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14 21:30:07| 人氣4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青少年易暴衝 可能罹患精神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國重新定義「破壞性情緒失調」 常被誤診為躁鬱症、過動症 未及時治療 恐惡化成重度憂鬱症

2012/7/13 中國時報 生活新聞】

 

張睿纖 台北報導

青少年遇到挫折或達不到要求就不爽、暴怒,小心已罹患被稱作「破壞性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過去這種問題常被誤認成躁鬱症、過動症,因此沒有對症下藥,導致情況惡化,易演變成憂鬱症。精神科醫師指出,國內這種「不爽青少年」盛行率約三%至五%,如能早期診斷、適當治療,或許能減少社會事件發生。

 

預定明年出版的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最新【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已重新認定此種「嚴重情緒失調」或稱「破壞性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

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破壞性情緒失調」好發在七至十七歲青少年,他們一旦覺得自己遭受不公平待遇,就易產生言語或行動上的破壞行為。要符合此種疾病,「不爽行為」至少須持續一年以上、一周發生逾三次,且在兩個不同場合。

葉啟斌表示,去年九月抽查台北市七百名高一生,發現其中三%至五%符合「破壞性情緒失調」診斷,其中45.5%同時有過動症、36.4%同時有對立性反叛疾患、31.8%合併有嚴重型憂鬱症、18%有躁鬱症問題。

葉啟斌指出,病患因腦部血流量不夠,大腦接受他人反應及控制自己情緒的迴路出狀況,別人已經生氣了卻不察覺。此外,體質也讓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易怒之外,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殺或暴力行為。

葉啟斌指出,治療「破壞性情緒失調」,應先治療合併疾病,再輔以情緒辨認與控制的相關輔導;這些青少年若沒有及時被診斷與治療,成年易導致重度憂鬱症。

 

分析:

這麼多的青少年會罹患「破壞性情緒失調」,其實正是因為受到「教育」的外部性壓迫,導致心理發展的停滯在幼稚野蠻等情緒惡化的狀態。但是,教育機構與醫療機構等的「同業公會團隊」絕無可能來作「改善生活環境」這樣的重大檢討。正因為,他們就是這種惡劣生活環境下會導致許多心理疾病發生的「既得利益者」。

或是,由於他們的青少年時期的生活歷程也是像這些青少年一樣,因而大家或多或少都是這樣的病態。只是因為「換了屁股就換了腦袋」,也就遺忘了他們曾經的青少年時期的生活歷程的被壓迫的痛苦。

台長: freudhayek
人氣(4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