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04 03:42:10| 人氣4,6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手工藝第一冊(第五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五章 染色
第一節 染色的種類

1.染色術發明最早在南北朝時代,絞染與蠟染同時出現在西南一帶,當時已知採用靛藍做手工染布用,可從敦煌石窟中發現的早期紡織品印證

2.到唐朝,劃分三種染法,即唐朝三結,絞染、夾染(用竹、木片夾住綁紮的染法)、蠟染

3.較具代表性的染法
A.絞染:為綁紮染和縫絞染的總稱,綁紮是用棉直接在布上綁紮,縫絞是用針
線循稿圖輪廓線縫出,然後束紮浸染

B.蠟染:利用蠟特有的防染性,來染色

C.印染:將染料或顏料與茶品助劑成漿狀,經過模版,在印於織物上,如拓染、絹染

D.型染:利用型紙板,將染料用圓刷刷染於織物上的染色

E.糊染:將圖案刻於型紙上,再利用糯米糊作為染作用的一種染色

F.繪染:將染料或顏料直接繪圖於織物上

第二節 絞染
壹. 基本常識

1.絞染是指在布料上或衣料上想要生成花紋的地方,用繩子或縫線把它絞紮起
來,防止染液的著色,然後進入染料中染色,染後將繩線鬆掉熨平

2.布料纖維的認識
A.天然纖維
a.植物纖維:棉、麻
b.動物纖維:蠶絲、羊毛
c.礦物纖維:石棉

B.人造纖維
a.再生纖維:膠絲嫘縈、銅氨嫘縈
b.半合成纖維:醋酸纖維
c.合成纖維:尼龍、特多龍、奧龍

3.布料的鑑別法
A.植物性纖維:燃燒緩慢,無特殊臭味,燒後如灰狀(以稀鹽酸、醋酸或果汁
等沾於布上烤後呈焦色狀,將布浸於苛性鈉NaOH 10~20%中加熱亦不溶解)

B.動物性纖維:火燒如毛髮焦味,燒後呈黑色聚凝狀

C.純絹:色澤優良,觸感柔軟,浸濕後張力強

D.人造絹:色澤較差,觸感冷硬,浸濕後張力強

E.礦物性纖維:不燃燒

F.合成纖維:易燃燒,有泡沫出現,燒後硬黑的小粒狀

G.半合成纖維:燃燒後呈不規則焦狀物

4.染料的種類和特性
A.天然染料(純度低,染色麻煩,不易獲得希望的顏色,除表現地區性的色彩
外,已很少使用)
a.植物性染料
b.礦物性染料

B.合成染料(由焦油中提煉)
a.直接染料:
˙能溶於水,加鹽(助染)於染液中可直接染著在植物纖維上
˙洗濯堅牢度很低(用銅鹽或甲醛做凍色處理,以增加洗濯堅牢度)
b.鹽基性染料(陽離子染料):
˙中性或弱鹼性染液中可染動物纖維,日光與水洗堅牢度低,很少用
˙用於聚丙烯纖維(壓克力絲)的染色,能提升日光與水洗堅牢度
˙鹽基性染料須加助劑鹽酸,可染皮革、絹、毛、棉、麻
c.酸性染料:
˙易溶於水,借醋酸的幫助可直接染著在動物纖維上
˙部分酸性染料適合於尼龍的染料,效果更好,稱為「酸性尼龍染料」
d.反應性染料:
˙在鹼性溶液中直接和纖維素的-OH基起會學反應
˙助劑→食鹽、芒硝,以蘇打使染料與纖維發生反應,溫度不可超過40度
e.分散性染料:
˙色調鮮麗,各種顏色都可得到
˙除醋酸纖維的染色外,主要用多元脂的染色,日光堅牢度不好,可染合成纖維
f.還原性染料(陰丹士林染料):
˙須經還原劑還原成鹼性溶液的隱色體,再經氧化回復成染料原色
˙染色性好,堅牢度高,色調鮮明,各色齊全,除紅色色系色澤不鮮明
˙隱色體的安定化合物已製成,稱「可溶性還原染劑」,如印地哥素染色時不須經還原
g.納富妥染料(冰染料):
˙在低溫下進行染色最恰當
˙平常以紅色與藍色系較豐富的色彩

