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12 13:06:55| 人氣2,431|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公民是什麼?力量在哪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註:之前在這裡廣告的公民力量已經成立了,論壇也算完滿的結束了;下面是我在當日的演說,希望讓慣常來這裡的朋友了解一下我在做什麼,有什麼想法。



公民是什麼?力量在哪裡?

──澳門公民力量成立源起

 

澳門公民力量理事長.林玉鳳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首先感謝在座的每一位朋友和我們一起見證了今天澳門公民力量正式成立的日子。這個日子,其實也是我們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期待已久的日子。

 

我們期待的日子,其實也是我們掙扎的日子。期待的是什麼?掙扎的又是什麼?

 

我們期待的,其實很簡單。在過去八年半,我們和很多澳門市民一樣,經歷了澳門回歸祖國後,澳人治澳帶來的充滿希望的日子,也經歷了城市飛速發展,但各種新舊社會問題交替出現,我們變得有歡笑有困惑甚至有所憤怒的日子。在歡笑的時候,我們曾經毫不保留的接受和讚賞所有的社會成就,也曾經情緒高漲的為澳門取得的國際榮耀鼓掌、自豪。那時,我們以為,社會的發展是全自動的,澳門只要回歸了,澳門人自己上場了,社會就會自動向前向好向著一切的光明前進。所以,最近兩三年,當看到社會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都自然如常地躲在自己生活的角落裡,靜靜期待,期待著那個全自動的社會發展器會將問題自動修補,而我們的生活,也會在靜靜期待的日子當中,慢慢變好。

 

當期待變得越來越多,而問題變得越來越需要解決又越來越無望即時可以解決的時候,我們開始困惑,有時失望,有時變得痛心和憤怒,很想自已有點能力改變事情。可是,我們真正在做通常是這樣的事情:

 

我們會舒適的坐在家中的沙發上,對著電視機,看著報紙,聽著收音機,然後議論我們社會的種種失誤,從政府施政、行政改革、廉政建設、城市規劃、民生需求、民主進程到文物保護等等,只要認為是不公平不公義不合理的,都不會吝嗇批評的話語。有時,我們還會拿起話筒,在電話線上與朋友一起罵,又或是干脆在周末相約在茶餐室,在茶樓一起罵個痛快。罵完以後,我們便會舒適的坐在家中的沙發上安慰自己,天真的期待著一覺醒來,全自動的社會發展器一定會自動的將問題修復好,而我們的生活,也會在安靜期待的日子當中慢慢變好。可是,每一個期待,換回來的是更多的期待。

 

於是,我們開始懷疑,開始發問,很多朋友最愛撫心自問的一句話是:在所有這些問題的當前,我可以做什麼?如果我們想澳門往一個更健康的方向去發展,我究竟可以做什麼?
    

 

 

 

 

 

 

 

 

這樣的問題,我,我的朋友,我所認識的許多澳門市民,在問過好多遍以後,開始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答案,那就是:澳門不是屬於幾個政府官員和幾百個社會精英的,而是屬於我們全體澳門市民的;同樣地,要解決澳門的問題,也不應該由幾個政府官員和幾百個社會精英包攬的。澳門的問題,需要由我們全體澳門人一同面對和解決。澳門是我們的家,每一個澳門人,每一個澳門市民,都負有建設好這個家的責任,澳門的問題,需要由我們全體澳門人一同面對和解決。

 

不過,認識到這個責任以後,我們首先要面對的是自己。家中的沙發太舒適,拿起電話,上茶餐室和茶樓都很容易,要離開沙發,離開茶餐室,離開酒樓,走上社會的前線,原來很困難,原來需要一番掙扎。除了為即將減少的休閒舒適生活而掙扎外,我們還會為將要肩負的責任而掙扎,還會為上司同事家人朋友對我們的觀感而掙扎。總而言之,要掙扎的東西實在不少。

 

今天,我能夠站在這裡代表我們的團隊,跟大家分享我們面對澳門社會變遷的心路歷程,是因為我們的掙扎終於結束了。站在這裡,我們很有信心,我們已經不再是在失望與憤怒的情緒當中恕天尤人的澳門人,我們也不再是在悲哀地、無力地問一句自己可以做什麼的澳門人,不論我們是做老師的,搞學術研究的,當公務員的,畫畫的,做社工的,當行政人員的,從事推廣宣傳的,做小生意的,我們都已經立定主意離開舒適的沙發走進社會,我們再不是──只想到以知識精英的心態去遠離政治明哲保身的澳門人,也不再是──只想以小市民的角色去疏離社會又埋怨社會的澳門人,因為,我們清晰的知道,澳門人這個名稱,不應該只是一張可以換取五千元的福利身份證,更應該是一個為了澳門社會健康發展的,負責任的公民的代名詞。所以,今天,我們不再掙扎,我們不再猶豫,我們站在這裡,準備貢獻自己,盡一切公民力所能及的義務,為自己,為自己的下一代,為澳門,建立更美好的家園。

