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到底都在想什麼?只因為他們的世界很單純,所以注意到的人、事、物都很細微嗎?
兩歲多的時候,姊姊常常注意到很小的細節,很多是連大人自己都完全不在意的小細節,例如:好幾個星期前坐過的投幣遊樂器,再去的時候,旁邊一台(她從沒坐過)貼了一張「故障」紙條,她竟然一眼就注意到了,
還問媽咪:「那台遊樂器壞了嗎?」
媽咪聽不太懂仍回答:「沒有,投錢就可以坐了。」
不過姊姊硬是拉著媽咪去看,媽咪才明白的解釋那台機器壞掉,貼了張標告訴大家「故障了,不要坐」,她的腦袋裡也多了個「故障」的語彙。
家裡買的童書有些是一系列的,所以書背頁會有整套書本的介紹,每本書的照片不到4平方公分,而我家姊姊竟然會指著書背頁上的小封面裡的某一樣東西(面積不到1平方公分),告訴媽咪哪本書裡也有一模一樣的東西,真是讓媽咪不知道她腦袋裡到底在裝什麼。
除了觀察力細微之外,姊姊的情緒表達能也不錯,而且可以清楚的用語言表達她的感覺,不會用大哭大鬧來發洩情緒,所以有任何事情,媽咪都可以從姊姊的口中知道她真正的感受,知道她為什麼不開心或生氣。
某晚躺在床上準備睡覺,姊姊臉上明顯露出不開心的表情,
媽咪問:「怎麼啦?不想睡覺嗎?」
姊姊:「我不高興。我很不高興。我非常不高興。」
媽咪驚恐:「為什麼非常不高興?」
姊姊:「因為爸比剛剛把電視關起來,所以我不高興。」
媽咪:「可是爸比怕妳看太久,而且也到了睡覺時間,眼睛和身體都要休息了,爸比才把電視關掉。」
姊姊:「可是我還想看電視,我很不高興爸比把電視關起來。」
媽咪:「爸比有先跟妳說再看一下子就要關起來,不是直接關耶!」
姊姊:「我知道,可是我還是很不高興,因為我還想看巧虎跳舞,我想跟巧虎一起跳舞。」
媽咪:「可是妳剛剛有沒有聽到爸比跟妳說等等要關?妳還有答應爸比喔!」
姊姊:「有。」
媽咪:「那就對了,那爸比沒有錯,所以妳不能不高興,下次再看。睡覺囉!」
姊姊:「好。」
姊姊這才心甘情願的收起不開心的情緒讓媽咪哄著睡覺,媽咪也很慶幸沒讓姊姊帶著壞心情入睡。
從小在關愛中成長的姊姊,更知道怎樣將「愛」說出來,每次看到客廳牆上貼的滿滿的姊妹照片,姊姊就會說:
「客廳貼了好多我和Ruby的照片,是因為爸比媽咪愛我們,所以要天天看到我們才貼的。」
此外,姊姊的邏輯思考能力也不賴,兩歲多的她可以說出「因為…所以…」,現在更可以清清楚楚將她思考的脈絡用言語表達。
某次媽咪將妹妹放在小床去做家事,回頭看妹妹正在咬一顆玩具球。
媽咪:Ruby,那顆球不能咬,原來這顆球在小床,難怪媽咪昨晚都找不到。
姊姊:媽咪,那是妳拿給Ruby的。
媽咪:(想不透)怎麼可能?那是踢踢摩天輪的球,我沒有給她啊!
姊姊開始做推理:我沒有給她那顆球,奶奶也沒有給她。奶奶上次有給她,可是是好久以前奶奶來台北的時候給的,所以不是奶奶給她的。
媽咪:(專心聽著)喔!
姊姊繼續推理:爺爺在嘉義,沒有來台北,所以爺爺不可能給Ruby球啊!爸比在上班,所以也沒有給她球。
媽咪:(很期待姊姊會說出什麼)然後呢?
姊姊:阿祖沒有給她,是媽咪妳給她的。
媽咪:(懷疑,努力的回想)有嗎?是我給的嗎?
姊姊:(突然想到)啊!昨天儒儒自己拿那顆球的時候,媽咪抱她去小床,所以是儒儒自己拿去小床啦!
媽咪:(恍然大悟)對耶!我昨天在沙發椅上幫她換尿布時她拿著這顆球,然後我去丟屁屁時就直接抱她去小床,所以是Ruby自己拿的啦!謝謝臻臻告訴媽咪。
姊姊:(俏皮樣)傷腦筋,是Ruby自己拿的啦!
喜歡姊姊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想法,除了能知道自己要什麼之外,也可以讓別人更瞭解她,與人相處也比較沒有問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