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21 03:44:53| 人氣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幹細胞轉譯可調控 重症有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自由電子報  2009-6-16




1.jpg



中研院院士、美國霍華休斯醫學院院長錢澤南,其領導的團隊透過研究肌肉細胞、肝細胞的分化,發現不同基因轉譯調控機制,提供調控幹細胞分化全新觀點,獲得二○○九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會長獎。(記者謝文華攝)

中研院院士錢澤南 新發現

〔記 者謝文華/台北報導〕細胞分化的研究有了全新觀點的突破性進展,中研院院士、美國霍華休斯醫學院院長錢澤南研究室,透過肌肉細胞、肝細胞的分化研究,發現 不同基因轉譯調控機制,可能調控幹細胞分化!正進一步測試神經病變、帕金森氏症與癌細胞生成,是否與細胞基因轉譯錯誤相關,更了解細胞分化過程,才能對症 下藥,有效治療。

院士賴明詔說,科學家都知道幹細胞有能力分化為不同形態的細胞,三年前日本有科學家找到四個基因能讓一個細胞變成幹細胞, 但對幹細胞究竟如何分化出內心所想的其他器官細胞,依舊參不透其中玄機,他笑喻:「總不能想分化出神經細胞,結果長出骨骼;想增生出肌肉細胞,卻長成一個 美女吧!」

變骨骼變肌肉 機制不只一種

錢澤南研究室過去認 為,幹細胞分化成骨骼、神經、肌肉、血液、肝等任一種細胞時,其基因轉譯工廠的運作模式都一樣。但是最新發現卻是,基因轉譯工廠,會隨著不同形態的細胞及 不同階段分化的細胞,消失、置換、變化,只要掌握了調控基因轉譯工廠,給予幹細胞不一樣的生長因子,就可精確分化出期望的特定細胞。

錢澤南昨在「第十二屆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國際研討會」透露上述成果。賴明詔透露,錢澤南在基因轉譯研究上擁有卓越貢獻,曾與二○○六年諾貝爾化學獎失之交臂。

研究生挑戰權威 開出花朵

錢 澤南則推崇,研究突破的關鍵在於研究生瑪莉亞大膽挑戰傳統見解,當瑪莉亞問出:「幹細胞分化為何只有一種轉譯調控機制?」曾遭團隊圍剿她書念得不夠;六年 來,每次瑪莉亞提出新的研究成果,證實自己的論點,總被質疑實驗操作有誤,被要求退回重做。「瑪莉亞有堅強的意志力、聰明、足夠的抗壓性,而科學家就是要 質疑自己的研究是錯的,然後不斷驗證到對!」

錢澤南說,疾病的產生,與基因的轉譯、轉錄不足或錯置有關,一旦了解了基因轉譯的機制,對疾病 治療可提供基礎知識。這次來台,得知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投入研發的新藥之一,即應用其一九八七年的研究成果,他興奮表示,「你很難想像自己的研究,在十年、 二十年後,會對人類有貢獻!」




台長: Agnescat
人氣(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最新基因相關新聞 |
此分類下一篇:科學家確認侵牙周炎與冠心病的基因關聯
此分類上一篇:發現抑癌基因 絕症將有藥救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