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29 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 社論】
行政院版本的第2階段電價調整方案底定,在各界壓力下,經濟部決定縮小打擊面,總平均調幅由9.64%下修至8.49%,家庭用電每月低於500度不漲。依經濟部以過去3年家庭用戶,夏季每月平均用電度數約400餘度計算,全台85.7%、985萬個家庭可望不漲價,小商家用電低於1500度也不調。
面對台電累計虧損已逾2200多億元,以及政府的執政威信,行政院長江宜樺過去1個多月不斷釋出「10月電價非漲不可」訊息,在府院黨協調下,經濟部端出庶民凍漲方案,用心良苦,民眾應能有感。既然電價庶民凍漲,為慎防不肖業者趁火打劫,行政院物價督導小組即日起應立即會同各地消保官,深入民間查價,對趁火打劫不肖業者予以重罰;尤其10月起,繼電價調漲之後,高鐵票價也將大漲9%,台北高雄來回貴280元。面對漲價潮,民眾最有感,政府不能輕忽。
去年4月及6月,馬政府錯估形勢執行油電雙漲,引爆一波空前的物價漲風。根據消基會當時的物價調查報告,食用油等7大類民生物資,除麵粉外,泡麵、食用油及洗髮精等都漲價,漲最凶的是雞蛋,每顆售價貴了14%,泡麵的平均漲幅4.06%,最貴的甚至大漲13.8%。在油電雙漲及颱風豪雨侵襲下,去年8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升至當年最高的3.43%,全民聞漲價變色,政府施政滿意度跌到谷底。
對照去年的電價漲幅,第2階段電價調整方案對今明年經濟成長率(GDP)及CPI的影響並不明顯。台綜院預估,10月電價調整後,今年GDP產值將減少37億元,GDP的年增率減少0.024個百分點,CPI則增加0.029個百分點;明年GDP產值減少109億元,GDP年增率減少0.071個百分點,CPI增加0.087個百分點。今明年的GDP年增率「坐二望三」,CPI確定保二。
台綜院的預估是學術上的模型估算,而小商家做生意是以5塊、10塊精打細算,經濟部認為全台有80.2,71萬戶的小商家,每月用電量不超過1500度,排除在漲價之外;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更精算出,只有夏季每月電費超過1萬2000元的小商家,電費才會漲。
根據調查,以一家位於台北市復興北商圈的便當業者為例,該店今年2至5月每月用電費平均約1萬2000元,6月開始進入夏季電價,當月電費增至1萬5000元,用電度數約3500度,7月電費大增至2萬元,用電度數約4500度。對照張家祝的估值,該店10月以後每月電費必漲無疑,最高漲幅可達8%。
該店每月營業額超過100萬元,若以7月最高的2萬元電費、再以最高漲幅8%估算,每月電費將多出1600元,而若是以2月的1萬2000元電費估算,每月最高多出960元。該店老闆娘表示,每月增加的960元至1600元電費,應可自行吸收,平均單價80元的便當,不會漲價。
從此案例可得知,此次電價調漲,對用電量較大的便當等餐飲業者的經營成本仍然是增加的,但產品的漲價壓力並不大。上述便當店平均單價80元,若藉機調漲售價至85元,漲幅6.25%,雖然仍低於電價最高漲幅的8%,但電價漲幅是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用愈多漲愈多,1500度以上的漲幅區間為0至8%,並非齊頭式的全漲8%,而每個便當漲5元,則是齊頭式漲價,明顯是藉電價調漲,行不當漲價之實。
行政院長江宜樺擔任副院長時負責物價督導小組,去年奶粉漲價,馬英九總統對其大為讚賞,誇獎江揆「業者都很怕他」。面對第2階段電價調漲勢在必行,我們強烈建議,物價督導小組應即日查價,查價重點鎖定與民眾生活最息息相關的便當餐飲、茶飲料連鎖店等,保障庶民吃魯肉飯、喝珍珠奶茶最基本的生活品質。