 

當然,我們也明白,要建設好澳門,光有決心並不足夠,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同路人,故此,我們還需要有實際的行動。所以,我們成立的首要宗旨,是推動澳門的公民社會建設。所謂推動公民社會建設,我們認為,公民有責任,政府也有責任。政府有責任以良好的管治換取社會的信任,政府有責任透過吸納公眾意見改善自己的管治,政府有責任建立機制,讓公民全方位多層次的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政府有責任公開管治事務,接受公民進行具有洞察力的檢視,政府有責任為公民參與社會營造安全、便捷和具有成效的公共空間,讓社會上的任何一個人,不論職業,不論財富,不論地位,都可以自由進入,為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所有公共事務,表達意見,表示態度,推動政府施政。

 

 

 

 

 

 

 

 

 

 

 

 

 

 

 

 

 

 

 

作為澳門的公民,我們的首要責任是走進社會,與社會其他成員一起共同督促政府擔負上述的所有責任。作為澳門的公民,我們希望每個社會成員都能從自身做起,只要我們不想澳門往某一個方向走,我們就得要求自己必須站出來,站在社會的更前線,發聲發言,發揮個人的所識所學所知所感與所長,全面介入社會的公共事務,以建設的目標對公共政策進行批評,以改善的目標對公共事務進行全面的監督,以改善澳門人的生活素質為目標全力促進社會建設。

 

以上是我們對澳門公民的期許,也是我們成立“澳門公民力量”的動力泉源。為了達到我們的理想,我們將會致力構建一個公共討論平台,一個意見交流甚或交鋒的空間,與全體澳門公民一起思考我們社會面對的各種問題,推動社會的理性議政氣氛。從政治制度、民主進程、政府政策、經濟民生、城市規劃、醫療教育、環境保護以至文化發展、人文傳統、核心價值等等,都會是我們關注的議題。我們將會透過舉辦論壇、沙龍、講座,發表評論等等方式,表達我們的關注,參與社會事務的討論,我們將會透過獨立的研究和出版工作,敦促政府優化政策,捍衛公民權利,維護民主法治。我們將會以公民團體的社會功能作為自身的發展目標,我們會關注社會上所有的弱勢群體,甚至是個人,我們會關心社會上不公不平不義的事情,我們會關心所有具有公共性質的社會議題,我們希望,在明白到那個全自動的社會發展器根本不存在的時候,以自己作為公民的力量,凝聚更多分散在社會不同角落的公民的力量,與社會大眾一起回應社會議題,思考社會變革,審視、建構新的社會價值,我們相信,社會公民自有社會力量,只要澳門公民的力量能夠凝聚起來,就能推動社會往健康的方向發展。

 

各位朋友,澳門公民力量只是澳門眾多團體中的其中之一,我們勢單力弱,但是,澳門的公民力量卻必須是眾數的,甚至是全體的。我們關懷自己家園的走向,關懷自己家園發生的所有事情。我們的所有關懷,都出於同一個目的︰我們愛澳門這個家,同時,我們追求過上幸福的生活。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當前的澳門,外有全球化和祖國內地瞬息萬變、牽一髮動全身的挑戰,我們根本無法獨善其身;當前的澳門,內臨經濟轉型的陣痛和政治變革的前夜,我們需要找出辦法應對。我們應該已經知道,社會向好,我們將會是受益者;社會變壞,我們一定是受害者。所以,正是在這時代變革的時刻,我們全體公民有責任與義務貢獻自己的智慧與經驗,透過公民社會的構建與完善,共同為我們的家園——澳門開創出一條新的康莊大道。

 

各位朋友,澳門公民力量今天才剛成立,就像一個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我們期望在往後日子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批評與指正;我們更希望與眾多的朋友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催生成熟的澳門公民社會。在此,本人謹代表全體理事會成員鄭重承諾︰我們定當弘揚本會宗旨,履行公民責任,構建公民社會,推動民主發展,維護民主法治,促進澳門長遠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謝謝大家!

 

 

台長: 小鳳
人氣(2,431) | 回應(1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當天.想說的 |
此分類下一篇:網路的自由與言論的邊界
此分類上一篇:“澳門.公民社會的視野”論壇

沒有嘴巴的公民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五條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3/15/content_1367387_1.htm)

言論自由是我們的權利, 不是外國勢力洋槍洋咆逼出來的。

言論自由是我們的憲法權利, 不是為了形象, 做給外人看才勉強給我們的。

不是因為怕沒有渠道讓民怨宣洩才需要給我們的。

管制言論是違憲的行為, 不是要謹慎處理的行為!

