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08日 09:03:38 來源:南國早報
目前,廣西一些地區遭遇洪災。災區衛生條件差,特別是飲用水的衛生難以得到保障,容易引發各種疾病。7月6日,廣西疾控專家針對此,總結了一些救災防病常識,提醒居民注意衛生,預防疾病。
糞便和垃圾要定時清理
狀況:專家們說,發生水災後,災民的聚居地環境衛生往往較差,如果水源污染或者糞便、垃圾和腐爛變質的有機物質(包括牲畜屍體)得不到恰當處理,蚊蠅便會孳生,加上人們不注意個人衛生和食品衛生,就會得腸道傳染病,如霍亂、痢疾、腸炎、傷寒、副傷寒、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據介紹,霍亂是這些腸道傳染病中的一種烈性傳染病。當霍亂弧菌隨病人的糞便排出體外,污染了水源和食物,人喝了被污染的水,吃了被污染的食物,1~2天甚至幾小時後便會得病。蒼蠅、蟑螂等也都會傳播霍亂弧菌。
霍亂病人在發病時,往往突然出現腹瀉,排出大量米湯樣或清水樣的大便,每天大便多次乃至幾十次。不過,病人一般沒有明顯的腹痛。
傷寒也是水災後需要注意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它是由傷寒桿菌經消化道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它的傳染源是傷寒患者和帶菌者,傳播途徑是經口傳染。
當患者或帶菌者將傷寒桿菌排出後,如果經過蒼蠅等媒介,直接或間接地污染食物、水、食具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就會將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因此,傷寒病人最好住院隔離治療,沒有條件時也可在家隔離治療。
專家提醒:為預防這些腸道傳染病,要及時發現、診斷、治療和隔離病人;要搞好環境衛生,經常清掃;建立並管好廁所,不要隨地大小
便,糞便和垃圾定時清理(掩埋或焚燒);要消滅蚊蠅孳生場所,病人的糞便和嘔吐物最好加入漂白粉處理。淹死、病死的禽畜不能食用,應掩埋或焚燒,飯前便後
要洗手,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凈水片)消毒生活用水,不喝生水,食物盡量煮熟再吃,不吃不幹凈和變質的食物。
別用臟手揉眼睛
狀況:“紅眼病”也是水災後容易出現的疾病。據專家介紹,一部分“紅眼病”是過敏性的,但大部分“紅眼病”是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
染結膜造成的。水災後,環境衛生條件差,如果再不注意個人衛生,紅眼病就容易蔓延。感染性的紅眼病有傳染性,病人的手、毛巾、手帕、臉盆以及病人用過的洗
臉水、衣服、被褥上都會含有病原菌,病菌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健康人的眼睛(包括病人自己另一只沒患病的眼),便把紅眼病傳播開來。
專家提醒:為預防紅眼病,應當把病人隔離,病人也不要去公共場所。平時人人都應注意手部清潔,不用手尤其是臟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臉盆、手帕應當單用。如果不得不與病人共用臉盆,則應讓健康人先用,病人後用,用完以後再用肥皂將臉盆洗凈。
當心鉤端螺旋體病
狀況:螺旋體病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簡稱鉤體病。專家告訴記者,這種病多發生于夏秋汛期的抗洪救災和在田間作業
的人員。主要傳染源是老鼠和豬、狗、牛,帶有這種病菌的鼠和豬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鉤端螺旋體,洪澇期間,人接觸了被這種尿液污染的水就會受到傳染。
專家提醒:怎樣預防鉤端螺旋體病?專家也給出了一些措施,主要有:盡量減少或避免與被污染過的水接觸的機會,不在可疑疫水中遊
泳、洗衣物等;人們要管好豬、狗等動物,豬要圈養,不讓其尿液直接流入水中,豬糞等要發酵後再施用;要大力開展防鼠滅鼠工作,尤其是洪災期間人群較集中的
地方,也是鼠類密度較高的地方;要注意個人衛生,禁止隨地小便;人們下水作業時要盡量穿長統膠鞋等,保護皮膚不受鉤體侵襲;有條件的地方,人們可接種鉤體
菌苗,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強力霉素等藥物預防發病;病人糞尿要用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污染水源易引發甲肝
狀況:甲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甲肝,這是一種大家都熟悉的病,它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急性傳染病。病人和無症狀的甲肝病毒感染
者是主要傳染源,傳播途徑是糞——口傳播,即甲肝病毒由病人糞便排出後,直接或間接污染人們的手、水、食物和餐具,健康人吃進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後就會
感染。
甲肝通常為散發,但在水源和蛤蜊、牡蠣等生食的水產品受到嚴重污染時可造成暴發流行。任何人都能被傳染,兒童易感,孕婦與體弱者傳染後病情重。
專家提醒:水災期間,市民要注意飲食衛生;注意病人的隔離消毒,病人用過的食具要煮沸20分鐘後再洗滌,生活用品用l%漂白粉水擦
洗,被單、衣物等如不能用開水煮的,要在日光下多次曝曬;管理好病人的糞便和排泄物、垃圾等污物;保護好水源;消滅蒼蠅;在接觸病人後,應注意手和物品的
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防止把疾病傳染給自己或其他人。
注意防蚊預防乙腦
狀況: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它也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疾病。人和動物,特別是家畜,如豬、馬、牛等,家禽如雞、鴨等都可以成為傳染源。在流行地區、流行季節,豬是主要傳染源。
專家介紹說,這種疾病往往在人類流行前2~4周,先在豬中廣泛傳播。而蚊子是乙腦的主要傳播媒介,蚊蟲叮咬感染乙腦病毒的家畜後再叮咬人,病毒即侵入人體,使人受感染。人對乙腦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後出現典型乙腦症狀的只佔少數,大多數為隱性感染。
專家提醒:水災期間,積水地容易孳生蚊子,因此,專家們建議,災區要做好滅蚊與防蚊的工作;控制和管理傳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經常灑滅蚊藥,病人要隔離;人們可預防接種,按時打預防針。
怎樣預防食物中毒?
狀況:食物中毒也是水災地區要預防的疾病之一。據了解,食物中毒的種類很多,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細菌性食物中毒。這類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以下的原因引起的:病死的家禽家畜,其內臟和肌肉有大量細菌繁殖;食品制作人員患有皮膚
病,其膿性分泌物污染了食物;飲具、食具和水源被細菌污染;涼拌食品、熟食品被污染而變質;腐爛的魚肉、蔬菜,變質的罐頭,餿飯餿菜;不幹凈的牛奶,變質
的雞蛋;貯存不當的風幹肉或鹹肉被污染或發霉;豆腐、豆豉或臭豆腐在制作過程中被污染;發酵的米面被污染等。
霉變食物中毒。霉變的食物含有大量毒素,高溫都難以除去,易引起中毒。小麥、大米、花生、玉米、棉籽、稻谷受潮後發霉,其中玉米、花生霉變產生的黃曲霉毒素量最多。
植物性食物中毒。可由毒蘑菇、發芽的土豆、蓖麻籽油、加工不當的粗棉油、鮮黃花菜、未腌透的鹹菜等引起。
動物性食物中毒。如河豚魚、魚膽、豬、牛、羊的甲狀腺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化學性食物中毒。因管理不善造成化學污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如農藥污染造成的食物中毒。
專家提醒:食物中毒的種類雖然很多,但預防並不難,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如下幾點:一是不要吃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及水產品或有異味的食品;二是食物要燒熟煮透;三是飯後感覺身體不適時,應及時找醫生診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