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關魚/2001)
卷頭的批ㄟ司
每個人都當過學生,也都曾擁有過很多位老師。所謂的教育,不只是單純發生在學校的師生關係而已,從家庭、學校到社會,一路上我們都是「教育者」,也都是「被教育者」,在「教學相長」之間,人類社會才得以累積和成長。
以下是我過去在各台談論教育問題的魚拓整理:
*******************************************************
⊙教育大哉問⊙
(之一)為何要上學?
看到買辦寫的「教育能培養出「下一個愛因斯坦」嗎?」: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englaw/file_combine.php?File=2296197_2003-02-20_04-21-58
〈〈關魚回應〉〉
ㄟ,買辦,你的愛因斯坦倒是讓我好好思索了學校和教育到底該扮演什麼角色。
這樣說吧,我覺得愛因斯坦是個物理數學領域不世出的天才,一千年可能才出這麼一個,他有辦法在這兩個領域無師自通,姑且稱之為「專才中的專才」。
但「通才」可以跳過學校教育,靠「無師自通」培養嗎?我覺得很難耶,因為窮人和一般人,其實無法負擔通才教育所需要的教材、環境和師資,講難聽一點,學校等於是物廉價美、什麼都有的公共補習班,除了智育科目,還有音樂、美術、家政(在家都吃媽媽的,學校有家政老師教你怎麼做)、體育(尤其是球場、手套球棒等昂貴的硬體設備),這些是我以前上學的樂趣耶!
還有「團隊合作」可以靠「無校自通」來培養嗎?我也覺得很難耶,因為在小家庭越來越盛行的現代,不像以前大家族不用讓小孩上學,也能跟一大群孩子培養「人我合作」、「互相尊重和禮讓」、「同儕刺激成長」等等,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不懂禮貌,ㄟ,我倒是覺得跟家庭型態有很大關係,獨子獨女在家缺乏一個跟同儕相處的環境,通常又受到父母絕對的恩寵,養成他們「目中無人」、「自私自利」的習慣也是很正常的。
從愛因斯坦,我想起費曼。人們對愛因斯坦的崇拜和對費曼的喜歡堪稱等量齊觀吧!也許費曼只是一百年出一次的,但費曼有無以倫比的親和力來補足,這樣的人以前在學校是什麼樣子呢?又是受到怎樣的教育才變成這樣子呢?
我實在對他們從小到大的受教過程很好奇,可是因為我看漫畫的速度是看文字書的一百倍,所以愛因斯坦傳記和費曼傳記我都沒看過,只能期待未來日本會改編他們的傳記畫成漫畫,哈哈!
(之二)為何要教育?
教育是誰去執行的?人,除了人還是人。
教育是人傳遞給人的過程,不管是父母傳遞給孩子,老師傳遞給學生,同學互相傳遞,還有在「教學相長」的精神下反向傳遞。
因為人越來越多,管理越來越複雜,國家必須為教育傳遞過程,制訂一套適用於大多數人的教育體制,且必須對於無法適用既有教育體制的少數人,開闢額外的道路(包括專案、特案)來讓他們走。
但回到教育的本質,到底為什麼要教育和被教育?這幾乎跟「人為什麼要活下去」是一樣的問題。
我為什麼喜歡教育?因為我喜歡學習新事物、反省自己的不足、追求成長和結交不同專長的朋友。
我為什麼要活下去?因為我喜歡學習新事物、反省自己的不足、追求成長和結交不同專長的朋友,要活著才能擁有這些。
-----------------------------------------------------------------
買辦的「台北租界」: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englaw
-----------------------------------------------------------------
⊙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
大河馬:
我反而認為,生子女的多寡倒不是關鍵,
而是父母有沒有心、環境利不利小孩子成長。
以前農業社會大家族的結構,
父母就算不太照顧,還有一堆親戚朋友幫忙照顧,
甚至大哥大姊帶小弟小妹(因為可能差很多歲)。
不過我是建議想生小孩的人不要只生一個,
都會生活形態一個小孩太寂寞孤獨,
又沒有太多休閒娛樂去處,
心靈孤僻容易出問題。
-----------------------------------------------------------------
大河馬的「大河馬的教育觀點」: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ezchinese
-----------------------------------------------------------------
⊙文憑的落差⊙
真好,又發現一個好所在了。
看了老夫子頭兩篇文章,頻頻點頭也很感慨。
假學歷盛行的確是社會重文憑不重真材實學的結構性問題,
卻也是許多雇用者「缺乏科學求證」精神的後天落差所造成的。
至於代寫論文,我的感慨反而是:
一個清寒的學生,
可以為了錢出賣自己的誠實和尊嚴,
不正透露出台灣一切向錢看的悲哀?
