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12 13:19:36| 人氣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跨國大突破:3個「乳癌基因窩」現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2009-07-31
  • 中國時報

    乳癌高居 台灣女性癌症死亡率榜首,台灣和歐美等國組成的「乳癌研究聯盟」跨國研究團隊透過「全基因體掃描」,在不同國籍乳癌病患的第二、三和十七號染色體找到三個 「乳癌基因窩」。這項新發現可望發展成為女性罹患乳癌風險評估,透過基因篩選找出高危險群,進行預防性追蹤健檢。

     這是「乳癌研究聯盟」(BCAC)繼二○○七年在第十號染色體發現最重要的乳癌基因FGFR2後,再次的重大突破。研究論文最近陸續發表在《自然遺傳》、《美國國家癌症研究》和《人類分子遺傳》等知名期刊。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台灣研究團隊計畫主持人沈志陽指出,BCAC在第二、三和十七號染色體找到三個「乳癌基因窩」,但藏在三個窩裡的基因,那個才是「元凶」,有待進一步研究,研究團隊有信心在半年到一年內找出「元凶」。

     醫學界已證實乳癌與女性荷爾蒙關係密切,初經早、停經晚和未懷孕更被認為是引發乳癌的重要危險因子。但沈志陽表示,臨床上有四○%到四 五%病患與上述危險因子完全無關,科學家開始懷疑是與基因變異有關。英國劍橋大學在二○○六年召號歐美和亞洲廿個研究團隊組成BCAC,希望找出所有與乳 癌有關的變異基因。

     沈志陽說,BCAC透過「全基因體掃描」(檢測人類廿三對染色體所有基因),比對全球超過五萬名乳癌病患(包括一千名台灣乳癌病患)和五 萬名以上正常女性(包括一千名台灣正常女性)的基因差異,發現乳癌病患第二、三和十七號染色體有變異,而且精確找出染色體基因變異位置。

     研究團隊分析,白種女性乳癌罹患率八%,因後天環境影響在第二、三或十七號染色體有基因變異的女性,乳癌罹患率提高到一○%到一五%,為一般女性的一.二五到一.八七五倍。台灣女性若有這三個染色體變異,乳癌罹患率是一般女性的一.三到一.五倍。

     若再加上FGFR2,研究團隊已發現乳癌與四種後天環境影響產生變異的基因有關。沈志陽分析,乳癌病患不一定四種基因都會發生變異,但變異基因越多,風險越高。


台長: Agnescat
人氣(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最新基因相關新聞 |
此分類下一篇:韓國克隆出擁有人類免疫基因的迷你豬
此分類上一篇:媽媽胖 女兒也易發胖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