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2年前旅館內殺死4人 嫌犯被捕聲稱:我等你們等到今天
日前,記者前往湖州,探尋破案背後的故事。
集結!
今年6月初的一天,一場大雨過後,暑氣頓消。
湖州環渚派出所內,陳紅躍毫無征兆地接到一個電話。
撂下電話,他一言不發地掏出一根煙點上,狠狠地抽瞭幾口。
他沒想到,當瞭2年教導員後,又有機會重回刑偵一線。陳紅躍的這次“回歸”,正是和織裡“1995·11·29”特大搶劫殺人案有關。
在過去的20多年裡,這起案件始終久偵未破,在陳紅躍心裡如噩夢般如影隨形。
所以,當在電話中得知湖州市公安局將再度重啟這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州市第一懸案的偵破工作並請他加入時,他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這可能是我的最後一次破案機會瞭”。
今年3月才剛退居二線的宋榮根,有著和陳紅躍同樣的想法。
案發時,宋榮根是湖州刑偵支隊重案中隊副中隊長,正是躊躇滿志之時,這起案子無疑給瞭他“當頭一棒”。
多年後,一談起這起案子,他滿頭銀發下凌厲的目光從未改變:“誰破都一樣,但總歸要破,該給死者傢屬一個交代瞭。”
而湖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政委嚴關炳的心裡,還惦記著向另一個人作出交代,那就是曾分管此案的湖州市公安局原副局長李綱。
2008年,李綱在彌留之際把嚴關炳等人叫到病床邊,說“此案不破終身遺憾”。
每當想起李局長的這句臨終遺言,嚴關炳總會心頭一緊。
嚴關炳、陳紅躍、宋榮根都是當年參與追捕兇手的民警,對於22年後的這次再度重啟偵破,三人翹首以待。
給他們以信心的,不僅有現代刑偵技術的發展,更有湖州市委常委、公安局長夏文星的睿智和魄力。
“這個案子最關鍵的難點,還是在於它畢竟沉積瞭22年。這22年裡,我們沒有任何新線索,未接到任何人反映或舉報,還沒能在其他案件中串並。兇手就像人間蒸發瞭一樣。”
夏文星十分清楚,再次啟動,就意味著要承擔更多風險,甚至可能是作出無用的追查,但他心意已決。
在夏文星看來,偵破命案是“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內在要求,是公安機關的天職,“發生瞭命案,我們並非要求當天破、限期破,以防發生冤假錯案。但必須始終盯住不忘、盯住不放,做到一日不破一日不罷休、一日不收兵。隻要有信心,我相信一定能早日破案!”
專案組成立後,夏文星親自擔任組長,躬體力行全力開展偵破工作,其他2名副局長、2名分局局長任副組長。
那些被“召回”的共事者二話不說便投入工作,大傢的目標十分明確:“伸張正義,將兇手繩之以法”。
閃回
現年55歲的嚴關炳是一流的痕跡鑒定專傢,10年前,他撰寫出版瞭《皮革品痕跡檢驗》一書,書中探討、研究皮革固有特征,解決皮革品痕跡認定問題從而幫助破案的理念放到現在都屬於前衛。
但他覺得最可惜的,是這一研究未能運用到織裡這起命案上。
嚴關炳的辦公室抽屜裡,始終保存著幾張照片,拍攝的是和織裡命案有關的重要物證——指紋、鞋印、毛巾等。
這些年來,他時常會把這些照片和辦案筆記拿出來復習一遍,當年的現場畫面一直清晰地印刻在他腦海裡。
1995年12月29日早上7點45分左右,警報聲劃破織裡鎮晟舍村的上空。
環渚派出所接到閔記飯店旅館服務員的報警,說老板閔某生、老板娘錢某英、老板孫子閔某及旅客於某峰等4人被殘忍殺害。
