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07 01:00:54| 人氣2,46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揚州瘦馬~美女的故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由於投名狀裡邊
徐靜雷是揚洲瘦馬出身
因此

好學的我
開始收索有關資料
赫然發現
原來揚州是中國傳統三大美女產地集中的一個
真的是意外的收穫
這邊有兩篇文章我覺得值得大家參考
所以就轉貼來了





世人提及揚州,都會帶著調侃的語氣說:哦,那地方出美女呢。一傳十,十傳百,這條俗語現在已經傳遍天下。

而『揚州瘦馬』的典故,便是揚州出美女一說的由來了。

瘦馬不難理解,即瘦小病弱之馬也,而瘦馬者,即窈窈弱態的揚州美女也。

揚州人至今還在口頭流傳的一句俗語“娶馬馬”,意即娶老婆,這個馬,便是從瘦馬一詞演化而來。

以瘦為美,滿足豪商巨富們的審美觀,進而賺錢,這就是揚州瘦馬的典故所在,宛如今日之選美大賽。

舉凡瘦馬,必定先從貧寒人家買來幼齒且麗質天生的瘦弱女孩,就開始養瘦馬。養者,即調教。光有形體瘦弱,這還不夠。瘦馬的舉止投足,一顰一笑,都必須嚴格符合豪商巨富們的審美趣味。譬如走路,要輕,不可發出響聲。譬如眼神,要學會含情脈脈地偷看,各位可以參考頂級模特走貓步拋媚眼的模樣,大抵有些相似。

這樣養出來的瘦馬,賣得快,價錢也好,當時揚州城裏,有數百人如同牲口販子一樣,做著瘦馬買賣。這些人中,有牙婆,甚至駔儈(駔儈,是專門說合牲口交易的中間商,他們做牲口賺不了錢,就來做瘦馬生意,而且這種瘦馬買賣,行情看好,利潤頗豐,商人逐利,自然蜂擁而來。),如果哪位商賈要買瘦馬的消息一經傳出,這些牙婆,駔儈便會盯上買主,如同蒼蠅附膻,撩撲不去。

譬如今日選美大賽,什麼世界小姐,亞洲小姐,香港小姐,國內也經常舉辦諸如此類的選美比賽,其選拔程式非常嚴格,一批又一批的選美小姐無不失望而歸。但是,這種選美與揚州出現的選瘦馬相比,其嚴格程度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我們來看一下明朝末年文學家張岱在《揚州瘦馬》一文中的描寫罷。

……至瘦馬家,坐定,進茶,牙婆扶瘦馬出。

曰:“姑娘拜客。” 下拜。

曰:“姑娘往上走。” 走。

曰:“姑娘轉身。” 轉身向明立,面出。

曰:“姑娘借手瞧瞧。” 盡褫其袂,手出,臂出,膚亦出。

曰:“姑娘瞧瞧相公。” 轉眼偷覷,眼出。

曰:“姑娘幾歲了?” 曰幾歲,聲出。

曰:“姑娘再走走。” 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

張岱接著介紹了鑒定小腳的辦法,以及詳細挑選,付費,送貨上門的一系列過程。瘦馬的面,手,臂,膚,眼,聲,趾等一一看遍,這是誰都不曾想到的事,名揚天下的揚州美女,竟是這樣產生的。

而那些落選的瘦馬,情形更為悽慘。她們無家可歸,被賣入風月場所。每天傍晚,她們塗脂抹粉,打扮妖冶,出入巷口,游離于茶樓酒肆門前,謂之『站關』,燈前月下,面色蒼白,已無人樣。這些『站關』的可憐瘦馬,有的直至夜間都找不到主顧。最後黯然離去。張岱寫道: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見老鴇,受餓,受笞,俱不可知矣。

大抵瘦馬,便是培養苗條小美人賣為大富人家的寵妾、艷婢......運氣好的,顏色未衰之前享盡富貴,運氣不好的,被大戶人家的正妻杖斃、投井......甚至淪落為流鶯。

揚州瘦馬,就是一本揚州美女的血淚史。

揚州美人是這樣製造出來的!!!!

