個性」假在:缺乏安全感而且是依賴性的(非主體性)。焦點很清楚了:同什麼、異什麼?應進一步澈底追問。
要回答人與人之間的同異問題,乃至回答一切生命現象的同異問題,這「同異」的抽象概念,若無「具體的生命經驗」是無法回答的,即便回答了,經常有生命體驗的局限,或流於空洞概念。下面討論到的獨立、多元等概念亦然。故本文是以生命所體驗的來談。 不能將人心專制之一元化,與主體一以貫之的一元化混淆等同,混同就是「為了倒洗澡水,把嬰兒也倒掉了」。不將專制與一元化混同,也不將失控的爭紛與多元化混同,我們就容易看到生命的原貌本色:「在一元的天賦主體上,活出多元的個體;在一元的生命性上,顧全多元的社會生存條件」前句指天賦主體,每個生命體都是獨立而完整的,後句指為了生存人為的政治、經濟、社群、媒體等,每個生存條件都是獨立而相通的。換言之,「元」有兩義:一指生命體,一指生存條件(經濟政治等)。
我們先看前者。天賦主體同,是肯定無限的本心與天性(即明德與大道);人的個性異,是個體意識的言行流露,兩者正是重疊的。哲學上,所謂獨特性與普遍性並存;心理學上,普同性與差異性的矛盾,即在此可解。這正是人的生命現象「同中有異,既分且合」的天人兩層重疊,理性以二分思維實難以瞭解人心的複雜性。生命體獨立而完整,從主與體即可瞭解;生存條件獨立而相通,要從反面來瞭解。如強勢的政治會利用教育,所以教育社群必須獨立,同時政治本身一定帶有經濟性、社群性、教育性等,所以雖說政治工作是其本分,人亦應擔起各方面影響的責任,因此政治人本身亦應具備各方面的素養。近代民主化多元社會,問題即出在疏離了主體,各「元」有「割裂-泛化-自反」的現象。如開放後的經濟,一如政治,有泛經濟(併購媒體、學校、民代等)與反經濟(泡沫化)現象。」
多元社會的元,能不能保持獨立而相通的正常關係,或經過分化、泛化、反化而消滅自己,端看人心的作用、運作。人心懂德,懂主體,人的確為萬物之靈;人的個性、處境(位)也將保持真實而豐美;反之,人心惡用,那就是地球上的癌細胞,多元會被假借的某一個元吞蝕,而終自消滅自己。
讀書,若放在這三層元的脈絡來看,自然不是消遣、裝點門面、求點名利的小事。在天賦的主體面前,聰明不等於智慧,被人崇拜不等於不會被天厭惡。讀書得法與否,影響巨大。陸象山說「不知尊德行,焉有所謂道問學?」;王陽明也說:「適足以助其奸、濟其惡」。讀書的旨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不能離開學行,這就是孔顏樂處。
另有兩種參考資料:
讀書方法 《千古學問盡在躬行——談讀古書的方法》
67. 11. 3- 6 民眾日報;〈黃河性情長江行〉,允晨,p. 107- 133
讀書會 《古意的讀書會》87. 6 〈書之旅雜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