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正國級四副國級領導連續撰文談瞭啥?
近日,多位中央領導人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談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註意到,從11月7日開始,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趙樂際,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辦主任栗戰書等撰文論述從嚴治黨和維護黨中央權威等議題。
劉雲山
劉雲山
11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劉雲山署名文章《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
在談到黨內政治生態的重大意義時,劉雲山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堅強的決心和有力的舉措,全面從嚴治黨,黨內政治生活展現新氣象,為開創黨和國傢事業新局面提供瞭重要保證。從總體上看,黨內政治生活狀況是好的。同時也要看到,一個時期以來,黨內政治生活中也出現瞭一些突出問題。特別是高級幹部中極少數人政治野心膨脹、權欲熏心,搞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夥夥、拉幫結派、謀取權位等政治陰謀活動。
“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成功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迫切需要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為重點,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切實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劉雲山論述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需要突出抓好的五個方面:加強思想教育是首要任務;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關鍵;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是組織保證;組織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重要載體和手段;加強制度建設是根本保障。
劉雲山還重點談瞭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
他強調,“一把手”具有特殊影響力,對決策和決策執行起著關鍵作用。發揮好“一把手”在貫徹落實《準則》上的示范表率作用,對於全面從嚴治黨,對於管理好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對於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在高級幹部中,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組成人員首當其責。要從黨和國傢長治久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建設好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極端重要性,切實把這個層面的黨內政治生活搞好,真正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
劉雲山還要求高級幹部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保證全黨令行禁止。
他寫道:“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當之無愧、名副其實,正式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是眾望所歸、正當其時。各級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帶頭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
王岐山
王岐山
11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王岐山署名文章《全面從嚴治黨,承載起黨在新時代的使命》。
王岐山表示,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源自黨章、臻於實踐,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標本兼治的重要制度成果,必將在黨的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在談到存在的突出問題時,王岐山列舉瞭多種現象:有的領導幹部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謀取私利,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通過利益輸送相互交織;有的不信馬列信鬼神,不信組織信“大師”,與共產黨人的信仰完全背道而馳;有的黨員領導幹部把自己當成“官”,管黨治黨被置之腦後,對錯誤行為三緘其口、聽之任之。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破題,以上率下、率先垂范,黨內政治生活呈現新氣象;嚴肅查處周永康、令計劃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遏制腐敗蔓延勢頭,防止形成特殊利益集團;以堅決的態度和強烈的自信,查處湖南衡陽、四川南充、遼寧系統性賄選案,全面加強紀律建設,強化黨內監督,推動管黨治黨邁向標本兼治。”
王岐山將維護黨的領導核心列為黨內政治生活的關鍵。他表示,一個國傢、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擁有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所在。有著8800多萬名黨員、440多萬個黨組織的大黨,正處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歷史節點,更離不開核心的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持黨的領導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展現出堅定的信仰和信念;堅持問題導向,對黨自身存在的問題從不回避遮掩,透視出深沉的憂患意識和頑強的意志品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時代大勢,回應人民群眾期盼,開創黨和國傢事業新局面,贏得黨心民心。
談到他的本職工作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以及黨內監督時,王岐山強調,黨的高級幹部要保持政治警覺,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把準政治方向,尤其要警惕野心傢陰謀傢竊取黨和國傢的權力,對破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堅決抵制、勇於鬥爭,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和政治安全。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不受監督的權力是極其危險的,這是一條鐵律。”作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紀委要把自己擺進去,監督執紀問責,以永遠在路上的恒心和韌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劉奇葆
11月9日,《人民日報》發表劉奇葆署名文章《堅定理想信念是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
劉奇葆行文開頭表示,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充分體現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思想建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高度自覺,體現瞭我們黨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政治清醒。
“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劉奇葆從三個層面講述瞭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
