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癌症,最重要的,就是要學習與它共存生活。」曾是財經內閣中少見的女強人,財金資訊公司董事長、前公平會主委趙揚清,4年多前曾罹患子宮內膜癌,之後憑著過人的毅力走過困難的療程,回首這段經歷,她認為面對癌症,除了醫師為病患進行的物理、化學治療,病患自己的心理、情緒控制很重要:「以平常心,學習與癌症共存生活!」
趙揚清理性、樂觀面對癌症,包括4年多前她進行癌症手術,手術日期被安排在7月1日「鬼門開」那一天,她不迷信的接受安排:「這時候人少,醫生精神也較好,處理起來更不會有問題。」結果證明,人定勝天。
甫接任財金資訊公司董事長,目前財金資訊公司正積極為旗下公股銀行會員,爭取銀聯卡來台刷卡商機大餅,有了先前罹癌的啟示,忙碌的生活
外,趙揚清隨時警示自己控制生活作息。在緊張忙碌的工商社會裡,癌症往往不動聲色的侵襲長期處於壓力、超時工作的社會精英。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聽說妳會自己作豆漿,防癌、抗癌很有效嗎?癌症防治怎樣的飲料與飲食是妳所建議的?
答:包括綠茶、紅酒、豆漿、優酪乳,都是我推薦的飲品。我每天喝綠茶,其實很多我在公股金融圈的多年老友,都很懂得品茶,像是土銀董事長王耀興、台企銀董事長蔡慶年,怎樣泡茶、品茶,他們是專家。
綠茶沖泡很簡單,還可冷泡再放冰箱,隨時拿出來飲用,很方便,坪林的包種茶就是不錯的綠茶。比起其他種類的茶,綠茶因為沒有烘焙過,所以喝起來更健康。
我也推薦蔬菜湯。很多蔬菜,例如紅蘿蔔,先切了之後,再燒會更好,我的素菜湯材料很簡單,就是紅蘿蔔、高麗菜、鮮菇、番茄這些,特別是鮮菇,煮了之後我就會當頓全部吃完。
飲食重順序 葷食要節制
飲食的順序也很重要。我每天早上起床之後會喝1至2杯水,促進腸蠕動,而且血液濃度高時運動很危險,喝水可以排毒、稀釋血液濃度,讓代謝循環較為快速。
早上我也會先吃一盤水果,我強調是溫性的水果,像是木瓜、葡萄、柳丁、奇異果、蘋果這些,維他命C很豐富,在空腹時候吃更好吸收,一般人先吃肉再吃水果是錯的,這樣的話,就無法吸收水果裡的維他命C。
吃完水果,再喝豆漿或是番薯湯。我會自己製作豆漿,其實豆類是供應植物性蛋白質最好的來源,早上如果需要植物性蛋白質,剛好可藉喝豆漿補充。
至於動物性蛋白質,最好的就是魚。特別是深海魚,先前因為癌症治療,我飲食上幾乎全部吃素,唯一的葷食就是深海魚,像是鮭魚、鱈魚。
防癌的動物性蛋白質攝取,有一種很好的選擇辨認方式,就是用「腳」來分類,「沒腳」的最好,再來是2隻腳,最後才是4隻腳的動物。
問:癌症治療時,您作了那些搭配癌症療程的努力?如何選擇好醫生?
答:治療這段期間,我曾作鈷60的物理治療,當時,曾有2個多月時間,都在床上爬不起來,我開始作筆記,詳細記錄自己的情況,讓醫生有更
多資料作病情研判,這樣的生活筆記一作2年,因為,醫生要治療的病人太多了,因此,我認為應把自己在治療期間的生活作息、身體反應、睡眠品質、飲食狀況
等,詳實記錄,才能幫助醫生作出正確的判斷。
心理因素 占療效6成
我覺得保持心情的平靜非常重要。很多人得到癌症後,焦慮、恐慌,反而使病情加速惡化。我一開始進行化療時不算成功,不過1個星期,頭髮就
掉光,且大量出血,在那樣的情景下,我問我的看護:「什麼人走得最快?」我的看護告訴我:「心生恐慌,無法與癌症共存。」這給我很大的啟發,我開始學習接
受癌症成為我生命、身體裡的一部分,學習有它存在的前提下,如何促進自己的健康。
病患自己的心理因素,療程效果絕對佔6成以上,找一些自己喜歡作的事,促進心情的平靜、愉快,對治療效果很有幫助。這段期間,我養了不少
流浪狗,每天陪我散步,另外,我從學生時期就參加合唱團,喜歡唱歌,當時我有很多朋友,把蔡琴、潘越雲、王芷蕾這些我很喜愛的女歌手CD送給我,有時躺在
床上就會練他們的歌,愈練愈高興,這是我在癌症治療時,放鬆心情的主要方式。
醫生的愛心 比技術重要
我父親20年前也曾患咽喉癌,後來也康復,所以我想,我應該有癌細胞的復原基因,運氣還算不錯。至於怎樣才是好醫生,我的癌症是在三總,接受姚乃舜、劉偉銘醫師的治療,他們都是非常好的醫生。我覺得癌症的治療上,醫生對病人的愛心耐心,比技術更重要,因為對抗癌症對病人而言,是一段艱難的過程,要看醫生是否有愛心與耐心,親自到現場,看他對待病患的態度,還有對病況的詢問是否仔細,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