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07 16:30:39| 人氣1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兒童腦中風或患「孤兒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公網 2009-12-4


實習記者虢書報道:腦中風通常被認為是由腦 血管疾病引起,但有臨床病例顯示,一種極為罕見的新陳代謝病「粒腺體症」亦可導致腦中風,該病可影響全身各部位的細胞及年齡組別,造成五官、腦部、內分 泌、內臟、肌肉、血液及腸胃等疾病,嚴重可導致癱瘓,甚至死亡。有兒科醫生估計,本港至少有一千四百名患者。

「粒 腺體症」屬「孤兒症」之一,由於醫學界對此類罕有疾病認識不足,缺乏有關研究,藥廠亦未能投放足夠資源研發藥物,故將超過一萬一千種罕有疾病歸納為「孤兒 症」。歐洲罕病聯盟數字顯示,「孤兒症」的歐洲發病率約二千分之一。八四年至今,瑪麗醫院及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共接獲二十三宗粒腺體症個案。

夏 約書孤兒症基金會創辦人Christina的兒子Joshua,於○二年出現頭痛及視力問題,懷疑中風。次年於瑞士進行基因測試,證實患上粒腺體症,不久 後失明、失聰、不能說話及需臥床。Joshua在服用氨基酸輔助藥物後,病情漸趨穩定,但一年後因患流感引致嚴重併發症,最終多個器官衰竭而死亡。 Joshua五歲前身體十分健康,與正常兒童無異,其後開始經常嘔吐,運動後容易感到疲憊,但體檢並未發現異常。

港大兒科學系教授黃珍妮表示,「粒腺體症」患者因基因出現問題,以致未能製造酵素進行新陳代謝,身體無法產生足夠能量,造成器官功能受損。該病可由遺傳所得,若父母帶有隱性基因,可全無病徵,並將致病基因遺傳至下一代。

病徵各異難確診

「孤 兒症」資訊十分缺乏,每位患者的病徵各異,診斷困難。而本港尚未引進部分罕見的基因或酵素測試工具,有需要將樣本,例如肌肉及皮膚組織送往外國化驗。現時 亦只能透過一些氨基酸類藥物,如精胺酸,幫助部分患者減少中風次數及病發嚴重程度,不能徹底根治。黃珍妮建議,若家長發現孩子有腦部及發展問題,如偏頭 痛、中風、智力及生長發育遲緩等,或有類似的家族史,應盡早諮詢醫生意見。

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捐贈五十萬零六千元,予港島西醫院聯網及港大兒科系,用於推廣「孤兒症」、資助海外診斷及醫學研究,希望更多公眾及醫務人員了解此症,讓「孤兒症」患者得到治療及社區支援。


台長: Agnescat
人氣(1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癌症心血管疾病 |
此分類下一篇:維他命D可能可增加淋巴瘤存活
此分類上一篇:研究:乳癌高風險女性 30歲前別照X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