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2-24 11:05:21| 人氣3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媒體揭豪華辦公樓闖關軌跡:越權審批偷梁換柱

[導讀]隻有揭示出超標豪華辦公樓的“闖關”軌跡,破譯其如何獲得瞭資金和審批手續,才能徹底封堵“中國式奢侈”之風。

安徽阜陽潁泉區機關辦公區,部分資金來自於“官辦企業”。

5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清理檢查政府性樓堂館所通知”,這是從1988年首個樓堂館所“限建令”《樓堂館所建設管理暫行條例》起,25年來已發佈瞭10個國傢級“限建令”文件。

“年年喊打”,但各地超標豪華辦公樓仍如雨後春筍。僅今年年初至今,媒體曝光的各地豪華辦公樓已近10起。如現正在封頂的湖北孝感市地稅局大樓,人均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是省部級機關辦公用房國傢標準的近10倍。

國務院辦公廳圈定瞭本次整頓的兩個重點:今年3月新一屆國務院組成後,新批準或新開工建設項目;新一屆國務院組成前,已批準並開工建設和尚未建設的項目。

嚴格來說,目前已建成的豪華辦公樓不在本次清理整頓范圍內。但國傢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傢說,25年10個國傢級文件,已經封堵瞭豪華辦公樓的資金來源、審批通道,固化瞭建設規模。這種情況下,諸多超標豪華辦公樓仍能“過關斬將”值得反思。

竹立傢說,隻有揭示出超標豪華辦公樓的“闖關”軌跡,破譯其如何獲得瞭資金和審批手續,才能徹底封堵“中國式奢侈”之風。

如何通過審批?

一言蔽之,欺上瞞下。或先動工,後補手續;或一瞞到底,名為“培訓中心”,實建辦公大樓。

越權審批“一路綠燈”

超標豪華辦公樓如何闖過審批關?對此,中紀委原副書記劉錫榮曾歸納說,“違反審批程序,越權審批,擅自提高建設標準、擴大建設規模”。

鄭州市惠濟區機關辦公區,就是違規審批“先上車後補票”的典型。

這一辦公區投資約1.5億元,占地約530畝。辦公區部分占地是菜地,按規定應該獲得民政、國土等部門批準。但2003年,在未取得任何批件的情況下,就破土動工。

開工3個月後,惠濟區向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呈交“用地申請書”,稱惠濟區召開常委會,決定將機關大院遷到新辦公區,“特申請辦理征用地手續”。據新華社報道,上級政府“對既成事實,最後還是通過‘完善手續’給予認可”。

2007年首次樓堂館所清理整頓行動中曝光的蘭州市財政局辦公樓,也是違規審批的代表。依據《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辦公用房與職工住宅不能合建。但蘭州市財政局綜合辦公樓,卻由辦公樓、住宅樓兩部分組成。從動工到投入使用,未遇到任何阻力,“一路綠燈”。

土地、規劃等部門,均放任如此明顯的違規行為。對此,中紀委等國傢七部委曾聯合發文提出批評,“蘭州市財政局違規建樓,市發展改革委違規立項審批”。

假借名義“偷梁換柱”

除瞭違規審批,地方政府還常以“偷梁換柱”——冠以“培訓中心”、“業務用房”等名義造樓。2007年樓堂館所清理整頓行動中曝光 的河南濮陽縣紀委辦公樓,就是這一類的代表。

2004年,濮陽縣紀委以建紀檢幹部培訓暨黨風廉政教育中心為由,申請辦公樓立項獲批。征地時,有群眾要求公佈征地批文和具體補償標準,得到的答復是,“征地是因為縣紀委要建幹部培訓和黨風廉政教育中心,希望大傢支持國傢的廉政建設”。

直到竣工後,群眾才發現,所謂“教育中心”竟是縣紀委的豪華辦公樓。縣紀委還將部分國有劃撥土地擅自改變用途,建起瞭職工住宅,其中有10套兩層別墅。

不久前,湖北孝感地稅局綜合業務大樓也陷入瞭是否“偷梁換柱”的質疑。

招標項目書顯示,該綜合業務大樓總建築面積約23000平方米,通過瞭孝感市規劃委的審批。該局現有員工百餘人,人均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超過瞭省部級辦公樓標準。

對此,孝感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稱,“我們批的是業務用房,不是辦公樓。”

業務用房算不算辦公樓?竹立傢說,如果不算,那麼所有窗口服務單位都可以建豪華辦公樓。

如何獲取經費?

手邊有錢的,就偷偷挪用;手邊沒錢的,就向下征收,或者用土地換錢。

挪用資金+“小金庫”

超標豪華辦公樓動輒斥資上億元,錢從何來?劉錫榮總結說,地方政府有的不惜舉債,甚至挪用扶貧款、救災款等專項資金。

挪用資金是最常用方法。例如原交通部,就動用車購稅專項資金8400萬元,為所屬公路科學研究所建辦公樓。

被挪用較多的資金還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政來源——土地出讓金。據審計署統計,2004至2006年三年間,京津滬等11個城市及其所轄的28個縣市區,違規挪用土地出讓金來建樓堂館所和彌補經費達52.33億元。

但也有不少地方政府直接從“小金庫”中提款。據報道,“阜陽白宮”安徽阜陽潁泉區機關辦公區的部分建設資金,就來自“官辦企業”安曙公司。

此外,地方政府廣為采用的籌資方法還有“攤派”。

濮陽縣紀委建辦公樓時,濮陽縣紀委以“求援款”的名義,要求部分經濟條件好的鄉鎮和縣直單位“支持”,直接收取瞭106萬元。

上個月,河北省藁城市質監局在建辦公樓時,向當地食品、化工等企業要錢,“有證的企業收5萬,沒證的企業收10萬”。目前,藁城市質監局已對此展開調查,辦公樓也從原規劃的10層,減至7層。

“以土地換大樓”

除瞭上述幾種“取財”手段,跟開發商等企業“合作”,“以土地換大樓”,也是常用的方法。據審計署通報,從2004年至2006年,京津滬等11個城市,部分地方政府存在“以土地換項目”行為:政府以向開發商提供一定面積經營性土地使用權為條件,請開發商建設公共設施,如政府辦公樓、公共道路等。

上月中旬,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工委辦公樓遭曝光,不僅超標,“人均辦公面積453平方米”,且資金來源有“置換”嫌疑。據報道,武當山特區先行將3000畝土地以7萬元一畝的價格,出讓給武當山太極湖投資有限公司。太極湖公司用取得的3000畝土地抵押貸款,墊付工程款。

對此,武當山特區官方回應稱,被曝大樓是武當旅遊發展中心。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管委會、武當山天乙公司等30多個單位共同辦公。

官方未回應具體募資方式,同時留下疑問:政府和企業在同一屋簷下辦公,那麼建築能否排除辦公樓屬性?

而且,獲批、動工時間都是2010年,但按照國務院2009年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要求,為應對金融危機,至2010年底,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新建辦公樓,不得建設培訓中心、賓館、招待所等樓堂館所。武當山特區顯然違反瞭這一規定。



台長: aggartpra
人氣(3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