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初發菩提心菩薩須修行『六波羅蜜』,方能成就佛道。何謂『六波羅蜜』?即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此六波羅蜜可使學佛修道者,從生死苦惱此岸度到涅槃安樂彼岸之法門。所謂『般若波羅蜜』,乃指因眾生無明煩惱,痴迷無知,故應靠智慧光明之般若來度脫,菩薩若修行般若波羅蜜,即能了脫生死、超出三界,達到涅槃之彼岸。至於云何名為『般若根本與般若事業』?茲綜合《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所開示,分述『般若根本』與『般若事業』之涵義如下:
(一) 聞所未聞一切法門,即是般若根本之母;如其所聞廣為他說,即是般若所作事業。
(二) 隨所聞法審諦思惟,即是般若根本之母;若思惟已為他顯示,即是般若所作事業。
(三) 正念觀察是般若母;安置眾生於正念中是般若業。
(四) 所作精進是般若母;正修行時是般若業。
(五) 自心明了是般若母;顯示他人是般若業。
(六) 樂住寂靜是般若母;知本寂靜是般若業。
(七) 樂於獨處是般若母;一道清淨是般若業。
(八) 修行妙觀是般若母;得慧解脫是般若業。
(九) 修三解脫門是般若母;三智現前是般若業。
(十) 修習念處是般若母;離念清淨是般若業。
(十一) 修習正斷是般若母;知法性斷是般若業。
(十二) 修習神足是般若母;無功用行是般若業。
(十三) 能信因緣是般若母;超過諸著是般若業。
(十四) 精純無雜是般若母;身心安樂是般若業。
(十五) 常念善法是般若母;不住念相是般若業。
(十六) 知定次第是般若母;得性等引是般若業。
(十七) 修習善根是般若母;善知過去展轉根性是般若業。
(十八) 堅住五力是般若母;能摧諸魔是般若業。
(十九) 順忍七種菩提分法是般若母;知諸法性隨順覺悟是般若業。
(二十) 集聖道分是般若母;知如筏喻既悟法體,不住於法及與非法是般若業。
(二十一) 善能修行苦集滅道是般若母;滅諦現前是般若業。
(二十二) 微細觀察不了義經是般若母;依了義經隨順修行是般若業。
(二十三) 隨所聞法總持不忘是般若母;隨義修行是般若業。
(二十四) 依智觀察是般若母;隨順智行是般若業。
(二十五) 不執我人是般若母。依法修行是般若業。
(二十六) 觀察諸法皆悉無常是般若母;知一切法本不生滅是般若業。
(二十七) 觀察諸行悉皆是苦是般若母;了一切法本無有行是般若業。
(二十八) 微細觀察諸法無我是般若母;知諸眾生本清淨智是般若業。
(二十九) 微細觀察涅槃寂靜是般若母;知一切法本自涅槃是般若業。
(三十) 聞甚深義心不驚怖是般若母;得義無礙是般若業。
(三十一) 聞勝義諦心不驚怖是般若母;得法無礙是般若業。
(三十二) 聞妙言詞分析句義心不驚怖是般若母;得詞無礙是般若業。
(三十三) 聞佛辯才而不驚怖是般若母;得辯無礙是般若業。
(三十四) 因於眾生及法緣慈是般若母;無緣之慈是般若業。
(三十五) 為自他悲是般若母;遠離自他二種大悲是般若業。
(三十六) 思惟法喜是般若母;無取無捨是般若業。
(三十七) 離貪瞋捨是般若母;無二種捨是般若業。
(三十八) 常念諸佛是般若母;解了法身是般若業。
(三十九) 常念於法是般若母;於法無染是般若業。
(四十) 專心念僧是般若母;觀無為性是般若業。
(四十一) 常念於捨是般若母;捨諸煩惱是般若業。
(四十二) 常念淨戒是般若母;知無行戒是般若業。
(四十三) 常念於天是般若母;法體清淨是般若業。
(四十四) 具足多聞是般若母;處眾無畏是般若業。
(四十五) 修勝善業是般若母;知無業報是般若業。
(四十六) 知佛變化是般若母;得大智慧是般若業。
(四十七) 為自利己是般若母;自利利他是般若業。
(四十八) 能於八萬四千法蘊,平等受持是般若母;得於八萬四千法智是般若業。
(四十九) 知說法智是般若母;知說不空是般若業。
(五十) 教令眾生發菩提心是般若母;安置眾生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不退地中是般若業。
(五十一) 怖畏三有因業受生是般若母;不捨生死隨意受身是般若業。
(五十二) 忍受音聲是般若母;修行性忍是般若業。
(五十三) 若得盡智是般若母;得無生智是般若業。
(五十四) 得隨順忍是般若母;得無生忍是般若業。
(五十五) 住不退地是般若母;得灌頂地是般若業。
(五十六) 坐菩提樹是般若母;知無不盡遍覺細念現證如如,剎那心滅與智相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是菩薩般若事業。
由此觀之,『般若根本』與『般若事業』之涵義有如是諸種,吾等學佛修道者,若能深入修行如是『般若波羅蜜』,即能靠智慧光明之般若,來度脫無明煩惱與痴迷無知,而了脫生死、超出三界,達到涅槃之彼岸。
總而言之,吾等學佛修道者若能深入修行如是『般若波羅蜜』,即能去愚痴之障。蓋愚痴無明,為一切煩惱之根本;而般若之斷愚痴,則如光明能破黑暗。若能修般若,以觀照而證實智,則得大覺悟,究竟成佛;以實智施用權智,則能出善巧,廣度眾生。初學佛者,固然未能即斷無明,而待人接物,亦當時用理智,不可感情衝動;二六時中,辦一切事,亦要念念在道,毋忘菩提。願與諸仁者共勉之!
(資料來源:妙音書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