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09 01:17:48| 人氣1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脂肪幹細胞更易轉變為iPS細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公網 2009-9-8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7日說,與皮膚成纖維細胞相比,脂肪幹細胞更容易轉變為人工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而且所轉變的iPS細胞安全性更高,將來有望利用脂肪幹細胞培育人體所需的各種器官。

據 新華社華盛頓9月7日電,iPS細胞是指體細胞經過基因「重新編排」,回歸到胚胎幹細胞的狀態,從而具有類似胚胎幹細胞的分化能力。培育iPS細胞涉及4 種轉錄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的表達,而在皮膚成纖維細胞中,這4種轉錄因子基本不表達或表達水準很低。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脂肪幹細胞內兩種轉錄因子的表達水準高於皮膚成纖維細胞,這表明,在初始狀態下,脂肪幹細胞更容易被誘導。

研 究人員在脂肪幹細胞和皮膚成纖維細胞中分別加入能夠編碼4種轉錄因子的基因後,約有萬分之一的皮膚成纖維細胞轉變為iPS細胞,而轉變為iPS細胞的脂肪 幹細胞比例達到千分之二,是前者的20倍。利用脂肪幹細胞培育的iPS細胞也通過了有關測試,它們能夠分化成人體內的神經細胞、肌肉細胞以及腸上皮細胞 等。

此外,利用脂肪幹細胞培養iPS細胞不需要飼養細胞,這無疑提高了其安全性。所謂飼養細胞,是指在體外的細胞培養中,單個或少量的細胞不易生存與繁殖,必須加入其他活細胞才能使其快速繁殖,加入的細胞即為飼養細胞。

這項研究成果7日刊登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負責這項研究的斯坦福大學幹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邁克爾·隆加克爾說,脂肪幹細胞是一種「偉大的自然資源」,將來有望利用這種細胞培育人體所需的各種器官。


台長: Agnescat
人氣(1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最新基因相關新聞 |
此分類下一篇:科學家研究發現增加老年癡呆症幾率的基因
此分類上一篇:基因大發現 助治老人癡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