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留言:
美國人民不是人嗎?
911犧牲的人就都活該倒楣嗎?
為什麼要反戰?
是害怕恐怖份子嗎?
還是無病呻吟呢?
該做的就要做,不要等到下一次再來後悔!
★情報員008
留言:
人:
你顯然不知道,依照「恐怖主義」的字面定義,美國才是「全球頭號恐怖份子」,假借「人道干涉」之名,曾在中東和許多國家屠殺多少無辜的人民,你顯然更不知道,現在檯面上這些恐怖份子(伊斯蘭最激進份子),多半都是美國在八零年代為了牽制俄羅斯在阿富汗的行動,而出錢培養並提供訓練,才讓他們具有超級殺手的身手。
你極可能也不知道,美國在上次大規模出兵攻打伊拉克的時候,炸毀一個防空洞,裡面躲的都是婦女和小孩,多年以後,才有九一一的發生。在九一一犧牲的民眾當然無辜,伊拉克多年前犧牲的人命和如今在戰火下犧牲的伊拉克人生命,套句你的話來說:難道就不是命嗎?
更不用說,美國白人當初建國之初,屠殺的印地安原住民高達數百萬之多,美國「白人」的命,就該比印地安原住民和其他國家人民的命值錢嗎?一條美國現代人的命,就該拿十條乃至百條伊拉克無辜人民來償還嗎?
反戰,反對的是以暴制暴,因為暴力和報復只會衍生更多的暴力和報復,只有以寬容和愛才能真正消弭仇恨。贊成報復的你,有沒有想過當報復行為蔓延到台灣來時,又該怎麼辦?
真正的同情是拉長時間點,注視歷史的真相,不是片面相信強權「可笑復強辯」的說法。
-- 2003-03-20 15:23:51 --
Homepage:
http://片面的同情強權,等同於欺壓弱勢
★情報員008
留言:
提供情報檔案資料,給不瞭解「恐怖主義」定義的人參考:
<現代恐怖主義之意義與反恐怖主義的國際實踐>原著:何秉松
恐怖主義在人類社會肆虐二千餘年,正式使用恐怖主義的概念也已二百多年,關於恐怖主義的論著和文件數以千計,恐怖主義的定義數以百計,討論恐怖主義的會議無法計算。然而人們至今仍然未能有一個普遍接受的恐怖主義的定義。一九九O年第八屆聯合國預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會制定的「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措施」中所指:「自從一九七二年聯合國首次研究國際恐怖主義以來,國際社會一直未能就國際恐怖主義一詞的含義,達成普遍一致的看法,也未能就預防恐怖主義暴力行為所必須採取的措施,達成充分的一般意見」,其理由在此。
美國學者博格羅斯庫珀(Beau Grosscup)博士曾指出:「我們在給恐怖主義下定義時,面臨的基本問題是,它是一個充滿著政治性的概念,是一個被政治優位觀點,以及利益爭論搞得混亂不堪的概念。常見的說法『一個人的恐怖主義者是另一個人的自由戰士』,反映出這種困境。一個看起來只是語義學的問題,本質上卻是不同意識形態的衝突,意味著我們是否把某個事件視為恐怖主義,取決於我們的政治觀點」。
事實上,恐怖主義是處在不斷發展變化過程中的客觀事物,由於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是隨著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而不斷深化。因此,反映客觀事物本質屬性的定義,也處在不所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因此,本文僅針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定義,從語義、法律及學者的觀點,作一個簡單考察。
一、 語義學上的定義
恐怖主義一詞來源於法國大革命,因此牛津英語詞典關於恐怖主義的第一個定義是:「如同法國一七八九至一七九七年大革命當權者實行的威脅一樣,憑藉威脅的政府」。依此定義,主要是指國家恐怖主義,即政府實行的恐怖主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國際上出現的暗殺浪潮以及其他的恐怖行為,當時的國際聯盟為因應此一局面,成立了一個專家委員會專門研究這個問題。在一九三七年召開兩個國際會議,一個是預防和懲罰恐怖主義的會議,另一個是關於建立國際刑事法庭的會議。前者制定了「防止和懲治恐怖主義公約」,並有二十七個國家簽署,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沒有實行。公約第一條第二項將恐怖主義界定為:「恐怖行為是指直接反對一個國家,而其目的和性質是在個別人士、個別團體或公眾中製造恐怖的犯罪行為」,這是最早在國際性條約中對恐怖行為所下的定義。其明確指出恐怖行為是犯罪行為,而這種犯罪行為是直接反對一個國家,而其目的和性質是在個別人士、個別團體或公眾中製造恐怖,但未直接指出製造恐怖的手段是暴力,也未提及國家恐怖主義。此與法國革命時由政府實行恐怖主義,顯然不同。