當時,作為在湖州市公安局吳興區分局工作剛滿1年的偵查員,陳紅躍是第一批進入現場的刑警之一。
“碰到這麼一個大案,心裡非常震驚。”
重啟記憶,陳紅躍最難忘記的,除瞭那天掃過臉龐的嗖嗖寒風,更有那股濃鬱的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案發地在晟舍鬧市一棟三層旅館的2樓。
旅館203房間內,身材魁梧的山東商人於某峰僅著內褲臥倒在床上,頭部受重創後噴濺到墻上的血跡觸目驚心。
房間的另一張床上,旅館老板閔某生被反綁住雙手,嘴裡塞瞭一塊毛巾。
隔壁的202房間裡,老板娘錢某英半坐半臥,同睡一床的12歲孫子身上還蓋著被子。
4個人的頭部都被鈍器狠狠砸過。
在刑事偵查一線奮鬥已十餘年的嚴關炳看到這樣的情景,還是表現出瞭自己的專業與沉穩,他立即戴上口罩和手套,打開工具箱開始收集物證。
當天,包括指紋、鞋印、毛巾等在內的大量痕跡物證都被提取到瞭。
通過地毯式的調查走訪,警方認定11月28日和29日在這傢旅店住宿的2名男性旅客有重大作案嫌疑,兩人為錢財臨時起意殺人的意圖十分明顯。
但對於“作案者是否是慣犯”這個問題,大傢各執一詞,未有定論。
“不管兩人有沒有前科,現場物證齊全,見過2個兇手的目擊者眾多,我們當時對破案信心十足。”嚴關炳說道。
停滯
案發後的72個小時,被普遍認為是偵破的黃金時間,命案在黃金時間內偵破幾率高,超過黃金時間偵破幾率就會大大降低。
所以,在“1995·11·29”特大搶劫殺人案發生的72個小時後,宋榮根突然意識到,這場仗可能要一直打下去瞭。
讓宋榮根產生這種感覺的最直接原因,是2名兇手各種信息的缺失。
在信息技術尚未普及的上世紀90年代,監控是個稀缺品,而這傢旅館也沒有嚴格執行住宿登記制度,2名嫌疑人姓甚名誰根本無從得知。
“多方詢問,除瞭瞭解到兩人的身高、體態,以及操一口安徽皖南口音外,警方再也無法得到更多信息。”
此外,兩人行動軌跡的殘缺也令他至今耿耿於懷,“雖然我們出動瞭許多人,但那2人在案發前有2個半天的行動軌跡始終缺失。如果補上,說不定這案子當時就破瞭。”
半個月後,更大范圍的排查工作啟動。
警方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去皖南地區比對指紋,一路去調查現場留下的鞋印來源。
“刑事案件高發,技術卻沒有跟上,那真是刑偵工作最艱難的年代。”
陳紅躍推瞭推眼鏡感慨萬千地回憶,那時指紋比對全靠肉眼識別,一個地方的指紋庫通常就是一摞白底黑紋的卡片。
當時尚無太多痕跡鑒定經驗的陳紅躍被分到這一組後,幾乎跑遍瞭皖南的每一個縣,日復一日地翻卡片對指紋,“工作如大海撈針般枯燥乏味,最後比對到人都傻瞭”。
但直到最後,現場指紋都印刻在陳紅躍腦海中瞭,兇手也沒有浮出水面。直到破案後,陳紅躍恍然大悟:“這兩名犯罪嫌疑人壓根沒有前科劣跡,指紋庫裡自然沒有他們的指紋。”
另一頭,負責調查鞋印來源的嚴關炳這組也陷入瞭僵局。
盡管經過苦苦調查,他追蹤到嫌疑人身穿的鞋產自江蘇昆山一傢韓國獨資企業,但由於這傢企業人員流動頻繁,並且鞋印的擁有者不一定就是鞋廠的員工,這條被寄予厚望的線索最終也斷瞭。
為瞭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真兇,22年來,湖州市公安局歷經5任局長,卻從未停止對此案的偵查。
辦案民警跑遍瞭大半個中國,有時候即便沒有確切線索也要去看一看。
“警察不是神仙,遇到這樣的情形,大傢心裡都不好受。”
因為這起命案,對於宋榮根來說,過年都成瞭一種折磨,“就這樣扳著手指算,兇手比被害人又多活瞭一年。我常想,都這麼多年瞭,他們也夠本瞭吧?”