同時,劉奇葆用蘇聯解體和蘇共垮臺的事例來說明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蘇聯的解體、蘇共的垮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理想信念動搖瞭,思想防線失守瞭,教訓極為深刻。事實告訴我們,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是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的。”
如何堅定理想信念?劉奇葆也從四個層面給出瞭答案:毫不動搖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黨章黨規。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傢事業之所以能開新局、譜新篇,根本就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根本就在於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科學指導。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築牢理想信念之基,最重要的是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深悟透。”
談到“著力引導黨員幹部分清是非界限、堅決抵制錯誤思想侵蝕”時,劉奇葆強調,要重點圍繞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旗幟鮮明地進行辨析批駁,引導黨員幹部認清其實質和危害。廣大黨員幹部要站穩政治立場,堅守政治底線,面對錯誤思潮要敢於亮劍、敢於交鋒,決不能聽之任之、置身事外。
李建國
11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李建國署名文章《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
正如文章標題一樣,李建國圍繞“四性”來論述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李建國認為,政治性是靈魂,決定著黨內政治生活的方向;時代性是黨的先進性的重要體現;原則性是黨內政治生活的準繩,沒有原則性或者原則性不強,就等於喪失或者模糊瞭是非曲直的標準,那就會陷入混亂;戰鬥性是檢驗黨作為一個戰鬥的組織的重要標準,沒有戰鬥性就沒有戰鬥力,就不能實現黨的綱領和使命。
李建國也談到瞭領導幹部,希望在增強“四性”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領導幹部要自覺破除和反對特權思想。各級領導幹部是人民公仆,沒有搞特殊化的權利。每個黨員無論職務高低,都要參加黨的組織生活,遵守黨的組織生活各項制度。要堅持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系,黨內一律稱同志,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
趙樂際
11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趙樂際署名文章《增強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趙樂際表示,《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貫徹瞭習近平總書記治黨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傢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多次強調,“要從政治上認識和抓好全面從嚴治黨,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做到黨內一切組織行為、個人行為有明確規范,黨內一切矛盾和問題有及時管用的發現、解決機制”等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特別是清除瞭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等腐敗分子,捍衛瞭黨章、純潔瞭組織、消除瞭隱患,贏得瞭黨心民心。”
趙樂際還談到瞭《準則》出臺的背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制定《準則》,正是因為我們黨處在一個關鍵的歷史節點上,黨擔負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重任,黨的隊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生重大變化,黨群幹群關系出現大量新情況,使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十分復雜嚴峻,迫切需要把全面從嚴治黨抓緊抓好。
由《準則》強調“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全黨令行禁止”,他還談到瞭“一個國傢、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對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領導,對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機遇、戰勝挑戰,對全黨團結一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對保證黨和國傢興旺發達、長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必須嚴格執行重大問題請示報告制度,研究涉及全局的重大事項或作出重大決定,要及時向黨中央請示報告,決不允許先斬後奏。”
有關本職的組織工作,趙樂際表示黨的組織路線是執行政治路線的保證,隻有堅持黨的組織路線,才能選賢任能、營造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
栗戰書
11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栗戰書署名文章《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
栗戰書從中外歷史的回顧中說明瞭權威的重要性,舉例1935年的遵義會議,他認為遵義會議前由於沒有形成成熟的黨中央,導致黨的事業幾經挫折,甚至面臨失敗危險。而遵義會議確立瞭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黨開始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從此中國革命便煥然一新。
“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
栗戰書表示,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習近平同志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並寫入全會文件,確立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是及時的必要的,符合黨、國傢、軍隊、人民根本利益,對黨和國傢事業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在我們這樣的大國、大黨,全黨同志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一定要有一個堅強有力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一定要有一個“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的總書記作為核心,這樣才能凝聚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各位成員的智慧,凝聚各級領導幹部的智慧,凝聚全黨的智慧。”
栗戰書將政令暢通定義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保證。
“黨中央對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央和國傢機關各部門、人民軍隊、各人民團體、各企事業單位、各社會組織的統一領導,很重要的一個制度就是在這些機構和組織中成立黨組。這些機構和組織中的黨組要自覺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
栗戰書還用反面教材來說明維護中央權威的重要性。他寫道:“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等人,不僅經濟貪腐,而且政治野心膨脹,無視黨紀國法,拉山頭、搞宗派,直接挑戰黨中央權威,嚴重破壞黨的團結統一。黨中央果斷查處他們,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消除瞭嚴重政治隱患,是對黨、對國傢、對人民負責,也是對歷史負責。維護黨中央權威,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用鐵的紀律從嚴懲治破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破壞黨的集中統一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