一九八九年出版的牛津詞典,給恐怖主義界定了兩個涵義,一是專門指法國革命後政府的恐怖統治;二是指「意圖以恐怖手段打擊異己的政策,威脅方式的使用,引起恐怖的事宵或者使人恐怖的情況」。至於其他詞典有關恐怖主義的定義,已無法國大革命恐怖主義的涵義。
韋氏大詞典則將恐怖主義定義為:一、系統的使用恐怖行為作為強迫的手段;二、一種威脅或者暴力的氣氛。此一定義,強調恐怖主義是一種系統的恐怖行為,或者暴力、威脅的氣氛。恐怖主義必然是使用暴力或以暴力進行威脅。而所謂「主義」(ism),就是指「一種獨特的教條、系統或理論」。因此,恐怖主義就是把恐怖作為教條來信奉和實行。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對恐怖主義的詮釋是:「恐怖主義是對各國政府、公眾或個人,使用令人莫測的暴力、訛詐或威脅,以達到某種特定目的之政治手段。各種政治組織、民族團體、宗教狂熱者、革命者和追求社會正義者,以及軍隊和秘密警察都可以利用恐怖主義」。依此定義,恐怖主義具有三個特徵:(1)恐怖主義是達到某種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這種手段主要是使用令人莫測的暴力、訛詐或威脅;(2)恐怖主義的打擊目標是各國政府、公眾或個人;(3)恐怖主義的主體是各種政治組織、民族團體、宗教狂熱者、革命者等。
此外,「美國傳統大學英語辭典」對恐怖主義的解釋是:「對武力或暴力的非法使用或威脅使用,一個人或一個有組織的集團以威脅或脅迫社會、政府為目的而危害人類或財產,其常具有意識形態或政治原因」。此一定義的突出之處在於:(1)把政治目的具體化,明確指出「以威脅或脅迫社會或政府為目的」;(2)指出恐怖主義行為是基於意識形態和政治原因;(3)明確指出恐怖行為對財產的危害。
二、法律上之定義
恐怖主義不僅在詞典的解釋各不相同,在法制上的規定也不盡相同。二OO一年九月十九日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通過兩項法案,明確界定了歐洲領域內恐怖主義行為的概念和對相關罪行的量刑標準。依有關打擊恐怖主義行為的法案規定,恐怖主義行為的概念,是個人或組織故意針對一個或多個國家,或針對被侵犯國家的機構和人民,進行威脅、嚴重破壞甚至摧毀政治、經濟和社會組織及其建築物的行為。此一定義,顯然是受美國九一一恐怖主義攻擊系列事件的影響。
一九七四年英國防止恐怖主義法規定,將恐怖主義定義為:「為了政治的目的使用暴力,包括任何為了使公眾或其任何部分陷入恐怖而使用暴力」。此一簡短的定義,主要提及三點內容:(1)使用暴力;(2)為了政治的目的;(3)使公眾陷於恐怖。均非常重要,但此一定義顯然並非週全,尤其是未指出使用暴力的目標。
在美國法典第二十二條則將恐怖主義定義為:「亞國家或者秘密代理人對非戰鬥人員,基於政治動機,所實施意固影響公眾的預謀暴力」。此一定義包括五個主要內容,即恐怖主義的主體、目標、政治動機、暴力。其將目標限於「非戰鬥人員」,可以將戰爭與恐怖主義加以匾別。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美國法典作了規定,但使用這個定義的美國政府部門,只有美國國務院。美國聯邦調查局和美國國防部卻另有自己的定義。
(後略)
資料來源:
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1-034號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八月二日
-- 2003-03-20 16:18:42 --
★庫德人
留言:
奇怪了,你(妳)們都是1998/3/16以前很久就出生而且長的很大了.