第2階段電價10月調漲,包括高鐵、油氣價格也將在10月同步揚升,明年1月國內航空票價、風景區停車費喊漲,台鐵票價恐怕也壓不住;可預期的是,1月以後,國內物價蠢蠢欲動,面對如此密集的漲價潮,行政院必須先發制人,抑制不法漲價。
英國電力自由化 每戶現省2.5%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33247
習慣了政府統一支配油價、電價的 生活,我們以為這是世界的常態,殊不知其他國家一步步實踐油電市場自由化,歷史上第一座電力廠,還是由民間經營,而非政府控制。
一八八二年,家庭供電還不穩定的美國紐約,華爾街向大眾推銷的理念是:每個男人家中都應該擁有一台發電機,如同擁有一台遊艇一樣。一名移民美國的英國人英 撒爾(Samuel Insull)飄洋過海,擔任發明大王愛迪生的秘書,本來他的工作是挨家挨戶兜售愛迪生發明的發電機。後來,他們發現何不統一起來,建立發電站,用便宜價 格供電給小家庭。兩人合力在紐約珍珠街,成立僅有六台發電機的發電站,成為未來發電廠的雛型。
十年後,三十出頭的英撒爾接受了芝加哥愛迪生公司總裁的職位,在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的芝加哥,建立世界第一家大型中心電力廠。一九二○年代,美國經濟起飛, 英撒爾的發電生意越來越蓬勃,全國八分之一的電力都來自英撒爾的電力廠。
後來,電力供應穩定左右著產業發展,國家收走了電力生意。
英國:民營化最成功國家 人民對油電價有制衡和對抗力量
好長一段時間,全世界政府把持了電力供應,直到一九七九年前,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力排眾議,堅持「政商脫鉤」,搬開政治立法的大石頭,在柴契爾夫人與繼 任首相梅傑的努力下,英國成為民營化最成功的國家,石油、電力、自來水、瓦斯等國營企業,陸續在一九八○年代轉為民營,市場因自由開放而起飛。
石油是第一波開放的民營化企業之一,八○年代中期油價暴跌,英國政府決定將手中的石油公司股權,全數向民間出售,讓石油產業和政府角色分道揚鑣。
目前,英國包含進口有三十家石油公司,不僅提供不同的汽油價格,還存在區域差異,南部平均價格比北部便宜。不同業者經營的成本不同,使得油價每天是浮動 的,因而出現了許多「油價比較網站」,按照不同地區,提供三十六小時內價格最便宜的加油站,單價、加油站地址、品牌資訊齊全,駕駛人可以按圖索驥,找到所 在地區中最優惠的油。
這些網站資訊,由駕駛人自願發動更新。如同台灣人熱心打到廣播電台報路況,英國駕駛人以找出便宜油,吃好道相報為樂。
電力,技術改革慢、投資回收時間長,被視為是英國最具代表性的民營化企業。而分割是最困難的部分,政府先將中央電力管理局分割成兩家配電公司、兩家發電公 司,原先十二家區域性管理局,改組為電力行銷服務公司,直接對客戶負責。一九九○年代向民間公開釋股,政府股份完全退出,完成產、輸、供電分離的民營輸電 網。
民營化後的英國,商業及家戶平均用電成本下降了二‧五%,英國電力公會發現,電力工業裁撤冗員,勞工生產力卻提升了將近一倍。單就稅收和消費者利益,民營 化五年後的社會福利,總計增加四十億英鎊以上。此外,政府將股權分散到民間,約有五分之一的英國公民成為民營企業股東,活絡了資本市場的交易。
除了財政上的實質利多,更重要的是,人們在民營過程中多了選擇的權利。用戶可以選擇所在區域的電力公司,也可跨區使用其他配電公司的方案。
除此之外,民營化後電力價格波動程度較高,英國電力市場形成短期、遠期和電力期貨市場,讓生產者和客戶之間自由議價。有些客人會和電廠簽訂遠期合約,保障 自身權益。市場開放後,人民對電價多了制衡與對抗的力量。
歐盟:強制成員國開放市場;德國除了選費率,還能挑發電來源
英國成功打響自由市場的好處,先進國家紛紛將電力自由化,納入政策方向。歐盟在二○○三年實施「第二次電力自由化指令」,落實歐盟區內,能源市場的自由競 爭機制,強制要求會員國在二○○七年,必須對所有電力用戶開放電力市場。
