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能維持7%以上的速度嗎?
在2015年,中國政府可能還會堅持7%以上的增長速度,政府有可能通過進一步“微調”財政、貨幣和銀行的政策,在保證2014年7.5%增長目標的同時,為下一個年度提供比較好的增長驅動力
文|姚樹潔
2015年是中國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最後一年,其經濟增長表現不僅影響整個五年計劃的收官成績,也會影響下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信心。分析當前國內外的經濟形勢,辨認各種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對於展望中國2015年的經濟發展前景,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當前經濟增長的外部壓力
2014年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比較平穩,但是,增長的內外壓力極大。第三季度7.3%的增長速度比第二季度低瞭0.2個百分點,10月份的各項宏觀經濟指標,包括工業產值,投資都出現輕微的下滑態勢。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正在采取一些必要的“微刺激”政策,例如放松住房貸款政策和加快基本建設步伐,來力保2014年7.5%的增長目標。
進出口貿易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中國產品的出口能力取決於兩個主要因素,一是國內生產能力和要素價格,二是主要貿易國傢的經濟增長情況。
近年來,中國的資源價格,尤其是土地價格大幅度提高,人力資源價格快速上升,人民幣大幅度升值,使許多低價值的來料加工產品出口受阻。沿海地區傳統制造業大規模內遷,使該地區的經濟增長持續放緩。與此同時,部分農民工從東部沿海地區,回流到中西部地區,使沿海地區出現嚴重的勞動力結構性短缺,逼迫產業升級,使部分企業關停並轉,從傳統制造業轉向新的產業部門。
產業結構性調整,對企業來說是痛苦的,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有效地扭轉結構。對整個國傢來講,出口增長必然受阻。因此,我們看到最近兩年,人民幣升值放慢,甚至出現短期的貶值現象。
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不可能完全復制東部地區,以低價勞力和環境污染作為代價。因此,東部產業向內地的轉移,不可能大幅度降低中國產品的出口成本。
國際經濟形勢也不利於中國貿易的快速增長。2007年12月開始的“世界蕭條”,持續瞭18個月,給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帶來沉重的打擊。“世界蕭條”的時間已經過去瞭6年,美國今年底將可以完全脫離“量化寬松”機制,股市屢創歷史新高,失業率從近10%下跌到6.2%,通貨膨脹率低於2.5%。但是,84%的美國人認為他們的國傢還遠沒有恢復到危機前的最好水平。
美國各項美好的經濟指標,是在史上最低利率的情況下取得的,也是在天量級的量化寬松背景下取得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美國2014年的增長可能達到2.8%,2015年達到3.0%。這些看上去都是不錯的表現,但是也有可能出現意外。
世界經濟全面復蘇最大的糾結是歐元區經濟的持續低迷和危機的反復。歐盟第一大經濟體德國,2014年的第二季度出現負增長;第二大經濟體法國,2014年的前半年出現零增長;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2014年再次陷入危機。
世界的其它主要經濟體是中國和其它金磚國傢。但除瞭中國還繼續保持比較高的速度增長以外,其它國傢的經濟增長從2010年以後,急速下降。根據林毅夫教授最近的分析,印度2010年經濟增長速度是9.1%,2011年是7%,2012年是5.3%,2013年是4.9%;巴西2010年經濟增長速度是7.5%,2011年是2.7%,2012年進一步下滑隻剩下0.9%,接近崩盤,2013年隻有2.2%。俄羅斯的情況也很糟糕,政府把2014年的增長目標從原來的2%下調為1%。簡單地說,整個世界經濟還處在經濟危機的籠罩中。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很難靠出口來拉動經濟增長。與此同時,外國資本的流入速度也下降到瞭冰點,迫使中國隻能依靠內生增長來拉動經濟發展。
經濟增長的內部壓力:“三期疊加”
除上述所說的要素成本提高外,中國目前處在“三期疊加”時期。根據國務院參事湯敏教授的說法,所謂“三期疊加”,就是經濟增長的換擋期、前期刺激所造成泡沫的消化期和經濟結構的轉型期。
所謂換擋,就是在目前技術水平無法產生短期的巨大效益之前,因為資源短缺、污染嚴重、出口受阻,中國沒有可能也沒必要維持兩位數的增長。中高速增長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新常態”。
所謂吸收前期刺激所造成的泡沫,最典型的例子是房地產泡沫,以及傳統工業產品的產能過剩。進入2014年以來,以前一路高歌的瘋漲房價,被大面積的量價齊跌所替代。有的城市新房子價格在數月之內下跌20%,未來一年,還將繼續下跌。