海珊以生化武器毒害庫德族5000人之時,電視也播出畫面了,怎麼都悶聲不響呢?
你(妳)們一定又會有一大堆理由,歷史觀點來答辯
別再鄉愿了,好嗎?好嗎?好嗎!
高呼反戰只不過是[這樣我就是人道...]虛榮罷了!
可憐啊!怕事的一群!偽善的傢伙!
-- 2003-03-20 17:04:07 --
★情報員008
留言:
庫德人:
你根本搞不清楚反戰的真義,是反對「一切拿別人生命為籌碼達成一己目的之暴力行為」,反對的對象包括海珊,更包括以「民主自由之名行帝國主義之實」的美國政權。用強大的武器殺人,跟用生化武器殺人,兩種都該反對,你為何只反對後者,不反對前者?
看你的留言,就知道你是個只會偏頗接受強權觀點,卻忽略「被犧牲的永遠是小老百姓」的人,根本不值得與你對話下去。
-- 2003-03-20 17:12:57 --
★人
留言:
說別人是小白那你呢?愚夫?
是阿!你最懂...唸過別國文字寫的的歷史沒?
看過那些4,5歲的中東兒童為911歡欣鼓舞嗎?
什麼顏色的人有差嗎?
美國人很蠢就都該死嗎?
美國的人就該為歷任總統的誤判而犧牲嗎?
不要做井底之蛙了
花點時間試著去了解另一面吧
不要為反戰而反戰...
-- 2003-03-21 00:15:56 --
☆關魚回覆
人:
你說不要「為了反戰而反戰」,
我不太瞭解你的意思,
我從來沒有說美國人該死,
如果你仔細看過我這個新聞台的每一篇文章,
你應該能瞭解我反對任何一種「非法暴力手段」,
無論執行此暴力者是海珊,或者美國強權。
我徹底反對一切武力戰爭,
不管發動者是誰,
因為會在武力戰爭中犧牲的,
絕對不伐許多無辜的老百姓,
我看不出你支持美國出兵伊拉克的論點有何正當性,
反戰或許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也不乏有政客「以反戰為名行政治鬥爭之實」,
但那不是我,
更不是許多以和平手段捍衛人權的反戰鬥士,
我們反戰的基本精神是「尊重生命,人人平等」,
請問,你這次「反反戰」的基本精神又在哪裡?
★轉貼
留言:
我們沒有(國)家---弱勢者的反戰立場
何春蕤(原載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1年2月13日)
戰爭的敵對情勢往往沿著國界樹立起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的高牆,強調「我們是愛好民主和正義的國家,我們不能坐視國家利益受威脅,因此我們必須起而捍衛我們的生活方式」。在這些崇高的旗幟之下,一國之內的輿論往往產生極大的強制性,要求全國同心,槍口向外,並且用愛國心的尚方寶劍展殺異議的聲音。
一九三八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正當歐洲為即將爆發的戰爭而悸動時,著名的英國小說家兼女權運動者維琴尼亞.吳爾芙卻在經典名著《三塊金幣》中,提出了對戰爭的強烈批判,為弱勢者的反戰奠定有力的基礎。
在主戰者強調「我們」有共同看法、共同利益,因此有共同立場的同時,吳爾芙卻指出,這個「我們」是不可能的。做為一個女權運動者,吳爾芙一針見血地宣告,女性並不分享(大多數)男性對戰爭的狂熱。她認為男性之所以好戰者要有三個原因:在經濟層面上,戰爭是男性職業生涯出路之一;在心理層面上,男性由戰爭中獲得莫名的興奮與快感;在社會角色上,戰爭為男性提供了陽剛特質的表現機會。而這三方面都和女性絕緣,因此吳爾芙認為男性沒有權利要求女性採取相同的好戰觀點。
如果說主戰者強調「我們」是一國的,以達成同心同德的目標,那麼吳爾芙的反戰策略就是強調「我們」不是一國的,來瓦解這個「我們」。而且,我們之所以不是一國的,並不是因為我們之中有男有女,有窮有富,有殘障者、雛妓、無殼蝸牛等等,而是因為社會資源在我們之間的分配不均。