貧賤不能移,
孔老夫子的文章從小到大讀得再多,
在台灣都是空談?!
-----------------------------------------------------------------
老夫子的「一個博士班女生的札記」: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Sophia
-----------------------------------------------------------------
⊙不能姑息錯誤⊙
寂靜的夜裡,在電腦前繼續為一些社會行動努力著。
將張小雯的首張創作專輯「你和我世界都變了」塞進電腦,
歌聲傳來:
===================================================
我夢見地球突然變成村莊,是一個不分種族的天堂
彼此再也沒有歧視和奴役,也不再害怕要和戰爭抵抗
我夢見會有那麼一天到來,所有的景物都將回歸自然
從此再也沒有污染和髒亂,也不再害怕要和文明抵抗
孩子,我該給你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才不會擔心你要去流浪~~
什麼樣的世界啊~~
孩子,我該給你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才不會擔心你要上戰場~~
什麼樣的世界啊~~
我夢見地球突然改變方向,
朝著充滿陽光照射的地方
從此再也沒有疾病和飢餓,
也不再害怕要和死神抵抗~~啊~~
孩子,我該給你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才不會擔心你要去流浪~~
什麼樣的世界啊~~
孩子,我該給你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才不會擔心你要上戰場~~
什麼樣的世界啊~~啊~~
===================================================
再聽到這首歌,對照目前的心境,
又回到自己當時寫「牢記自由的代價一文」所問的:
===================================================
我們該給下一代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既然我們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藍圖,
就不要只在原地踏步。
要知道,光是默禱是永遠無法達成那張藍圖的,
我們一定要盡己所能,積極行動,
以長期的眼光做些真正有建設性的工作,
才能對抗那些一夕之間就能造成無比破壞的愚蠢行為。
===================================================
拍拍彤的肩膀。
確認自己是對的,就勇敢地走下去。
對於錯誤的行為,我們的確不該姑息。
-----------------------------------------------------------------
TongChen(原名彤)的「音樂。喵。女子」:
http://mypaper2.ttimes.com.tw/user/qwqwqwqw/
-----------------------------------------------------------------
⊙一人行即有我師⊙
看到酷月寫的「我想要一個老師」: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coolmoon/file_combine.php?File=2305214_2003-02-21_16-08-49
〈〈關魚回應〉〉
我很幸運,一路上擁有很多好老師。
我更幸運的是,開始工作後遇到很多人,包括網路上的朋友,往往都是我的好老師,因為他們身上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讓我深刻體認我的不足。
-----------------------------------------------------------------
酷月的「酷月夜巡」: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coolmoon
-----------------------------------------------------------------
⊙戲劇教育⊙
(之一)讓我們看戲去
野馬:
哈哈哈哈哈哈~~~你真是太可愛了,
讓我想起以前大學時代一個講話如演戲的朋友,
也想起學生時代傳紙條的興頭和編刊物的時代。
別忘了我們一起去看戲的約定,
我可是服務社會的事要做,戲和漫畫也不能少看的!
(之二)人生都是戲
作家張曉風曾寫過一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
人間事,你看我,我看你,皆稱好戲。
終場間,悲成喜,喜成悲,各有了局。
-----------------------------------------------------------------
野馬的「谷」: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WildPony
-----------------------------------------------------------------
⊙地理教育⊙
以前我很喜歡上地理課,但很不喜歡考地理。
地理課的老師多半很會講故事,
但地理考卷卻通常無趣的可以,
尤其對我這個討厭背書的學生而言。
-----------------------------------------------------------------
桔娜的「桔娜的樂客色客」: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ginatsai
-----------------------------------------------------------------
⊙語言教育⊙
看到老童寫的:「【不負責任教育評論】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忘記兩種語言?」
http://mypaper3.ttimes.com.tw/user/ivyhsieh/file_combine.php?File=2352550_2003-03-01_12-34-03
〈〈關魚回應〉〉
我覺得制訂「語言學習政策」的人應該要好好去拜讀一下東立出版的漫畫「橘夢日記」。
故事主角是隻「會說話的貓」,牠為何學會說人話?牠當爸爸以後,為何失去說人話的能力,又是在怎樣的努力下才恢復的?
語言(語文)的存在是為了什麼?
學語言(語文)又是為了什麼?
努力學語言(語文)又是為了什麼?
學「語言」跟學「語文」的差異在哪?
