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22 03:09:01| 人氣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首例:日本科學家培育出基因轉殖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央社

Published: 2009-05-27 11:00 PM


(中央社巴黎27日法新電)日本科學家獲得了一項具有爭議性的成就,他們今天宣布,已成功創造出世界首見的基因轉殖靈長類動物,其作法是以一種能使皮膚發出綠色螢光的基因培育猴子。

他們表示,這個成果為醫學研究開啟了令人興奮的前景。

它可能導致未來在實驗用猴子身上複製人類最嚴重的疾病,從而提供研究探索這些疾病的致病原因與治療方法的對象。

但也有不同意見警告,其中可能潛藏倫理風暴,主要是擔心這種用於人類近親猿猴身上的科技,可能被用在基因工程學上,以創造出人類。

慶應大學(Keio University)「實驗動物中央研究所」(Central 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Animals)的艾莉卡.佐佐木(Erika Sasaki)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英國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報告,說明他們對一種原產巴西的小型猴子狨猴(學名Callithrix jacchus)的實驗結果。

研究者將一種外來基因種在病毒中,再將病毒植入狨猴胚胎中,並以蔗糖滋潤這些胚胎。

這個基因就是綠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protein,GFP),是最初由一種水母身上分離出來的物質,現已普遍用作生物工藝標記。若暴露在紫外線下,以GFP標記的動物將呈現綠色,証明一個重要的基因序列已被啟動。

這些基因轉植胚胎接著再被被植入7隻狨猴代理孕母子宮內。

3隻代理孕母流產,另外4隻生下5隻小猴,全部帶有GFP基因。其中有2隻小猴將GFP基因整合到它們的生殖細胞內,而其中1隻生育出第二代小猴。

這個工作非常重要,因為醫學研究者向來渴望獲得在生理構造上比齧齒目動物更接近人類的動物。

經基因工程所製造、帶有特定人類疾病的齧齒目動物,是臨床階段前實驗工作的主流。在以人類自願者進行臨床實驗前,科學家們可先將他們的理論應用在這些動物實驗上。

但許多疾病,尤其神經性疾病如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或老人癡呆症(Alzheimer's)等,因成因太過複雜,無法在生物結構差異太大的老鼠身上複製。

因為能確保植入的基因能向未來世代傳遞,不致遺失,精子和卵子向有「起源線」(germline)之稱。但由於過去一直未能將外來基因植入猴子的精、卵之中,科學家們獲得靈長類模特兒的希望一直未能實現。

第一隻經基因修正的恆河猴(rhesus)於2000年出生,雖帶有GFP基因,但並不在其生殖細胞中。

最新研究因而開啟強大希望,未來終將可能培育出帶有特定遺傳特徵的靈長類動物族群,而這些遺傳特徵則密接複製特定人類疾病。

佐佐木所率研究團隊發布新聞資料表示,「這是靈長類動物將植入基因成功遺傳給下一代的全球首例。」

美國靈長類專家沙籐(Gerald Schatten)和米塔李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在同一期「自然」上發表評論稱譽這項研究無疑是一個里程碑,但也提出警訊。

他們表示,在複製人類疾病上,狨猴的效果不如狒狒或恆河猴,尤其是人類免疫缺陷(愛滋)病毒HIV或肺結核。

另一個問題在於,任意在猴子身上植入外來基因,可能引發意外後果。前述部分代理孕母狨猴流產即可能肇因於此。另外,根據過去研究,這也可能造成癌症。

他們並指出,科學家們也必須面對大眾關切其中可能牽涉動物福利問題,以及是否必須制定政策甚至立法,防範由此產生人類「基因工程寶寶」。(譯者:楊超寰)980527




台長: Agnescat
人氣(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最新基因相關新聞 |
此分類下一篇:禿頭者福音!掉髮基因 日本找到了
此分類上一篇:賴明詔看病毒 它就是我的玩伴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