戎戎是地道的扬州女孩。在外地上学期间或旅行途中,每每被人问及家乡,答曰“扬州”,随之而来的往往是赞叹和艳羡:“扬州出美女!”“扬州出美女”是许多外地人对扬州的第一印象。其实中国出美女的地方很多,燕赵佳人、吴越娇娃,洛阳女儿、米脂婆姨,哪一个不是名声响当当?但是为何“扬州出美女”叫得最响亮,最广为人知,千百年来一直名扬天下,蜚声海内外?的确,在扬州这块丰润的土地上,自古以来诞生了无数著名的美人儿,如史册上第一位记载姓名的“和亲公主”刘细君、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赵飞燕、堪称中国第一女丞相的上官婉儿、元杂剧大家关汉卿的红颜知己朱帘秀,另外还有冯小青、方婉仪、李端端、李翠娥等等,数不胜数。在文学作品中,更随时可见扬州美女的身影,如冯梦龙笔下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琼花仙子、芍药女等,而最著名的当属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刻画的扬州姑娘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林黛玉的形象,正是扬州美女的真实写照。

  带着对“扬州出美女”由来的疑惑,戎戎参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请教了一些专家学者,通过思考提炼,归纳出以下几“说”:

  1.水土宜人说。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之地,水网密布,水质纯清,气候温和,钟灵毓秀,景色宜人,物产丰饶,饮食恬淡。据《五杂俎》记载:“维扬居天下之中,川泽秀媚,故女子多美丽。”而《风俗》也说:“多山多男,多水多女,故扬地产女较多。”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扬州女子便如雨后春笋般鲜润起来了。扬州美女大多肤色细腻、白皙微红、身材婀娜、步履轻盈,这与扬州良好的水土滋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真是“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2.遗传优质说。这就要追溯到“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的暴君隋炀帝了。隋炀帝当皇帝前曾当过十年的扬州总管;扬州“山明水秀、柳媚花娇”,使得他一直念念不忘,做天子后三次下扬州看琼花。每次到扬州,隋炀帝的后宫佳丽们几乎“倾巢出动”。扬州有顺口溜:“隋炀帝下扬州,三千美女拉龙舟。”李商隐也曾说“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自大业七年起,隋朝各地农民不断起义,隋炀帝后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于扬州。随带的数千绝色嫔妃、宫女们便流落扬州民间,在当地安家落户。大量美女给扬州带来了良好的遗传基因,使得扬州女子出落得越来越美丽妖娆,一代胜似一代。

  3.富庶滋养说。随着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通,处于水运枢纽的扬州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扬州成了当时最繁华的城市。自公元八世纪起,一千多年间,扬州被称为“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唐时的扬州在全国有“扬一益二”之美誉,益州为现今的成都。明清时期,扬州盐商把持了全国的盐运业。以乾隆三十七年为例,扬州盐商每年赚银1500万两以上,上交盐税600万两以上,占全国盐课60%左右。这一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全世界的32%,但仅扬州盐商提供的盐税就占了全世界经济总量的8%。因此,达官显要、墨客骚人云集扬州,灯红酒绿,笙歌不息。这也吸引了艺界名媛、青楼名艳等大批美女蜂拥而来。当时的扬州简直称得上是一个黄金白银、才子佳人堆砌而成的城市。难怪清代著名的戏剧家孔尚任要说:“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盛罗绮。”

  4.培育调教说。在古代的扬州,很多女孩从小便开始接受系统的训练。一般从七八岁开始养起,比较聪明清秀的,有专门的教师教她弹琴、吹箫、吟诗、作画;学到一定程度,又有专门的女教师教她梳头、匀脸、点腮、画眉;到十四五岁,又根据《春宫图》之类教她演习各种娇态。为了让她一直保持处女之身,每天晚上睡觉时,用汗巾将她的手脚捆紧;为了使她保持体态苗条,不致发胖,要严格控制其饮食。同时,她们还要接受眉目传情、卖弄风骚、吹拉弹唱等多种技能训练,待养得达到标准了,或卖到富贵人家为婢为妾,或卖到青楼为娼为妓。经过如此严格调教出来的“扬州美女”,自然得到了官僚、地主、富商们的欣赏。清代大学士纪晓岚随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赋诗一首:“淡蓝衫子淡着裙,淡扫娥眉淡点唇,可怜一身都是淡,偏偏嫁于卖盐人!”