釐清這些基本問題的答案,再來討論和制訂語言教學政策,才不會失諸焦點,失諸偏頗。
-----------------------------------------------------------------
老童的「苦讀鱷魚城」:
http://mypaper3.ttimes.com.tw/user/ivyhsieh
-----------------------------------------------------------------
⊙老師也抓狂⊙
據我側面瞭解和在網路上的觀察,
現在讓老師抓狂的家長有兩種。
一、非常寵小孩,不准老師打罵和責備,凡是小孩對同學或老師有些不爽不順眼,家長就一定歸咎是同學和老師的錯,從來不讓小孩自己負起責任。這種小孩成長後通常超級自私,要求所有人都要配合他,也就是我在教育改革那篇文章提到「永遠都是別人錯」的那種。
二、非常不顧小孩,一切責任推給老師,又奠基於自己當年的受教經驗,帶到學校的第一天就跟老師說:「不打不成器,你盡量打,打再兇我也不會怪你。」丟下這句話後,從此就不太來學校,連一年兩次的家長會都不出席。孩子回家後若成績和表現不盡父母意,也只有「打罵」一套的教法。
-----------------------------------------------------------------
教育路邊攤逗陣新聞網:
http://ourpaper.ttimes.com.tw/user/stevena/main.php
-----------------------------------------------------------------
⊙人人都有身教之責⊙
蜻蜓說的「先從自己做起」這件事很重要。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拿去批評別人,
那真的很虛偽。
問題是,
台灣從事所謂評論批判工作的民代和媒體人,
很多人都是這樣。
所以我們要多鼓勵做好事的人,
自己也要把批評別人的時間省下來多做好事,
這樣台灣才會越變越好。
-----------------------------------------------------------------
蜻蜓小姐的「蜻蜓亂亂飛」: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ChunTing77
-----------------------------------------------------------------
⊙從記者到老師⊙
親愛的阿藍:
從小就喜歡藍色的我,
看到你的名字就覺得很愉快。
你說你以前的志願是當記者,
這真是太令我意外和驚喜了。
當初我寫從媒體改革到教育改革時,
就一直想找一位跟我的志願和歷程剛好相反的人聊聊,
沒想到就剛好是你呢。
〔拼業績式的教育〕.....
這句話形容的真好,而且放諸許多行業皆準。
拼業績式的媒體,拼業績式的政治,
台灣有太多東西都以拼業績的方式為之,
也隨之衍生一大堆問題。
〔台灣習慣一窩蜂的流行文化.....〕
應該也是拼業績的做事心態和方式所產生的現象吧。
花蓮是個地靈人傑山明水秀的好地方,
可惜被政客和不肖地方派系破壞的太厲害了,
十年來我除了深刻體會花蓮的美麗和獨特,
也親眼看見花蓮的沉淪和墮落,
這樣的矛盾和心痛,
是我將來選擇花蓮當落腳之處的主因,
唯有當我親身投入花蓮的教育,
親自成為花蓮的居民,
我才有全力投入保護它的資格。
六年後我們就是一起為花蓮教育努力的同志了。
-----------------------------------------------------------------
阿藍的「洄瀾紀行」: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hujlan
-----------------------------------------------------------------
⊙人師的真義⊙
在五年級訓導處做了這麼久的鄰居,
為整理魚拓大觀的教育集才第一次來訪,
不禁對「拜遠廟」的人性,
興起「無緣對面不相識」之嘆。
拜網路興盛之賜,
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解釋,
還給國文老師的我,
能瞬間查詢教育部國語辭典,得知那是:
「比喻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
此刻,我思索著「老師」一職的特殊性,
自問著為何會有「以後要當老師」的志願,
原因之一應該就是想要全力傳遞,
人間最珍貴的價值觀:「真誠篤實」吧!
即使面對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
偶爾(乃至常常)會遭受「好心被雷親」的打擊,
卻因為我們對「真誠」的信仰如此篤實,
擦乾自己的淚水,借書寫和傾訴療傷止痛後,
還是會堅持回到教育第一線的崗位吧!
也在此為台長和天下的老師們,大喊加油!
-----------------------------------------------------------------
syrman的「桃李不言 下自成谿」: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syrman
-----------------------------------------------------------------
⊙教育之路,研究無止盡⊙
愛鞋長:
英國教育中心有沒有研究新聞台第三代文章為何會在個人首頁消失無蹤的科系?
-----------------------------------------------------------------
愛丁不拉的「愛丁不拉之英國教育中心」:
http://mypaper3.ttimes.com.tw/user/edinburgh3
-----------------------------------------------------------------
關魚,2001-2003
批ㄟ司
本文同步貼在「關於教育」新聞台:
http://mypaper3.ttimes.com.tw/user/aboutfis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