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不能沒有你,因為之前就知道大意了,對於社會的無奈面有做心理準備,而且其實這部片還算溫馨,沒有太殘忍的劇情,還是有好漂亮的天空,吹口哨的旋律,只是愈看愈忍不住覺得這部片真是〈法律是弱勢抵抗強勢的武器/法律是強勢欺壓弱勢的工具〉有力的反方資料啊,超級簡單明瞭的。
沒有讀書的武雄為了讓女兒有書念,辛苦地要對抗體制中難以合理化的規則,從高雄一路騎車上台北,帶著一盒水果走立法院,警政署,甚至走到總統府前。他其實很害怕,不知道要怎麼做,他沒有足以抗衡的力量或用來換取力量的金錢,沒有籌碼。
他只有憑藉沉入水中時望向岸上模糊的船邊身影。靠著那個想見面的力量,想在一起的力量,走下去。
一般人聽了屁話,通常就會有屁話的反應,可是武雄把別人敷衍的屁話當成真正友善的援手,面對很多冷漠奚落還連不迭地說謝謝。
因為他的個性不爭不搶,溫溫的,以為社會還保護好人,是公平的,無爭的,即使他意識到了不對勁,面對體制的壓逼時,不懂複雜社會結構的他也只能這樣想。就像我有時也分不清楚到底什麼是真心話什麼是客套話一樣。因為心裡面有無法揮去的期待。
印象很深的是那個跑政治線的女記者,武雄已經很灰心了,無人可託最後只能拜託看起來像是有理由可以踏進他不熟悉的世界大門的路人,女記者看起來很資深,看起來很自然地找了一個回應:先生,我們是跑政治線的,不認識什麼王組長,麻煩你找社會線的好嗎?然後頭也不會地繼續走自己的路。
那感覺好像是怕沾染上什麼骯髒的,麻煩的東西。可是,明明那感覺很熟悉。
很像是我平常做的事。
遇到事情,先判斷是不是自己的管轄範圍,承擔或者撇清,做出很快速的判斷。追求效率的結果。
的確有可能會忽略像武雄這種確實需要幫助的人。
可是,不那麼做的話,難以推辭的請求回答不完的問題就會像海水一樣漫湧上來,造成自己的困擾,更可怕的是那還有很多重複的部份不停自我複製延伸。
因而不得不這樣,清楚地劃分。
也因為這樣劃清的鋒利,容易將人割傷。
有時候,分太清楚了,到最後,連朋友都切分地很細。多貴的禮物可以收,什麼錢不能夠欠,什麼忙可以幫,什麼話可以講。
分到最後,想開口都變得困難。變成倒不如找專門以彼此需求為生的人,想找人顧小孩,有保母,想吃好吃的,有廚師,想借錢,沒問題,找銀行,銀行行員會把利息算得清清楚楚的,什麼時候該還就不會讓你欠。
事情就變得簡單不複雜。
可是沒有感情的成分在。所謂的專業就是希望去掉這些複雜化的情感不是嗎?可是去掉了這麼重要的元素之後,又回歸到XX企業要當你的朋友這種訴求,不是很矛盾嗎?明明知道那不是真的朋友,也知道做朋友沒有好處,又何必演戲?
如果擁有太多,反而會失去真正重要的價值,倒不如擁有的都一樣,然後可以互相扶持,彼此信任。
其實就算擁有很多,願意分享就可以嘗試保留,如果對方也是這樣想的話。
這部國片音樂很好聽,很喜歡鋼琴聲,整部片是黑白的,可是天空很寬闊,雲朵在天上開得很白很盛大。
科技與破舊並存的港口,靜靜的,就像他們住過的倉庫一樣破舊,潛入海中,海水的深沉和沉默的力量看起來只是另一個世界的壓迫。
他們所倚靠的,都是彼此而已。
"妹仔,阿爸問你,我下海的時候,你在船上看,是看的到阿爸嗎?"
"看的到啊,我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就看得到啊"......
文章定位:
人氣(213) | 回應(1)|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