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關魚/2001)
食色性也,人人心知肚明。
可是我實在不喜歡日本性產業或各國所謂的情色文化,
把女人物化到那種地步。
甚至可以說非常痛恨。
妓女牛郎或A片A圖等性產業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是另一個議題。
我也相信就算人類開了辯論大會 ,
最後辯論敲定的結果是【沒必要】,
性產業還是會繼續存在。
那我痛恨什麼?我痛恨的是,
性產業的存在,絕大多數是源自於對女性的剝削。
即使投入性產業的女性在當下不覺得是被剝削,
反而覺得自己能夠賺那麼多錢買名牌是快樂的,
我相信等到她們青春逝去、容貌身材老去,
還是會遺憾或者後悔自己曾經賣過,
不管賣的是身體,
或是陪伴中年老頭說話玩耍的時間。
她們終有一天會發現,其實那些寶貴的時間和力氣,
可以拿來創造一個足堪標記的獨特人生,
而不是回顧時覺得無比空虛的空洞老年。
我更痛恨性產業造成的後續影響。
在我讀過的數篇研究報告指出,
性犯罪中有非常高比例的助因推力,
源自看完A片A圖後衍生無可遏抑的性衝動。
真是該死!
這就像是把國寶級的青瓷拿來當成尿桶使用一般,
令人無比痛心和髮指。
我深切為日本的女人感到悲哀,為自己生長在台灣感到慶幸。
關魚
2000/6/15
批ㄟ司萬
原為回應遠流博識網聊齋網友牽路狼的「日本性產業」文章(2005年網址已消失)
http://www.ylib.com.tw/class/topic/default.asp?object=gossip&page=115
批ㄟ司兔
後來貼到另一個版子上,收到網友Pale Rider回應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詳見樓下網址的第267則留言(2005年網址已消失):
http://w7.dj.net.tw/~davis/leon/visit/gbook241-280.htm
批ㄟ司俗慮
收到上述網友回應後,有感而發又寫了下列感言:
----------------------------------------------------------------
如果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看後面那些長篇大論,
我的結論就是一句︰
【沒有人能夠買到你,除非你自己要出賣。】
有時間的,不嫌棄的,後面這些東東就請隨意看看。
反正我也只是微笑地寫寫,想到什麼寫什麼。
----------------------------------------------------------------
之一
如果只是要談賣身體,標題就不需要取得那麼廣義。
出賣自己這回事,
各個領域各種情況都可能會發生,也都在發生。
交易所得不一定是金錢,但你自己會清楚,
那一刻,你出賣了自己。
之二
有部電影叫做【控訴】,
法律有一條罪叫做【教唆】。
教育教我們抵擋誘惑,經不起誘惑卻是凡人的本性,
因此在法律設計時,誘人犯罪的與最後犯罪的,都是罪人。
之三
用新聞來推演這個社會,只會失之偏頗,
尤其用社會新聞來推演,更是絕對失真。
當我們說【絕大多數】如何如何,
最好要有更精確的證據和憑證。
而且絕對不能忘記,新聞常常代表的是稀奇的極少數,
否則怎麼會變成新聞﹖
媒體每天呈現那麼多負面消息,
這些負面消息只是社會非常稀少獨特的一面,
越稀少、越獨特才越有新聞價值,
卻讓社會陷入一片「我們的世界怎麼這麼可怕」的恐慌,
這是國內媒體應該檢討自己無可避免的責任。
尤其是電視新聞。
有更多值得挖掘的好人好事在角落等待報導,
三台加上TVBS卻寧可把寶貴的一小時,
浪費在寫真女郎、殺人放火和產品促銷的報導上。
之四
有位朋友跟我提及他覺得世界充滿虛假。
我反而覺得世界充滿真實,虛假只是比例稀少的表象。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感覺,
也許\是我命好,碰到的都是真實的人。
在我工作和生活所觀察的世界,
惡劣的人性有之,但好人好事真的比較多。
「別人的虛假懷疑無損於我的真心誠意」是我的信念,
「別人的惡劣打擊不撼動我的真心誠意」是我的努力。
之五
我曾在失戀雜誌的愛情研究室裡頭說:
***************************************************************
有的時候,人會不合,
很單純就是STYLE不同,沒有誰對誰錯。
我從來不想強迫別人接受我的STYLE,
而我努力尊重不同的STYLE。
只要他或她的STYLE,
並沒有妨礙別人的自由或傷害別人的真心。
看著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STYLE的人,我真的覺得很有趣。
我也相信,就是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才要生出這麼多人來,
也更凸顯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價值。
****************************************************************
二十歲那年,我在新年週曆封面寫著:
「寧可花半生時間,去尋求自己該做怎麼樣的人,
也不要用一生時間,去作一個不適合自己的人。」
足堪標記的獨特人生,不是跟世界比,而是跟自己比。
是否找到了自己,活出了自己,
活出絕沒有其他人能夠取代的自己。
再多的才華、技能、金錢,也不保證你能活出自己,
從現實中觀察,不難發現有時那些東東反而是障礙。
之六
去年春天一個工作機會,我認識一位三十五歲的朋友。
他在六年前因被鋼條打到,從四樓高的鷹架上摔下來。
鬼門關前被救回來,醫生說他終身都會是全身癱瘓的植物人。
那時他有三個小孩,最大的念國小六年級,最小的才一歲,
老婆在他臥病一年後離開了他。
再過一年,他克服萬難坐了起來,
還請朋友幫他改裝一台油門煞車都由手控制的車子。
靠著三個小孩的扶持和協助,
他坐在輪椅上照顧一個簡陋的雞舍。
一個月只賺兩萬多元。一家四口在新竹縣的小溪邊過活。
他們活得辛苦,但因為不求人,維持著生命的尊嚴和快樂。
這絕對是足堪標記和驕傲的人生,更令我感動與慚愧。
之七
外國人在批評台灣不好的時候,
請記得我們都是構成台灣的一份子,
我們的所作所為加起來,構成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和感覺。
如果我剛好在批評者的身旁,我會微笑的跟他說,
每個國家都有缺點,都有陰暗的角落,那不代表一切。
我會跟他介紹..........
請你到慈濟看看台灣人的愛心和團結,
到鄉下地方感受台灣人的善良和熱情,
也許\讓我帶你去找東部的原住民喝酒唱歌聊天,
你會發現台灣其實很可愛,山水風景都很美。
關魚
20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