連澳門大學的傳播學系都這樣, 實在太令人失望了!
2008-10-15 00:13:36
版主回應
兄台:這才是我的原話(太要,要分兩段貼):

轉貼:澳門日報(10月14日)

學者指須認真理解互聯網價值

澳門大學傳播系新聞及公共傳播課程主任林玉鳳表示,近日發生的網絡言論風波,反映本澳社會仍不適應互聯網的發展,從未認真理解這一重要媒體的價值,以致發生問題時首先想到“監管”,更重要的媒體反思、網絡教育卻長期缺位。她指出,假如事件觸發網民採取公開的維權行動,不單是澳門網絡生態的變化,更是本澳一種新型的社會衝突。

應先求證網帖動機

林玉鳳接受訪問時表示,今次風波,警方接獲舉報後立案調查,詢問包括“網民”在內等有關人士,不算是“反應過敏”。但是,舉凡這類牽涉言論自由的行為,世界各地從來都是謹慎處理。今次事件,警方接獲舉報後有沒有核實涉案的帖文?其言論有否違背現實、惡意傳播?假如凡是有人舉報,警方就立即採取拘捕行動,會否產生濫用警權的不良效應?她覺得,整個刑事偵訊過程是否正義,正是今次網絡言論風波的焦點。因為如果程序不仔細、不公正,都會構成侵權及不公義的行為。她說,“真正威脅言論自由的,不是法律本身,而是對執行法律引致的恐懼。”

追溯事件源頭,可說是金融海嘯初臨澳門,局勢動盪,人心混亂,時局越是混亂,謠言越多,亦容易引起公衆恐慌。今次事件中,各有關方面似乎出於平息謠言的動機,採取的方法卻不是第一時間公開澄清,而是希望“大家不要亂講”;正是訊息不透明、不對稱,公衆因為未能及時獲取充分的訊息、得不到足夠的澄清,便有猜測、傳言的空間。上述的帖文就是基於對恐慌的自動反應。現今,如果連這一渠道都被壓抑,網絡民意必定反彈。
2008-10-18 08:32:43
小鳳
下半段:

網絡教育長期缺位

至於今次事件後的網絡生態變化,林玉鳳認為取決於後續發展,現階段仍是網絡動員的層次。假如要付諸實際行動,對網民來說,風險就是從過去習慣匿名,到現在則要“站出來”。倘如是,這就不只是網絡生態的改變,而是一次網絡言論事件而令社會生態改變,網民為了“維權”,放棄匿名生存的虛擬平台,是一種新的社會衝突。

事件也反映,社會未認真應對互聯網的發展。首先,傳統媒體即使不斷改進,但仍然缺乏開放欄目讓公衆充分發表意見,也少去主動吸納公衆意見。居民如要宣洩,越來越多依靠互聯網。這一情況舉世如是,澳門也不例外。只是相對於其他地方,澳門除互聯網外,似乎再無其他渠道。同樣,基於澳門很少民意調查,了解公衆實際感受的渠道有限,如果要了解居民的個人看法,也會第一時間想到互聯網。在這兩方面的“需求”下,各方都認同互聯網已經成為澳門一種重要的訊息渠道,但就從未認真界定這該是一種怎樣的渠道。互聯網亦沒有如媒體的基本守則,只能依靠網民的道德制約。但長期以來,本地少談網絡教育、媒界素養教育,各種因素缺位,總會引發類似的問題。
2008-10-18 08:33:43
kentsin
>舉凡這類牽涉言論自由的行為,世界各地從來都是謹慎處理。今次事件,警方接獲舉報後有沒有核實涉案的帖文?其言論有否違背現實、惡意傳播?假如凡是有人舉報,警方就立即採取拘捕行動,會否產生濫用警權的不良效應?

謹慎處理?言論自由不是公民權利,憲法賦予的麼?有什麼謹慎不謹慎,不能處理!

警方,政府如何得知個人身份?

有無按法律辦事?有關網站負責人有無犯法?澳門可是有個人資料保護法的!

不良效應?你站在什麼角度?

言論自由是對社會有好處的,是良好社會環境的組成部份。因為易受權貴和大眾合力剝奪,故此

有良知,有遠見的先賢

以憲法的形式將之保護。 (這是契約論無解釋的)

如果,不認真執行憲法,社會便會墮落。民主社會不是簡單統計人頭就可以的。
2008-10-22 23:12:46
小鳳
kentsin:
訪問中的謹慎處理指的是公權力的行為;當然,從個人行使自由的層面,謹慎則是一種個人的選擇,這是態度問題,與憲法賦予的權利沒有關係。
2008-10-29 08:42:48
ST
好好的讀讀拿破崙法典,再慢慢的參選
2008-12-09 16:49:10
小鳳
ST:
好好的讀我的文章,再去計較我的人生吧!
2008-12-13 13:49:53
ST
與其有時間去讀你的&quot文章&quot,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去讀讀其他人的垃圾文章;我只說參選,並沒說你的人生,請不要此地無銀3百兩。
2008-12-15 12:39:27
小鳳
ST:是的,時間寶貴,人生苦短,你又何苦在我身上浪費呢?
2008-12-21 17:11:11
ST
我又能在你『身』上浪費點什麼呢?
2008-12-29 15:42:02
小鳳
ST:
是的,也真如此;來年愉快!
2009-01-25 11:56:5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