  由此可见,“扬州出美女”并非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根源。祝愿现在的扬州人民弘扬传统,去除糟粕,真正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让扬州的美女更多,更美。文末,再摘选几句文人骚客吟咏扬州及扬州美女的诗词,多少能勾起对扬州这繁华盛地的美好遐想。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杜甫)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张祜)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郑板桥)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王建)

(作者:戎戎的娱乐)

  


来源: 博客网 2008-06-06 10:08

“揚州瘦馬”:以瘦為美的二奶預備隊


“揚州瘦馬”,與馬無關。從明朝開始,在揚州一帶,出現了大量經過專門培訓、預備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輕女子,而這些女子以瘦為美,個個苗條消瘦,因此被稱為“揚州瘦馬”。揚州出美女,世人皆知,而“揚州瘦馬”在明清時期更是名噪天下。所謂“瘦馬”,其實就是被買賣的二奶預備隊。到了明清時期,“養瘦馬”成了一項暴利的投資,有一大批人專門從事此項職業。

“瘦馬”的風行,與揚州的經濟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在明清時期,揚州出現了一批富得流油的鹽商。揚州城內,繁華騷動,歌舞昇平。富人們總是喜歡一些怪異變態的消費和審美,在他們對“豐乳肥臀”審美疲勞之後,“瘦馬”就運應而生。

在那些大腹便便的鹽商身邊,圍聚著一堆噁心的蒼蠅,只要他們稍稍透露了納妾之意,那些人口販子就會一窩蜂撲將上去。在揚州,從事介紹“瘦馬”職業的人達到百人。繁華的揚州城,成了二奶集中營,成批成批的“瘦馬”在經過一番苛刻的調教後,被賣到全國各地。

“瘦馬”多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在七八歲之時,被人口販子買去。之後,等待她們的就是漫長的集中營式的魔鬼訓練期。“瘦馬”的瘦,既有天生體弱的原因,也是被刻意“餓”出來的。依據先天條件,“瘦馬”被分為三六九等。

清代丁耀亢在《續金瓶梅》一書中對“瘦馬”也有描述。一等資質的女孩,將被教授“彈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細的化粧技巧和形體訓練。二等資質的女孩,也能識些字、彈點曲,但主要則是被培養成財會人才,懂得記賬管事,以便輔助商人,成為一個好助理。三等資質的女孩則不讓識字,只是習些女紅、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爐食、擺果品、各有手藝”,被培養成合格的主婦。當然,所有的這些煞費苦心的培訓都是為了將來能找個好買主,賣個好價錢。

在“瘦馬”的買賣中,她們像商品一樣被挑三揀四。“至瘦馬家,坐定,進茶,牙婆扶瘦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轉身。’轉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盡褫其袂,手出、臂出、膚亦出。曰:‘姑娘相公。’轉眼偷覷,眼出。曰:‘姑娘幾歲?’曰幾歲,聲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門裙幅先響者,必大;高係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曰:‘姑娘請回。’一人進,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鹹如之。”(張岱《揚州瘦馬》)

並不是所有的“瘦馬”都能成功地嫁入富豪之家。最後,有些被挑剩下的“瘦馬”不得不被送入煙花柳巷。在秦淮河畔,“揚邦”歌妓大多是“瘦馬”出身。而那些“有幸”被官宦富商、貴公子納為小妾的“瘦馬”,也並不見得從此就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但是那些“養瘦馬”的人口販子,卻是賺得盆滿缽滿。據《續金瓶梅》所記載,一位一等“瘦馬”能賣得一千五百兩以上的銀子。“春風十里揚州路”,笙歌燕舞,脂濃粉溢;夜色深處,多少“瘦馬”,無人記得。


近日看到一些文章把“扬州瘦马”解为“扬州美女”,把“大同婆姨”解为“大同美女”。这是非常荒唐的。
  
  实际上,扬州瘦马、大同婆姨与泰山尼姑、西湖船娘是明清时期在全国很有名气的具有地方特点的四个妓女群体。
  
  “瘦马”是明清时期对扬州及扬州以南地区的妓女的称呼。“马”,又称“马子”“马班子”,其义为“任男人骑玩的女子”。封建时代达官贵人出于生儿育女、延续后代的需要,给儿孙娶妻一定挑选丰乳肥臀的女子,认为“利于子嗣”。而姬妾、妓女一般是达官富商厌倦了丰乳肥臀女子以后的玩物,要求妓女娇小瘦弱、平乳窄臀,具有骨感。故称“瘦马”。
  