轉機
今年6月,湖州公安全面部署開展“除毒瘤,凈土壤”嚴打整治專項行動暨“偵查破案大會戰、基礎防控大比拼、信息應用大練兵”活動,當月中旬,湖州警方再次抽調刑偵技術人員和專傢組成專案組,並下設重要線索查證組、物證搜集檢驗組、大數據後臺支援組、重點地區調查組等,對織裡命案發起新一輪的沖刺。
偵辦期間,專案組放棄大量休息時間,先後奔赴江、浙、滬、皖等15個周邊省份搜集證據,共入戶調查600餘戶,走訪排摸2000餘人。
“局長掛帥,全局上下擰成一股繩,局裡甚至把最好的車子配給瞭專案組。”宋榮根說。
時隔多年,公安系統的信息化建設以及大數據應用有瞭迅猛發展。
此前,沉積近30年的甘肅白銀案告破,偵破此案的核心關鍵——Y-DNA染色體檢驗技術也隨之進入大眾的視野。
利用新科技手段對原有生物物證進行再利用,同樣成為偵破織裡命案的主攻方向之一。
潘振洋和徐志成都是法醫出生,並同為專案組的常駐民警。
據潘振洋介紹,傳統的辦案模式是將現場提取的DNA數據與犯罪嫌疑人進行比對,“但這種模式要有兩個前提,一是罪犯在現場留下瞭DNA數據,二是需要提取到嫌疑人的數據”。
織裡命案現場雖然留下瞭DNA數據,但無法找到嫌疑人的數據,因而一直無法破案。
“現在通過Y染色體的檢驗技術,可以初步鎖定嫌疑人傢族姓氏及地域分佈等,極大縮小瞭偵查范圍。”
徐志成解釋說,這就像你找到一片樹葉後去尋找它的樹幹,再通過樹幹去尋找另一片樹葉,“聽上去很簡單,實際操作卻不容易”。
好在,當年現場可能留有兇手唾液的26枚煙頭被原原本本地保留瞭下來。
那段時間,潘振洋和徐志成起早摸黑,全天都泡在實驗室裡,10天以後,10個人的DNA被檢測出來。
在重新走訪一遍當年在場的無關人員後,終於排查出瞭2名犯罪嫌疑人。
而恰好這兩人的煙頭中,都包含瞭產自安徽蕪湖的“盛唐牌”香煙,這一信息,正和警方判斷兇手是皖南人相對應。
在多方努力下,通過復雜的DNA傢系比對,安徽蕪湖南陵縣的劉姓一族浮現瞭出來,這讓大夥兒興奮不已。
“破案就怕沒有明確的范圍,一旦范圍確定瞭,那麼離破案也不遠瞭!”陳紅躍說。
今年七八月,正是最熱的時候,冒著酷暑,陳紅躍汗流浹背地跑遍瞭南陵劉氏傢族的聚居之地。
陳紅躍排查1個多月後,將包圍圈越縮越小,名單上最終隻剩下瞭最後3人:一個是1980年就在鄉政府任職的領導,一個是從美國留學歸國的高材生,還有一個是在南陵當地小有名氣的農民作傢劉某彪。
這3個人看著都不像兇手,陳紅躍和同事做好瞭擴大搜索范圍的準備。
真相
3人中,劉某彪相對容易找一些。
8月8日正午,陳紅躍先給劉某彪打瞭個電話,假借調查劉氏傢族遷徙之名,需要去劉某彪傢中采血。
陳紅躍和嚴關炳趕到他傢門口時,劉某彪已站在門口等待,“一副很歡迎的樣子”。
采血過程非常順利,劉某彪全程都表現得相當坦然。
前期走訪中,陳紅躍已經瞭解到,劉某彪高中畢業後就走上瞭文學創作之路,如今是中國作協會員,還辦過影展,在當地是非常正面的人物。
他小聲對嚴關炳嘀咕:“估計搞錯瞭。”
但兩人還是一致同意讓司機先跑一趟,把血樣送回湖州化驗。
8月10日,徐志成在DNA實驗室裡將采集來的血卡打孔取樣,再到超凈工作臺中操作DNA實驗,最後放在基因測序儀上進行測序。
走到最後一步——和從現場煙蒂提取的DNA放在一起比對時,他一下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模一樣!
