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趕時間的時候,坐公車是一種享受。
˙
如果硬要形容都市和捷運無情冷漠,那麼,公車就顯的多有人情味了。差別就在這裡:捷運乾淨迅捷,恆溫,單音的哨響,一切是那麼井然分明,大的廣告,小的指示牌,不變的月台,連價錢都很乾脆。公車就不一樣了,有時候一等就是半個小時,有時候卻一次看到三輛要搭的車同時開走;來的時間總是不固定,去的時候也不盡順利,端看車況路況人況;要不冷氣太冷,要不熱的直叫人悶汗;搭上不熟悉的公車,又沒有跑馬燈的時候,便要頻頻問司機到底是哪一站;橫長的是廣告,也可能是邊緣凹凸不平的詩文;以為站牌是固定的,沒想到兩年之內碰上站牌搬家四次;椅背上總不乏某個熱情女孩的電話號碼,或是某對情侶愛的印記;至於價錢,忘了帶的時候就用幾個一塊混水摸魚(多帶錢的時候也是付一樣票價),明明是大人卻拿學生票的也看過-人的因素多了,似乎也就人性化了些。
這人性化很可愛,即使捷運公司很好心的把幾個博愛座改成粉紅色,讓座的狀況還是公車專屬;帶點方言土土的口音在公車上用大呼小叫;聽阿伯和司機罵一起政治,如碰巧遇上了說話帶著濃濃鄉音的司機,還可以飽聽河北省奇聞;欣賞司機在前座掛的平安符和紅燈籠(真的是燈籠,裡面還有小電燈泡亮著);看司機和司機隔窗打招呼;看左右手拎著大小包、上氣不接下氣擠進公車的阿婆;擠沙丁魚,偷偷羨慕坐著睡著的上班族;媽媽一手抓著一個小孩,一邊罵小孩;兀地看見幾顆芭樂從眼前滾過……
公車深入街道小巷,一如深入人民的生活一樣。
˙
猶記好幾年前第一次自己搭公車,不得不留心票價和目的站的時候,十分驚喜的發現原來所有日常熟悉的地方被一條又一條相連相牽的道路貫穿在一起。繞了一圈原來這些都不是孤獨的島,不是難以到達。
即使現在偶爾想起此事,依然覺得十分奇妙。彷彿生命也是這樣,看似遙不可及的一群人,事物,學科,道理,領悟,最後總在某種牽引下又被放在一塊兒了。逃離不開一張蜘蛛網。
然後便成就了世界。
˙
我特別喜歡新式的公車,寬敞,顏色鮮豔(永遠都像是新的一樣),有著非常大片的玻璃窗,並且「窗明車淨」。可惜我常常搭的公車通常是比較舊的型號,不像310、245、236容易碰上。
今天偶然讓我搭到一班202是新式的型,還舒舒服服的挑了一個單人座。這是班專車,司機先生告訴我要等到「坐滿才開」。那有什麼關係,難得讓我可以坐著。四點的陽光正美。才不急著走。
望窗,釋了水的銘黃揉合一點淦藍,天空從玻璃了另一邊染進來,卻留了一抹迷人的白。是誰畫技那麼好?翠樹盈盈的招手,因此腳下灰灰的地就回應似的撲了點綠妝。等待公車啟動,更像身在露天咖啡座,等待一陣風或是一位故友,蜿蜒的牽引。來或不來,都好。
幸而碰上了一位十分細心的司機,開起車來,小步輕移在睡蓮似的藍玻璃上,完全沒有時而大轉彎、時而加速的狀況,或是緊急煞車、撞醒一票睡著的人,彷彿是要靜靜的出發去某個遙遠的地方旅行,赴約。
這種新式公車還有個好處:擁有大片的窗就等於擁有大片的畫廊,大片的中山北路,大片的時間痕跡,無盡的菫色。同時可以像是皇帝一樣由雲上俯視左右,享受讓低矮的眾小車圍繞,傲視為我而開的街道。這固然有些不禮貌—有時候從別家車窗看過去,會撞見令人羞怯的畫面—但如果看到的是一隻微笑的大狗愜意的讓頸毛飛揚,或是一個四歲小孩熟睡的稚嫩臉龐,又有另外一種感受。
這一坐,倒賴著不想走了。就多坐幾站吧,一樣到的了要去的捷運站。有什麼關係,車票錢呢,是分毫不增多也不減少;時間呢,最多差個五分鐘—我這時覺得,搭公車其實比搭捷運還令人愉快。
˙
在不趕時間的時候,坐公車是一種享受。趕時間的時候,被公車那麼搖晃幾下,便無可奈何的耐心起來。
偶爾幾次,傷心的時候搭上車,陷在軟墊裡,隨著車體緩緩搖動,想像有一雙來自天空的手,搖著搖籃,而從小電視傳來反覆不斷的配樂,則是哼著不變的旋律,漸漸的心情竟然平復。不可思議!