  为金钱利益所驱动,一些人就做起了“瘦马”生意。他们从饥寒交迫的贫苦人家买来身体瘦弱、天生丽质的女孩,教授她们琴棋书画、声乐弹唱,给她们束胸裹脚,训练她们符合大家规范的举止投足、一颦一笑,让她们学会吊膀放电,以情媚人,还让她们观摩学习妓女依人挑逗等床上功夫。通过几年,把她们从良家女孩训练成雏妓——瘦马。
  
  瘦马培养成功,接着就找路子卖高价。把雏妓卖与达官富商做妾是养瘦马者的最佳选择。一旦交易成功,养瘦马者就可赚到大把银子。如果多次交易不成功,瘦马只能从青倌到红倌。走上接客生涯。
  
  如果扬州瘦马以体形瘦弱、反显男人雄风为主要特点,那么明情时代的大同婆姨则以床第媚功高人一等而闻名全国。和扬州的养瘦马者一样,明清时期的大同府县的鸨母们从贫苦农民那里买来清秀靓丽的女孩,除了教授琴棋书画、言行举止外,还让她们天天坐在酒瓮上练习女性媚功。经过长期训练使她们的骨盆可以随心所欲的摇摆。明清时期大同婆姨在色情活动中以上位方式,使男人毫不费力的得到满足。为此,明清时期大同一带流传着“大同三宝,婆姨、火锅、皮毛”“来过浑源州(属大同),回家把妻休”的谚语。在明人评话小说中,描写皇帝佬儿也去大同府妓院,说明大同婆姨在当时影响很大。
  
  无论扬州瘦马,还是大同婆姨,都反映了封建时代妓女的一部血泪史。


◆世说新语 ◎刘兆阳

  苏杭地区不仅风景宜人,还盛产美女。明代作家冯惟敏的杂剧《僧尼共犯》中的和尚明进在夸赞还俗后的女尼惠朗的俏丽装扮时说:“人们常说‘苏州头,杭州脚’,像你这样的妙人,苏杭都能去得!”



  苏杭美女到底因何拔得头筹呢?那俗语中说的“苏州头”还好理解,大致是说苏州女子的秀发如云,发式优雅别致。那么“杭州脚”又作何解释呢?说到此,不妨先去了解一下“扬州瘦马”。

  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之句,但此瘦马非彼瘦马,此处所说的应是白居易《有感》诗中的“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句所指的瘦马。说得再直白一点儿,也就是指那些被鸨儿收养的供人择为妾的年少妓女。

  扬州也是繁华富贵之地。养瘦马之事早已有之,及至清朝更是达到了鼎盛之势。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卷五中就有关于此事的详细记载:康乾时代,扬州盐商富可敌国。他们看厌了体态丰满、珠圆玉润的女性,转而对瘦小柔弱的女子,大概就是现在所说的骨感美女产生了兴趣。于是,“养瘦马”这一古老行业便又趁势大行其道,迅速繁荣起来,并且还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链。

  首先,当地一些人买来扬州城里和周边农村贫寒人家体形瘦弱的女儿进行调教,言行举止,一颦一笑都以符合盐商们的审美趣味为训练标准。接着,包括牙婆、阻侩(牲口买卖不好做而转行的人)在内的中间人就会为富商牵线搭桥,推销这些瘦马。最后,才轮到富商出场进行“选秀”,从头到脚,声音、容貌、肌肤等等都要细细检查一番,然后才能拍板成交。

  这一情况在李渔的著名传奇《风筝误》中也得到了反映。纨绔子弟戚友先在笑话同窗韩琦仲“才貌双全”的择偶标准时就说:“一发说得好笑,只有扬州人家养的瘦马,肯与人相,那有宦家儿女容易使人见面的?”看来,在过去,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是绝不会去参加什么相亲的,因为那不啻于一种对其身份的侮辱。

