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03 11:47:56| 人氣1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基因突變 會致肺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晚報 2009.09.02


「突變決定肺癌的一切!」台大醫學院院長、國際知名肺癌專家楊泮池(見圖,報系資料照片)強調,國人和西方人種罹患肺癌的特性不一樣,只要及早檢驗確定上皮細胞受體基因出現突變,及早施以標靶藥物治療,肺癌患者可獲得不錯的預後,生活品質也可明顯提升。

肺癌5、6年前一舉超越肝癌,躍居國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後,已成為威脅國人健康最鉅的惡性腫瘤。楊泮池今早以「台灣肺癌的轉譯研究」在新光醫院17周年院慶發表專題演講,深入解析肺癌對國人健康的危害。

楊泮池說,肺癌之所以可怕,在於治療效果不好,患者的5年存活率不到15%,就算是第1期且接受開刀治療的早期患者,5年內仍有高達3成會出現癌細胞轉移,令人防不勝防。

他曾碰到一名女性患者,平常沒有不適症狀,健康檢查卻發現一顆直徑2公分的肺癌腫塊,且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骼。另一名患者沒有吸菸習慣,被檢查出第1期肺腺癌後,雖立即開刀切除腫瘤組織,術後7個月還是出現癌細胞轉移,1年後即死亡。

楊泮池參與的跨國研究發現,直系親屬若有1人罹患肺癌,其他人罹患肺癌的機率是0.7%,如果有2名直系親屬罹患肺癌,則大幅增加到3.7%,可見肺癌確 有家族傾向。經進一步研究後發現,白人肺癌患者的癌細胞轉移和預後,通常和致癌基因突變有關,我國肺癌患者則和上皮細胞受體基因突變密不可分。

正因如此,只要能及早檢驗確認癌細胞有上皮細胞受體基因突變,並施以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通常不錯,患者的生活品質也明顯提升;如果沒有上皮細胞受體基因突變,就算施以標靶藥物治療,效果也不好。

他建議國人不妨到醫院接受篩檢,若確定是肺癌的高危險群,再接受低劑量的電腦斷層攝影檢查,及早找出肺癌病灶,及早接受標靶治療或一般化學治療。

新光醫院引進國內第一部低劑量256切電腦斷層攝影以來,從2471名健檢者中篩檢出64名疑似肺癌病患,最後確定19名罹患肺癌,其中只有一人有吸菸習慣。新光集團董事長吳東進表示,可見不吸菸也有可能罹患肺癌,國人絕不能掉以輕心。


台長: Agnescat
人氣(1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最新基因相關新聞 |
此分類下一篇:美日專家實驗成功 肝癌細胞9成恢復正常
此分類上一篇:返老還童 關鍵基因找到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