即使已經搭公車好幾年,搭上相反的車,或搭上區間車,狀況屢見不鲜(兩個禮拜前才又…)。真是磨人的東西!一旦發現自己搭錯了車,氣也沒用,突然又恢復耐性乖乖的等到下一站再說。所以我說,公車實在是訓練脾氣耐心和絕對讓人不想貳過的工具。
至於爽約、遲到,他是理直氣壯,沒人敢抗議的。偏偏又拒絕不了,離不開公車。哎,真是又愛又恨哪!
˙
搭公車已經逐漸變成生活中的平凡。有一日下車,照例要刷票時,突然聽到前面一個背著書包的小學生扭頭對司機說:「謝謝!」聲音非常清脆直接,透露一股理所當然。才驚覺這股理所當然,被遺忘許久。
雖然付錢的是客人,但是沒有人來駛這部公車,做這樣工作,錢在多也沒有用。何況搭車的是人,開車的也是人,除了需求與供給上的不同,其他並無差異。從此,開始試著說謝謝。
第一次要對一個陌生人說謝謝,難以啟齒。剛開始的時候總是說的像螞蟻一樣小聲,匆匆的扔下一句謝謝,便逃也似的下車。習慣之後,便能從容自然的說,還能稍微看一下司機,而不是眼神飄向別處。日復一日,膽子變大了,甚至可以藉由觀察司機的反應來娛樂自己:有的司機很正常的說「不會」或「不客氣」,有的司機會微笑著說「晚安」,最妙的莫過於有的司機是吃驚了一下才趕緊大聲說「謝謝」(可能很少人跟他說過謝謝吧:P),不禁會心一笑。
至於整部公車上只有自己ㄧ個人的時候,我會走到前面告訴司機要下一站下車。如果這種時候還堅持用按鈴的方式,總覺得有些不近人情;雖然資本主義的潮流不可擋,但是人和人之間的基本尊重與互動,不該被機器式的冷漠取代。
總要記得說聲謝謝,像那個小學生一樣理所當然。
˙
夜時華燈初上,雨滴撫過城市高低起伏的鍵,西門町的繁華也被抹潤成繽紛的光暈。車一發動,霎時所有的光點都流逝成梵谷式的星夜。這時候耳裡只有車輪轉過路面時濺起小水花的聲響,以及雨從傘尖滴下,輕敲地面的音。在夜的籠罩下,眼光不得不從窗外收回,停留在玻璃上另外一個陌生人的臉上。一輛公車突然成為唯一光亮的三度空間,行駛在一整個宇宙大小的寂寞裡。
˙
一到了晚上,台北市就成了大型美術館。這一點也不誇張,如果你看過一車又一車藝術品在路上展示。他們的特徵通常不出下列幾個:姿勢或坐或站,右手或左手向上舉著或扶柱;表情一致,多數是無神地望著窗外或看著前方,至於講手機的眉飛色舞,睡著的嘴巴微張,偷吃東西的躲在椅背和人群後面狼吞虎嚥;年齡層廣泛,從酣睡小兒到七八十高齡老人都有;穿著打扮不一,大體上配合年紀和身份,所以可以看到穿著制服、手機上掛滿琳琅吊飾的高中女生,也可以看到拿著公事翹著二郎腿、髮線偏高的中年男子。夜色低垂,一片沉暗後,這些雕像在公車內或明或稍暗的燈光下變的顯眼,隨著公車或停或駛在台北的街道上流動式的展示。
我說,何必大老遠去看朱銘的人間系列呢?朱銘的人間美,生活中的人間也美。──而且隨處都是!
˙
把公車比喻作時間之河上的渡者,老套
把公車的上下車比喻作男女的相遇分手,老套
把公車的來去比喻作機會的錯過與得到,老套
在公車上作旅行懷想,老套
在公車上自以為看盡人生百態,老套
生活大概就是在看似老套的環節中,過著每一種小小不同的驚喜吧
2006.1.9~4.30 未完
只要追公車的日子不停,與公車的圓舞曲大概也沒有停止的一天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