  挑选瘦马有着一套极为严格的鉴定程序,而其中最为客商看重的就是对于瘦马的小脚的评判。鉴定这“三寸金莲”也有着一套极详细的办法,并且人们还为此制定出了“瘦、小、尖、弯、香、软、正”等七条标准。回顾历史,从西汉初兴缠足起,经过南唐李后主的发扬光大,上到帝王,下至百姓,缠足之风可谓愈演愈烈,男性对金莲的迷恋可谓发展到了畸形变态的程度。到了清代,八旗入关后虽曾严令禁止缠足,但民间的缠足早已成了定例,仍然大行其道,甚至连皇室贵戚中的格格、福晋也差点受其波及和影响。缠足之风的屡禁不绝,一方面当然和男性的追捧喜爱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只能依赖男性生存,而女性的贞节也是男性同样看重的。为了保证其贞节,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世隔绝,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缠足。民间流传的《女儿经》里就有俗云:“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他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

  而向前追溯,早从南宋以后,小脚就已成为当时的首都临安(今杭州)的时髦妇女的象征,而这也正是“杭州脚”这一“盛誉”的由来。扬州瘦马之所以在当时名扬天下,也正是由于她们的一双金莲深得“杭州脚”的真传。
在扬州的俗语里面,至今还称讨老婆为“娶马马”,据说来源于“扬州瘦马”演化而来。为何称女人为“马马”?复又联想起今人称泡妞为“泡马子”,港台片的流行使得“泡马子”的说法更是流行于大江南北。上述诸说,诱发自游人对女人之于“马”因何而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细究起来,“马马”或“马子”均系对女人不敬之称呼。马者,旧时主要交通工具,供人跨坐。用马指代女人,谓之女人乃为男人驾驭者也。况且,“马子”在古代当指马桶,至今扬州乡下妇女依旧称上厕所为“上马子”。

那么,这非马之马到底为何物?何时与女人扯上干系?

相传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外出狩猎,看见草丛中一块大石头,以为是卧虎,便一箭射去,走近一看,方知是石头,而箭竟然全部射入石头。李广好生奇怪,便把弓再射,任其用力瞄准,却再也不能射入其中。飞将军好不恼火,一块石头竟然如此戏弄本将军?于是起誓:每见老虎,必射之。迁怒于真虎的飞将军命人用铜铸成一个溺具(小便器),每遇小解便“射”入其中以解心中之怨气。人们于此便将这个物件成为“虎子”。终一日,飞将军成功射死一只咬伤自己的饿虎。

公元618年,李渊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建立大唐。因其祖父名“李虎”,便将“虎子”这一大不敬之词改为“兽子”或“马子”。

“马子”是供人骑坐的。后来便有人发挥想象力(在古代,女人是无甚地位的,尤在房事时女人亦由男人骑之),将“马子”以此的外延予以扩展,成为女人的指代了。从此,女人和“马子”一样,成为供男人临时发泄之对象。

在盛唐时期,人们的审美标准,女人以体态丰满、腰圆臀肥为美,以唐朝为背景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如云之美女悉数丰乳肥臀,当和唐朝这一审美标准相吻合。到了明清时期,审美观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女人不再以肥为美,而以纤细苗条为美。曾有这样的说法,唐朝美女如杨贵妃:“美人上马马不支”;清朝美女如林黛玉:“美人上马马不知”。

明清时期的扬州城,延续了自隋唐以来的繁荣富庶,文人雅士、商贾名流向往之地。繁荣的外表下面,无数饥寒交迫之农家少女迫于生计,被卖入风月场所,“扬州瘦马”应运而生。一时间,扬州成为著名的声色犬马之地。清朝小说家、紫阳道人丁耀亢在其成名作《续金瓶梅》里面对扬州瘦马有过比较详细的描写:“穷人家养下个好女儿来,到了七八岁,长的好苗条,白净脸儿,细细腰儿,缠得一点点小脚,就有富家领去收养。”

有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就会催生一个产业。达官富商们对于扬州瘦马的趋之若鹜,便形成了一个专事“养马”的职业群体(据说当时从业者达百人以上),用现代的说法就是“瘦马培训中心”了。这些出身卑微的农家女孩,天生体弱,在七八岁的时候就被人贩子买去,然后被集中起来进行“魔鬼训练”。再根据其先天特点和潜能,被分成三六九等,不同等级自然面临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就业出路。