和台灣國土面積相仿的荷蘭,國內有二十八家電力公司;德國電力市場,龐大到存在九百家電力供應者,提供七千種各式各樣的電力費率,讓消費者根據需要,找到 最適合的電力契約。
德國除了公營電力公司,各家民營電力公司為了提高競爭力,設計出不同費率的電力契約,吸引各種顧客群。單身貴族或用電量低的客戶,可以選擇零基本費、單價 高的契約;上班族白天不在家,電力公司提供白天費率高、夜晚及假日有電費優惠的契約。
德國政府還規定,電力公司必須在各種方案中,註明電力生產方式。用戶在比較契約時,可以知道自己選擇的電力是火力、核能、水力或是再生能源,有一些電力契 約是單一來源,有一些是多種不同來源的混合電力。因此,用戶除了價格優惠,也能選擇再生能源的電力,響應愛地球的概念。
然而,終結能源市場的壟斷,解方並非民營化,而是真正解除自由市場中的競爭限制,才能讓人民實質受惠。
香港:亞洲最早電力民營化兩家公司分區寡占,民眾無選擇權
負面案例則是鄰近的香港,這裡是全亞洲最早電力民營化的地區。一八八九年,香港電燈公司成立,供應香港島的電力;一九○一年,另一家中華電力出現,全香港 的電力,就由這兩家民營公司寡占了超過有一世紀。
雖然是民營公司,香港民眾絲毫沒有感受到價格競爭的好處。主因是,香港地區的電力網一分為二,南邊香港島由香港電燈獨家供應,北邊九龍、新界由中華電力單 獨負責。雖是民營,卻是由兩家公司分區壟斷,民眾毫無選擇的權利。
香港政府認為,貿然開放電力市場會導致電價大幅波動,加上多家公司共用電網,會影響供電系統的穩定性。二○○八年,香港政府和兩家電力公司簽訂為期十年的 管制計畫協議,默許兩家電力公司繼續壟斷市場。
在這樣的政府「保障」下,香港兩家電力公司去年底宣布,電費將漲六%和九%,高於通膨率。供電香港島的香港電燈,十年來六度調漲電費,相較於中電曾經五年 凍漲,造成「一個香港,兩樣電價」。使用港燈的香港島用戶,必須付出比九龍地區貴了二七‧五%的電價,隔著一個維多利亞港,南岸居民被迫接受貴了近三成的 電力支出。
民營化的可貴之處,在於開放競爭機制,讓資源配置從行政手段轉變為市場競爭,由政府或業者一家獨大,社會都無法從中得到公平正義,也拖累了產業效能。
根據《麥肯錫季刊》(The McKinsey Quarterly)指出,英國多數部門的勞動生產率低落,根本原因來自於政府管制過多、介入太深,以及導入的競爭太少。
柴契爾夫人當初推動民營,她的信念是「小政府會更有效率」,市場在開放過程中找出生存之道,而非期待政府作為。當前至少二十個以上先進國家電力自由化,台 灣人民,還要被動承受政府支配多久?
【延伸閱讀】先進國家電力 幾乎都已自由化
完全自由化歐洲:德國(全國有7千種電力費率)、義大利、挪威、英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等亞洲:新加坡(亞洲第一個電力市場完全自由化國家)、 紐西蘭、澳洲中南美洲:智利北美:美國(全國有3千多家電力運營商激烈競爭)、加拿大。
國營壟斷亞洲:台灣、南韓(亞洲四小龍中工業電價最低)、中國、泰國、越南、印尼(電價由政府把持,一次漲幅10%至15%)、寮國、印度中南美洲:巴拉 圭非洲:奈及利亞、南非。
資料來源:工研院、台經院
分析:
政府壟斷經濟某種產業,再裝模作樣對某種弱勢階級施以「德政」照顧,是長久以來表演的戲碼。這些當前社會制度下的既得利益團隊,就是社會改革、開放,讓社會進步發展的最大阻礙。
政府擾亂社會發展,再派專員來「打老虎」,嫁禍某些特定對象的老百姓,國民黨政府在大陸時,就是演這套,目前在台灣也是演這套。不改革、開放的政府,終將失去江山。不改革、開放的社會,得不到進步的發展,受害最深的總是下層的普羅大眾。
他們獨佔經營的事業是合法漲價,連動造成的價格系統自然調整,則是非法漲價。長期不改革、開放,繼續壓抑台灣社會的經濟發展與民眾的心理發展。卻有人會建議,要政府「打擊不法漲價,政院須先發制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