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07 10:31:24| 人氣2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解讀:火箭軍或統合陸海空戰略打擊力量

  原標題:解讀火箭軍:或統合陸海空戰略打擊力量 實力劇增

  習近平將軍旗鄭重授予陸軍司令員李作成、政治委員劉雷,火箭軍司令員魏鳳和、政治委員王傢勝,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高津、政治委員劉福連。

  [環球軍事報道 記者 劉昆]“二炮”正式更名為“火箭軍”!2016的新年註定會載入史冊,短短兩天內 ,先是國產航母首次得到瞭官方證實,緊接著又傳出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種“火箭軍”誕生的消息。中國為何要在陸海空三軍之外新設立“火箭軍”?此舉對於我軍發展又有什麼深刻意義?

  在討論“火箭軍”之前,有必要瞭解那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二炮”,第二炮兵成立於1966年7月1日,由毛澤東主席批準,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始終由中央軍委直接掌握,是我國實施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這支掌握著“大國利劍”的神秘部隊從誕生伊始便肩負著保障中華民族根本生存利益的重任,可以說,對於潛在的敵對勢力而言,“二炮”堪比古希臘神話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是震懾敵人的最有力撒手鐧。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由陸軍、海軍、空間三個軍種和第二炮兵一個獨立兵種組成,“二炮”雖然與陸海空三軍同為正大軍區級,但是相比陸海空三軍的軍種身份,“二炮”的兵種身份還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作為直屬中央軍委掌控的戰略部隊,“二炮”除瞭身穿陸軍制服外,實際上和陸軍集團軍沒有關聯,之所以使用“二炮”的名稱,主要是成立之初考慮到保密等問題的需要。

  那麼中國為什麼要成立“火箭軍”呢?軍事觀察人士表示,這可能是由於“二炮”已經漸漸無法適應解放軍未來的戰略需求。眾所周知,在此之前,全世界僅有前蘇聯/俄羅斯和朝鮮曾將戰略導彈部隊列為獨立的軍種,分析中國新成立的“火箭軍”,其實可以用這兩個國傢尤其是前蘇聯/俄羅斯進行比較。作為前蘇聯的戰略打擊力量,前蘇聯戰略火箭軍不僅下轄眾多陸基核常導彈部隊,還擁有戰略核潛艇和戰略空軍部隊,真正實現瞭陸海空三位一體的立體核威懾力量。目前中國面臨的國際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以美國為首的潛在對手對於中國戰略打擊力量尤為重視,打著應對“朝鮮核威脅”等幌子不斷在中國周邊部署反導系統,醉翁之意不言而喻,在這種背景下,此次中國成立“火箭軍”,是否會參考前蘇聯戰略火箭軍的有益經驗,無疑十分值得期待。

  新成立的火箭軍與之前的“二炮”有何不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傢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火箭軍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我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傢安全的重要基石。火箭軍全體官兵要把握火箭軍的職能定位和使命任務, 按照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加強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建設,增強戰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眾所周知,中國的核常導彈部隊如東風系列、巨浪系列一直以來都扮演著威懾潛在對手的重要角色,軍事觀察人士表示,新成立的“火箭軍”如果能統合戰略核潛艇以及戰略轟炸機部隊,甚至空天防禦部隊,無疑將有效簡化實施立體作戰任務的流程,極大提高中國整體戰略威懾能力,對於打破潛在敵人對我國的戰略封鎖圈,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從1966年到2015年,第二炮兵已經走過瞭49個春秋,近半個世紀的壯麗征程中,“二炮”圓滿完成瞭保傢衛國威懾對手的神聖使命,在辭舊迎新之時,“二炮”功成身退,將更大的重任交付給新成立的“火箭軍”手中,我們相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種“火箭軍”必將繼承前輩“二炮”的榮譽,在維護國傢利益,保衛世界和平的道路上再創輝煌。



台長: aggartpra
人氣(2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