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2-29 11:08:58| 人氣3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評論稱深化改革是鏟除腐敗關鍵一招

  作者:黃紅平 王明華

  【核心提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指導當前乃至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反腐倡廉建設的宣言書,開啟瞭中國反腐敗鬥爭的新時代。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指導當前乃至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反腐倡廉建設的宣言書,開啟瞭中國反腐敗鬥爭的新時代。其在反腐倡廉建設這一議題上的鮮明特征是,堅持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解決導致消極腐敗現象的深層次問題,把深化改革與制度創新密切聯結在一起,著力於建構以改革促進制度創新、以制度創新鞏固改革成果的互促格局,並強調反腐重在治權,推進國傢廉政體系和腐敗治理能力現代化。

  歷史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表面上是周而復始的政權興替,實質反映的是統治者由於腐敗喪失民心走向滅亡的規律。蘇東劇變的事實表明,即使性質先進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在取得政權後,最大的危險仍可能是因腐敗脫離群眾。在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發生深刻變化的當下,消除腐敗的危險對黨的建設提出瞭嚴峻挑戰,而深化改革是鏟除腐敗的關鍵一招。這是黨在長期的反腐倡廉建設實踐中得出的重要結論。

  《決定》區別於以往的鮮亮點,就是要求在國傢治理體系中對於推進各項重要的反腐敗改革,必須註重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掌握既要突出重點又要相互促進、整體推進的基本原則。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全面覆蓋。在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六位一體”總改革方案中,均滲透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要素。就本意而言,推進這些領域改革的直接目標或許不是為反腐倡廉建設,但它們事實上與反腐倡廉建設有著或大或小的關系,其改革的結果對從源頭上防止腐敗有重要作用,有利於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譬如,在經濟建設領域,《決定》提出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有利於抑制消極腐敗現象;在政治建設領域,《決定》要求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法治中國建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有助於實現反腐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學化,最大限度減少權力尋租空間。

  2.突出重點。圍繞如何馴服權力、凝聚反腐合力提出明確的改革路線圖和操作方案。《決定》第十部分集中闡述如何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問題,提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明確瞭深化治權改革的具體思路。重點改革具有突破性意義的:一是推進權力運行模式改革。在如何保障權力正確行使上,《決定》提出權力結構改革,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科學配置黨政部門及內設機構權力和職能,適當分解主要領導幹部的權責,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化解權力過於集中帶來的風險。二是推進反腐敗體制改革。反腐敗體制是關乎能否取得反腐倡廉建設成效的重要因素。《決定》明確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各級反腐敗協調小組職能,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垂直領導,以及內部派駐和外部巡視。但其最大亮點,就是要求改革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明晰黨委與紀委的權責,提高廉政績效。其改革思路,就是要求加強紀檢系統垂直化力度,推動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的具體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增強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

  (作者單位:南通大學政治學院;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台長: aggartpra
人氣(3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