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即景 — 第四代中山橋的新貌,造型之醜陋令人瞠目叱舌
2010年8月6日
今天拿了特休假到北美館觀賞美國費城美術館【馬內到畢卡索】的經典展,10點整進館,出來時已經是下午兩點過後了。 離開廣場踱向中山北路路緣,映入眼簾的是不知所云的「中山橋」的三個字。
結束短短一生的中山二橋 ( 第三代中山橋 ),乏善可陳橋頭真的讓人無言以對 --- 取材自小兔私人頻道的【記憶中的橋】
西元1946年 ( 民國35年,國民黨政府來台 ),明治橋改稱「中山橋」。 1968年,中山橋 ( 1968年-2002年 ) 的花崗石欄杆與燈柱被拆除,擴寬橋面,增加車道。 中山橋長期以來是臺北市區通往大直、內湖、士林與北投一帶的重要通道。( 春如月筆記 )
第一代的中山橋 — 跨基隆河的明治鐵橋,建於明治34年 ( 1901 )
明治34年,西元1901年。台灣神社建立於台北劍潭山,可俯視臺北市,甚至遠眺臺灣總督府。不過,在南岸的圓山與北岸的劍潭山之間相隔著基隆河,總督府為了方便民眾至神社參觀,於同年興建「明治橋」,橫跨基隆河,連接神社和「敕使街道」之間的交通。因此,明治橋算是臺灣神社營建的附帶工程。
明治橋最初是鐵製桁架橋(1901年-1912年),橋面木造,中為車道,兩旁為人行步道,步道欄干有扇形鏤空雕花裝飾,也給與鋼筋結構增添幾分美感與華麗風格。而橋的外型遠望類似吊橋,因此當時的附近居民也稱呼為吊橋。( 春如月筆記 )
日治時期彩繪明信片,《台灣神社遠望,北白川宮殿下風光明媚之境》/取材自春如月筆記【明治橋‧一九零一】
1933年,改建鋼筋混凝土拱橋( RC 拱橋)完工啟用,明治新橋 ( 1933年-1968年 ) 全長一百二十公尺寬十七公尺,中為車道,橋墩採一大二小,三孔拱型設計,橋兩旁人行步道的磨光欄杆,是用日本德川產的花崗石砌成,兩側欄干上裝有青銅質橋燈燈柱,兩邊各一對,橫跨在基隆河上,造型古典高雅。昔時橋下有小船接駁至大稻埕。( 春如月筆記 )
第二代的中山橋 — 明治橋新橋
實際上,明治鐵橋改建成 RC 拱橋的改變,需要從日本橋樑建築史的大背景進行瞭解。 大正十二年(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其中地震對於鐵橋建築產生了影響,在之後的「復興橋樑」時期,採用最新的橋樑技術─鐵筋混凝土拱橋。( 春如月筆記 )
明治橋綽約的倒影,橋上的燈柱漫泛著藝文的氣息,1927年入選為臺灣八景。( 取材自陳凱劭 / 明治橋二代目之最後遺容 )
大阪川中島橫跨堂島川的〔水晶橋 〕
橫跨基隆河的明治橋 ( 後稱中山橋 ),建造時間 ( 1901~1933 ) 約同於橫跨大阪堂島川的水晶橋 ( 1926 )、東京都神田川的聖橋( 1927 )、以及東京都石神井川的音無橋( 1931 ),明治橋在樣式上與上述的三條橋在設計上非常的類似。
油畫 --- 水晶橋
被粗魯拆除的明治橋 ( 說是要切割,其實兩端是用拆毀的 / 陳凱劭攝於2003.01):
當初會拆橋,理由是橋會阻礙基隆河在豪雨時的流通,不過這邏輯是不對的。 自古以來,除非橋樑設計施工者是腦殘丁丁,不然橋都一定選在河流最窄的地方,再以90度直角跨過去。理由很簡單,這樣架橋最省時省力又省料。所以,阻礙基隆河水流的,不是明治橋,而是明治橋所在的那一段彎曲又狹窄的基隆河。( 陳凱劭 / 明治橋二代目之最後遺容 )
在眾多高架橋下,靜靜躺著的中山舊橋 --- 被遺忘的明治橋屍塊 --- 取材自小兔私人頻道的【記憶中的橋】
2003年初,被今中國國民黨提名,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馬英九先生,在中國台北市長任內決定拆除。
當時馬英九與文化局長龍應台為敷衍台灣意識者與古蹟保存者的抗議質疑,說,明治橋並不是拆除,而是會在切割之後,另行覓地重新組裝保存。現在七年過去了,這批馬英九眼中的控固力塊,現在堆放在明治橋原址對岸,再春游泳池(原是屬救國團的)遺址---陳凱劭先生的【明治橋二代目之最後遺容】
幕已落下,然而故事卻還未終了。 2003年的九月,一位名叫黃國雄的男子,在中山橋下結束了他的生命。 他正是帶領著無數的工人,在這裡一塊塊的拆下中山橋,並且編上號碼的工程公司負責人。 保存古蹟的使命感使他接下了這個工作,然而,卻也是這個工作奪去了他的生命。工程結束後,四千多萬的拆橋款項,台北市政府遲遲未付款,使得他走投無路,只能無奈的結束自己的生命。--- 小兔私人頻道的【記憶中的橋】
三個字,一條橋,歷史的演繹,對照不肖政客屢次跳票的憎惡面目,令人欷噓!
參考資料:
春如月筆記【明治橋‧一九零一】
陳凱劭的BLOG【明治橋二代目之最後遺容】
小兔私人頻道的【記憶中的橋】
維基百科 / 中山橋 ( 台北 )
中山橋的歷史
中山橋的論爭
馬式中山橋古蹟保存法
中山橋遷建監察院糾正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