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17 20:52:35| 人氣8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報紙死了,誰來監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43年的第一季度,“當最後一個疲倦的讀者扔下最後一期皺巴巴的報紙時,那就是印刷報紙在美國死去的時候。”美國學者菲臘米亞(Philip Meyer)在其去年出版的《消失的報紙》一書中,這樣預言傳統印刷報章的前景,不過,他所預言的是美國的情況。

上周提到《經濟學人》的專題報導,主標題叫“誰殺死了報紙?”,當中探討互聯網興起對傳統印刷媒體有所威脅的現象時,引用的其實也是歐美國家的數據。原來,過去十年,在美洲﹑拉丁美洲﹑西歐﹑澳洲和新西蘭等地區和國家,傳統報章的銷量一直在下跌,但在同一時間,以互聯網取代傳統報章作為接收新聞資訊渠道的人卻不斷上升。英美國家已經出現了的現象是,互聯網因為成功吸引了傳統報章的讀者而爭奪了越來越大份額的廣告市場,但不是所有學者都像菲臘米亞一樣,認為傳統報章最終將會消失,因為傳統報章不僅僅是一種資訊產品,它同時具有很多社會功能,這些功能,都不是越來越普及的互聯網可以取代的。

監察社會就是這些功能當中最重要的一種。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過往數十年一直強調大眾傳媒對政府和政治人物的監督對整體社會所起的正面作用,這種作用,在七十年代的水門事件當中,因為《華盛頓郵報》的調查報導導致尼克遜總統下台時達到了高潮。當年新聞界的聲望極高,真的像一個國家在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以外的第四權。數十年過去了,今天美國新聞界的聲望早已不及水門事件發生後的那幾年,可是,傳統報章以調查報導和深度新聞評論設定社會議題的效果仍然很明顯,它監督社會監督政府的功能也因此仍然不能被忽略。

《經濟學人》專題中擔心的是,因為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互聯網,而年輕人永遠都是報章的未來讀者,為了吸引這些年輕讀者回流,傳統報章會以更貼近年輕人日常生活的方式報導新聞,國際事務和政治新聞顯得越來越不重要,投放在這方面的資源便相應減少,這樣的結果很可能是媒體的監督功能被削弱,這才是不少英美學者擔心傳統報業式微的原因。

原來,媒體要監督社會監督政府,需要的除了是使命感以外,還有成本,就是聘請專業資深記者的成本以及容許記者花時間做調查的成本。

(原載2006年9月14日《澳門日報》)
圖片來源:www.sabbatarian.com/.../Photos/Newspaper.gif

台長: 小鳳
人氣(8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媒體觀察 |
此分類下一篇:離不開“你”
此分類上一篇:報紙會在五十年內消失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