政府已經不能再支持人為的高房價,但也不會對房地產市場“落井下石”。在適當的時候,還會放寬貨幣和利息政策,對房地產實行“微刺激”,使其不會出現硬著陸,以保證宏觀經濟的穩定。
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下滑,對電力、水泥、鋼鐵等相關的產品需求增長速度也相應下降。2014年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速比9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鋼材產量增長2%,水泥產量下降1.1%,發電量增長1.9%。這些都是近10年來最差的增長記錄。
所謂經濟結構轉型,指的是宏觀經濟結構調整,服務業增長快於制造業,還有就是產品升級,使整個制造鏈條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移動。
2012年以來,中國的宏觀經濟結構不斷改善,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制造業的比重相應每年下跌一個百分點,農業保持10%左右的比重。地區增長不斷趨同,內陸地區GDP和投資增長速度明顯高於東部地區。收入分配也朝著有利於落後地區和廣大農村地區的方向傾斜。
中國的出口產品中,來料加工產品的出口比重也是每年下跌一到兩個百分點,間接證明出口產品的增加值含量在不斷提高。假以時日,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中高端的工業產品出口大國,改變低價、低質的世界加工廠面貌。
上面的“三期疊加”,不管是什麼理由,都是中國經濟增長下行的巨大壓力。
2015年要為下一個五年計劃“打氣”
在2014年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們可以預計,今年實現7.5%的增長目標還是有可能的。但是,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在2015年會進一步增大,現在還無法確定政府的預期增長目標,但是,許多觀察傢認為有可能下調到7%。
不過,7%有可能是政府的心理底線,如果有可能,我認為政府還會堅持7%以上的增長速度。不是因為0.5個百分點對中國有多麼重要的問題,而是如何為下一個五年計劃打氣的問題。
因此,我還是認為政府有可能通過進一步“微調”財政、貨幣和銀行的政策,在保證2014年7.5%增長目標的同時,為下個年度提供比較好的增長驅動力,以保證2015年可以維持7%以上的速度。
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政府如何刺激經濟增長?如何在刺激的同時,不再推升地產和其它行業的泡沫?
高速鐵路的建設,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醫療、教育、養老,高端服務,高端制造,現代農業和生態涵養,都可能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政府可以拉動而不導致新一輪泡沫形成的領域,同時,也為第十三個五年計劃奠定更好的發展基礎,為整體經濟的轉型和升級提供必要的條件。
除瞭實體經濟,虛擬經濟體系的深化改革,也可能為新的增長提供保障。2014年11月17日開通的上海-香港股市交易直通車就是一個例子。滬港直通車為中國的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提供一條新的發展路徑。
股市的恢復,對經濟增長沒有直接的影響,但是,卻可以為資本尋求新的增長點,為實體經濟長期和健康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本支撐。
在保證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政府將更加關註就業、人民收入、城鄉差別縮小、貧困消除、環境保護等問題。這些問題,一方面給經濟增長造成更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卻為經濟增長提供瞭新的發展亮點。
Tags: 私人貸款, 低息私人貸款, 低利息貸款, 低息, 特低利息, 即時批核, 大額貸款, 大額私人貸款, 業主貸款, 業主大額貸款, 業主私人貸款, 物業貸款, 按揭, 網上貸款, 清卡數, 清數, 借錢清卡數, 財務公司, 財務, 無須入息證明, 無須露面貸款, 彈性還款期, 急需現金周轉, 低息貸款, 信貸公司, 網上借錢, 轉數快借錢, 循環貸款, Revloving loan, property owner loan, 業主循環貸款, 低息快批, 免入息證明, 貸款利率, 財務貸款, 低息借貸, 網上低息貸款, Personal Loan, 低息清卡數, 無抵押貸款, Mortgage, 循環現金, 循環備用現金, 找Min pay, 物業按揭, 樓宇按揭, 樓按計數機, 一按, 二按, 轉按, 加按套現, check TU, 物業套現, 按揭成數, 物業估價, 物業一按, 物業二按, 物業轉按, 物業加按套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