如同在暗房洗照片一般,“隱身”瞭22年的兇手劉某彪,在高科技“顯影液”的作用下終於無所遁形,大白於天下。
8月11日凌晨1點,當劉某彪穿著條紋T恤和肥大短褲,坐在沙發上靜靜吸煙時,包括陳紅躍在內的十餘名警察沖進他傢,給他戴上瞭手銬。
他未做任何抵抗,隻說瞭一句“我在傢裡等你們,等到今天”。
5個小時後,另一名嫌疑人汪某明在上海浦東被抓獲。
劉某彪
據劉某彪和汪某明交代,他們是南陵同鄉,也是好朋友。
作案前,兩人都缺錢,而汪某明曾在織裡打過工,所以兩人商量到織裡來搞錢。
1995年11月28日,劉某彪和汪某明找到晟舍唯一的旅店——閔記飯店旅館住下,先去街上物色目標,未果。
回旅館後,兩人對同房間的於某峰起瞭歹意,趁其入睡時行兇。
由於沒有搜刮到多少錢財,他們轉而以結賬為名將老板騙至房間殺害,然後再進入202房間下毒手,就此制造瞭一起4人被害的驚天血案。
汪某明
劉某彪和汪某明落網後,陳紅躍第一次有瞭輕松的感覺,他曾把自己最好的青春時光奉獻給瞭這起案子,“現在,案子破瞭,我的職業生涯也完美瞭”。
而皺紋已悄然爬到眼角的宋榮根回想起來最多的,則是對傢人的虧欠。
為瞭早日偵破這起命案,他常年出差加班,最長時1個多月不回傢,妻兒的生活鮮少過問。
如今,兒子子承父業做瞭警察,他也退居二線,“今後,我終於有更多時間照顧傢人,彌補曾經的缺憾瞭”。
22年後,壓在湖州公安人心頭的重石終於落瞭下來。
“再狡猾的狐貍,終究也逃不過獵人的眼睛。”嚴關炳說這句話時,眼中閃著光芒。
8月14日上午,被害人傢屬走進湖州市公安局送錦旗。
見到夏文星的那一刻,幾個人“撲通”跪瞭下來,這一幕讓包括夏文星在內的所有民警都紅瞭眼圈。
“我們感到自豪,但也感到內疚。對於被害人傢屬來講,這22年實在太過漫長。”
夏文星說,這也讓他更加堅定瞭湖州公安“防為主、防為上”的理念,在“防”上下大力氣、做大文章,“通過我們‘想在前、做在前、忙在前’,切實增強人防、物防、技防、心防這些措施,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參與下,力爭做到少發案、不發案。”
來源:浙江法制報
私人貸款, 低息私人貸款, 低利息貸款, 低息, 特低利息, 即時批核, 大額貸款, 大額私人貸款, 業主貸款, 業主大額貸款, 業主私人貸款, 物業貸款, 按揭, 清卡數, 清數, 借錢清卡數, 財務公司, 財務, 彈性還款期, 急需現金周轉, 低息貸款, 信貸公司, 網上借錢, 轉數快借錢, 循環貸款, Revloving loan, property owner loan, 業主循環貸款, 低息快批, 免入息證明, 貸款利率, 財務貸款, 低息借貸, 網上低息貸款, Personal Loan, 低息清卡數, 無抵押貸款, Mortgage, 循環現金, 循環備用現金, 找Min pay, 物業按揭, 樓宇按揭, 樓按計數機, 一按, 二按, 轉按, 加按套現, check TU, 物業套現, 按揭成數, 物業估價, 物業一按, 物業二按, 物業轉按, 物業加按套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