換句話說,當一個社會吝於將資源投入改善弱勢者的生活環境、教育機會及品質、職業出路等等重大問題時,它也不能奢求弱勢者贊同或支持優勢者的政策決定。吳爾芙沈痛地指出,當時英國用大量社會資源培養男性、教育男性,為他們開啟職業的大門,卻只用極少量的資源照顧女性的發展和需要,因此吳爾芙向那些高舉「我們」大旗的人提出尖銳的辯駁:
所謂「我們的」國家有史以來大部分時間都把我當成奴隸,它拒絕提供給我教育的機會,也不讓我分享它的財富……因此,如果你堅持要保護我或「我們的」國家而加入戰爭,那麼就讓我們冷靜而理性的說清楚:你加入戰爭為了要滿足男性所獨有的「好戰」的本能;你加入戰爭是為了獲得那些我從來沒有分享過,而且未來也不可能分享的利益;並不是為了滿足我的本能需要,也不是保護我或者我的國家。事實上,作為一個「外人」,我沒有國家。做為一個女人,我不需要國家,做為一個女人,我的國家就是全世界。
對那些大談「我們國家」如何如何的人,吳爾芙的回應是:我和你不同國,社會資源的分配沒有把我當成一個國民來看,我沒有棲身的家,因此我也沒有國家,我的命運是和全世界沒有家的人連在一起的,因此,我的國家就是全世界。
這樣一個反戰策略把國與國之間對資源掌握權的爭奪,轉化成一個社會之內不同群體對社會資源分配的反省,可算是吳爾芙的社會意識的最高點。
弱勢者的反戰意識不僅沿著性別差異來反省社會資源的分配,也在種族差異上顯示出社會的不公。美國一九九一年波灣的反戰運動在各主要城市如火如荼,據統計,黑人反戰的比例比白人高一倍,這一方面是因為黑人被派到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邊界的比例不尋常地高(黑人人口是美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但是伊沙邊界上的黑人士兵卻佔總出兵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二),但是另一方面卻更深遠地顯示,黑人平時的教育及職業出路都受到局限,只得以軍旅為最後選擇,一旦戰事發生,他們又總是最先被徵召,最快上前線的一群,越戰時的死傷人數比例已反映這個殘酷的事實,難怪現在黑人的反戰聲浪特別強。(同理,台灣的原住民也因其處境而具有反戰的正當理由。)
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均在目前所有的社會形態中都日趨激烈,戰爭不但沒有減緩此一惡化的趨勢,反而以愛國精神的感召掩蓋了實質的問題。在從軍報國的大傘下掩蓋了美國軍方以高額獎學金以及購屋輔助為餌,軟硬兼施地引誘經濟弱勢者上前線。在媒體火熱地「關切」波灣戰事的種種特別報導中,遺忘了迫在眉睫的嚴重社會失業問題,愛滋病問題、飢荒問題、人權問題、環保問題等等。一時間,似乎全世界只有一件事在發生,所有因社會資源分配不均而產生的各種問題似乎都可以在波灣一戰中解決。
弱勢者的困苦情境得不到紓解,他們的議題在戰況報導中淹沒,這正是弱勢者不得不反戰,甚至必須積極反戰的重要原因。戰爭消耗龐大資源於毀滅上,而為投入於改善具體生活的建設。關於戰爭的報導占據了媒體,轉移了大眾的注意力,淡化了社會問題的急迫性與嚴重性,這些都賦與弱勢者反戰的正當理由。的確,在勞工被剝削,同性戀不容許結婚、無殼蝸牛買不起房子……的情況下,為什麼弱勢者要為資本家與炒地皮的財團去送死?
唯有反戰,弱勢者才可能再度聚焦於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不公,轉化關切世界局勢的抽象熱情為落實在改善本地的具體作為。唯有反戰,弱勢者才可能集結力量,在砲聲隆隆中開出一條「世界是我家」,人民與人民的結合的和平道路。
-- 2003-03-21 15:5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