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7-30 08:46:51| 人氣1,47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健康的去殖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健康的去殖 

  /林玉鳳

               上周談到有人提出要修改澳門一些街道名稱來去殖民化,我反對這個建議,如果真是要“去殖”,澳門需要健康的處理殖民遺留下來的東西。這裡說的東西,可以是街道名稱,也可以是有形的建築和無形的制度與觀念。

               很多朋友都知道,世界上的殖民地多數是十九世紀歐洲白人國家以武力擴張形成的。這一類殖民地,以亞洲和非洲國家的土地為主,多數由戰爭而來,和白人建立關係是以軍隊和槍炮開端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不少回歸本土或宣告獨立,期間確實有一段需要去殖民地化或解殖民地化的過程,從官方文字、教育到法律系統等方面,要從一個制度過渡到另一個制度,比想像中的困難。因為殖民管治的本質是制度的不公平,社會分成殖民和被殖民階層,殖民階層掌控了殖民地的各種資源,被殖民階層,也就是原住民,通常成為社會底層,既無權管治自己的地方,也欠缺階梯向上流動。所以不少後殖民地國家和地區,常常出現憤怒的土著把白人殖民者趕走,卻因為沒有妥善的制度安排,結果管治機制一夜之間禮崩樂壞,後殖民地長期內亂不息。

             澳門和這些殖民地很不一樣,當年中葡雙方確認的史實是葡人被允許留居澳門,華人和葡人曾經長時間是分治的,華人歸明清兩朝的地方政府管理,葡人初期自治之後由葡萄牙派駐的總督管理,這種格局,後來由亞馬留總督改變。澳門此後確實出現了殖民管治體制下的階層不公情況,但種族仇恨的問題卻相對輕微,所以葡人至今仍在澳門生活,也是一個特殊的狀態。所以,關於殖民地,真的要去除的是那些引致社會不公的血統論和制度安排。至於建築和街道名稱,如果我們開放一點,它們只是多元文化的象徵,是澳門的特色所在。

 

: 原載20200730澳門日報「亂世備忘」專欄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9-12-04/900/N12A00_P_01_02.jpg

台長: 小鳳
人氣(1,477)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思考城市 |
此分類下一篇:沒有百年 哪有百世
此分類上一篇:歷史是身份的一部分

能量補充
人參糖:http://www.hamer.tw
2020-08-03 18:40:0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