一等资质的女孩,将被教授“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细的化妆技巧和形体训练;二等资质的女孩,也能识些字、弹点曲,但主要则是被培养成财会人才,懂得记账管事,以便辅助商人,成为一个好助理;三等资质的女孩,则不让识字,只是习些女红、裁剪,或是“油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被培养成合格的主妇;……。如此等等,足见当时分工之细了。其明确的培训体系想必现在的培训公司也未必能及。

经培训合格的“瘦马”们被领到大腹便便的盐商身边,被富商巨贾们像商品一样挑三拣四。明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里面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扬州人日饮食于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娶妾者切勿露意,稍透消息,牙婆驵侩,咸集其门,如蝇附膻,撩扑不去。黎明,即促之出门,媒人先到者先挟之去,其余尾其后,接踵伺之。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睄睄。”尽褫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曰:“姑娘睄相公。”转眼偷觑,眼出。曰:“姑娘几岁?”曰几岁,声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门裙幅先响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曰:“姑娘请回。”一人进,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咸如之。看中者,用金簪或钗一股插其鬓,曰“插带”。看不中,出钱数百文,赏牙婆或赏其家侍婢,又去看。牙婆倦,又有数牙婆踵伺之。一日、二日至四五日,不倦亦不尽,然看至五六十人,白面红衫,千篇一律,如学字者,一字写至百至千,连此字亦不认得矣。心与目谋,毫无把柄,不得不聊且迁就,定其一人。“插带”后,本家出一红单,上写彩缎若干,金花若干,财礼若干,布匹若干,用笔蘸墨,送客点阅。客批财礼及缎匹如其意,则肃客归。归未抵寓,而鼓乐盘担、红绿羊酒在其门久矣。不一刻,而礼币、糕果俱齐,鼓乐导之去。去未半里,而花轿花灯、擎燎火把、山人傧相、纸烛供果牲醴之属,门前环侍。厨子挑一担至,则蔬果、肴馔汤点、花棚糖饼、桌围坐褥、酒壶杯箸、龙虎寿星、撒帐牵红、小唱弦索之类,又毕备矣。不待复命,亦不待主人命,而花轿及亲送小轿一齐往迎,鼓乐灯燎,新人轿与亲送轿一时俱到矣。新人拜堂,亲送上席,小唱鼓吹,喧阗热闹。日未午而讨赏遽去,急往他家,又复如是。

最终,一部分综合素质较高的“瘦马”能够成功的嫁与富商为妾。被挑剩的“瘦马”则不得不被送入烟花柳巷。在秦淮河畔,“扬邦”歌妓大多是“瘦马”出身。

由此看来,“扬州瘦马”既非有人所谓的“扬州美女”之代称,亦非所谓的古代“二奶”,儿时明清时期“病态”繁荣之下的扬州特殊职业群体。诚然,“扬州瘦马”必为美女不假,但将其与扬州美女等同,甚至说“瘦马”是扬州出美女的由来之一,就显得极为牵强了。扬州历史上的美女是以善工诗词书画为美,譬如刘细君、冯小青、方婉仪等等。同样,“扬州瘦马”的境遇大多悲惨,即使嫁与富商也未必能得半点幸福,况且能成为富商之妾者也是其中之少数。由此认为“瘦马”是古代之二奶,也有失公允。自游人以为:“扬州瘦马”就是在明清时期扬州繁荣外表下,贫穷女子为生计而被卖入青倌红倌的妓女、歌伎等一类特殊的群体。

台長: 47歲-SA
人氣(2,464)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男女話題(愛情、男女、交友)

蓉蓉
很精彩的知識和文章!
我的易經相學老師教我們:女孩子要像「小核荔枝」,也就是骨架細瘦但有肉;要瘦不見骨。身子可以瘦,但臉上要有肉,這樣才是好命女人。
所以女人臀部不一定要橫寬大,而要小而翹。
還有,鼻樑骨高挺的女孩通常肩部線條會好看。

順帶一提:您該拔拔貴台的野草了!
2008-07-10 14:48:02
版主回應
哈哈
最近祖國嚴打台灣網站
很難上來
所以這一些雜草都變成大樹了
我也懶得清理
2008-07-12 00:57:08
蓉蓉
不是&quot大樹&quot,是&quot藤蔓&quot!
2008-07-14 00:52:19
版主回應
哈哈
這些藤蔓們
PCHOME已經幫忙清除了!!
2008-07-21 12:20:3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