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8處筆跡中5份簽名非本人所為,在指印筆跡中尋找聶樹斌案真相
司法部司鑒所刑事技術研究室副主任施少培穿一身深色衣褲,拎著一個大環保袋向記者走來。他從袋子裡拿出九本厚厚的卷宗。“這些都是聶樹斌案的資料。”他告訴記者。
聶樹斌案,因21年後的昭雪而傳遍大江南北。然而很多人並不知情,在此案的改判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那就是指紋和筆跡鑒定。
聶樹斌生前照。澎湃新聞記者 孫湛 資料圖
1995年,聶樹斌被判處死刑並執行。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進行復查。面對堆成山的案卷材料和筆錄證據,法官首先要確認筆錄上的簽字和指印的真實性,以確認筆錄的真實性。
2015年的一天,施少培像往常一樣走進辦公室,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所領導找到他:“聶樹斌案復查,由你們負責指紋和筆跡鑒定,不能有任何差池!”
施少培當然知道聶樹斌案的重要性。
“對於我們刑技室的工程師來說,並不是拿到材料,立刻就能開始鑒定。我們首先要評估法院、檢察院送來的材料是否完整、是否具備鑒定條件。確定之後,才能開始正式工作。”施少培說,因為案情緊急,加上工作量實在太大,當時整個研究室十幾個人全員出動。
據悉,當時共有聶樹斌和他母親的指紋198枚、簽名38處需要一一鑒定。
翻開卷宗,記者看到,在每一頁上,每一個指紋都有清晰的記載,198枚指紋,在卷宗上一個不落。施少培說,這近兩百枚指紋,是全室十幾個人一起加班完成鑒定的。
“由於捺印條件的變化,很多指紋特征都不明顯。”施少培說,“我們首先在這近兩百枚指紋中找到兩個相對完整的。”通過顯微鏡觀察這兩枚指紋,一共找到瞭58處特征,這才建立瞭統一的標識系統。
指紋的紋形、走向及紋線的分叉、結合、小橋、小眼等特征,這些是鑒定指紋的關鍵,但由於紋路十分細小,必須借助顯微鏡和放大鏡的幫助。“鑒定工作細節十分重要,尤其我們做指紋、筆跡鑒定,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按照司法部的部頒技術規范,每個指紋要與樣本有8處以上細節特征吻合,才可能確定為同一人的指紋。面對198:1的繁雜工作,施少培等人不敢松懈。
“因為鑒定內容繁重,對指紋特征的識別也更加困難。”施少培說,他們也正是在這種復雜的鑒定過程中積累經驗,不斷建立更加完善的標識系統。
指紋鑒定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另一邊,筆跡鑒定的工作也絲毫不輕松。
“關於筆跡,一般的字型、字體、傾斜等等,常人肉眼都能分辨出來。”施少培告訴記者,這也正是專業鑒定人和普通人的區別所在。“我們要做的是在細微處尋找差別。不然要模仿筆跡,也太容易瞭!還不容易被查出來。”他笑言。
筆順、筆鋒、每一個轉折……都是不能放過的細節。“有的筆跡難以分辨,我們甚至要花好幾天時間在一處筆跡上。”
本次鑒定耗時一個多月,終於有瞭結果。
“我們最後確定,筆跡中有代簽。”施少培說,38處筆跡中,聶樹斌的5份簽名並非本人所為,而聶母有一處簽名也被證實為代簽。
而在那198枚指紋中,其中聶樹斌的29枚、聶母的14枚因為太過模糊、特征不明顯而不具備鑒定條件,剩下的指紋,鑒定人確定,確實分別屬於聶樹斌本人和他的母親。
“有代簽,這就說明案件的原始證據存在問題,需要審判機關重新審定。”施少培感嘆,“責任心是司法鑒定人最重要的品質,對待每一個細節都要認真負責,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刑事案件,後果可能相當嚴重,關系到人的生命和自由。”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對原審被告人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再審案公開宣判,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聶樹斌無罪。
消息傳來,施少培和同事甚感欣慰。
施少培從1984年到司鑒所工作,至今已是第33個年頭瞭。他告訴記者,他的工作,就是發現常人肉眼難以觀察到的線索,為警方的調查、法院的判決提供依據。因此,在鑒定過程中,細心和耐心十分重要。“尤其在一些文書造假中,破綻往往是肉眼無法觀察到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出現偏差。”他說。
來源:法制網
私人貸款, 低息私人貸款, 低利息貸款, 低息, 特低利息, 即時批核, 大額貸款, 大額私人貸款, 業主貸款, 業主大額貸款, 業主私人貸款, 物業貸款, 按揭, 清卡數, 清數, 借錢清卡數, 財務公司, 財務, 彈性還款期, 急需現金周轉, 低息貸款, 信貸公司, 網上借錢, 轉數快借錢, 循環貸款, Revloving loan, property owner loan, 業主循環貸款, 低息快批, 免入息證明, 貸款利率, 財務貸款, 低息借貸, 網上低息貸款, Personal Loan, 低息清卡數, 無抵押貸款, Mortgage, 循環現金, 循環備用現金, 找Min pay, 物業按揭, 樓宇按揭, 樓按計數機, 一按, 二按, 轉按, 加按套現, check TU, 物業套現, 按揭成數, 物業估價, 物業一按, 物業二按, 物業轉按, 物業加按套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