(植物纖維比動物纖維染色較鮮豐色)

貳.做法
1.材料及用具
˙布料(棉、麻、人造棉)、線(20~40號的線)、染料、助劑(鹽→直接性染料,醋酸→酸性染料)、電爐或瓦斯爐、琺瑯盆(鋁鍋或陶鉢)、攪棒(約20cm)、針、熨斗、手套(塑膠)、圍裙

2.縫榜的方法
A.綁紮法
a.菊花綁法
b.同心圓綁法
c.條紋綁法
d.聚摺綁法
e.打結綁法

B.縫紮絞法
a.平針縫法
b.捲針絞法
c.圖案縫絞法

3.各種染料織染法
A.陰丹士林(適合棉、麻、人造絲的染色)
a.染色步驟:染料溶解後再加入適量溫水50~60度充分攪拌到起泡,浸濕20~30分
b.浴比:1:20(布重1g水20cc)
c.皂煮:1公升水加3g肥皂粉,煮10分鐘去多餘的染料
d.染色說明:染色時先把布料浸入清水中取出擰乾,才放入染缸中,這樣可使布均勻吸收

B.直接性染料(適合棉、麻、人造絲的染色)
a.染色步驟:用開水把染料和食鹽溶解,然後加熱到50度,把布放入煮30~45分,沖洗二~三次後,在水中加凍色劑
b.浴比:1:20(布重1g水20cc)

C.酸性染料(適合毛、絹、尼龍的染色)
a.染色步驟:在鍋中加醋酸
b.浴比:1:40

D.反應性染料(適合人造絲、棉的染色)
a.染色步驟:加食鹽
b.皂煮:15分

E.分散性染料(適合特多龍、醋酸纖、壓克力絲、尼龍的染色)

F.納富妥染料(適合麻的染色)
a. 染料的溶解:顯色劑(SOLT)的溶解=以溫水直接溶解就可

4.複色染法

5.複色浸染法

第三節 蠟染
壹.基本常識

1.意義:利用蠟的防染性做為染色法,蠟染是藝術家最喜歡採用的技法

2.特色:圖畫中有細緻的裂紋或破碎之處,蠟凝結遇冷破裂,而產生優美的網
狀裂紋

3.起源:最早發現的是佬族(中國西南部荒林中),俗稱「蠟花布」。古老技
術源於印尼,產自爪哇,爪哇人稱蠟染為「荅迪」BNTIK。當地用繪紗
籠圖案,在爪哇是家庭工業之一

4.圖案設計:如線條、圓點、方形、花、木、動物、房屋等

5.用途:如手帕、圍巾、頭巾、餐巾、領帶、椅墊、枕套頭等

貳.做法
1.蠟染方法大多經過漿、繪圖、蓋蠟、裂紋、染色、蜕染、蒸染處理

2.工具與用具
˙繃框、蓋蠟用筆(動物性毛筆,耐高溫,新筆使用前先去糊,不可用濕筆沾蠟,每色一支)、銅筆(又稱蠟染管,筆必須較有傳熱性知銅質鑄製)、溶蠟用具(熱鍋→鋁盆或琺瑯盆,不可用銅或鐵製,因加熱後會是喇中脂肪酸起作用,影響蠟的附著力與防染力,蠟鍋選用較後者,防散熱,保持蠟溫)、浸染用具(溫度30度以下,不宜用金屬)、刷染用具橡皮手套與筷子、小皿或量杯、除蠟用具、針與雕刻刀、蒸熱用具

3.材料
A.布料

B.染料
˙冷水染劑,用直接性染料
˙水性壓克力染料,還原性染料或陰丹士林染料,絲質的布要用酸性染料
˙蠟染用的染料應用低熱度者
˙布重100g要染色時,則需染料0.5~1g,若遇染中色澤需染料1~3g

C.蠟:
˙本蠟與白蠟:均屬植物性蠟,上等色白者為白蠟,質地硬,黏度大,可單獨用
˙石蠟:礦物性的合成化學物,黏度小,沾染力低,易破裂,可表現面和裂紋
˙蜜蠟(蜂蠟):動物性蠟,價格貴,黏性大(分黃白二種,黃者較佳),不易破裂
˙食鹽:助染劑(直接性染料)
˙固色劑:染料不易退色
˙乾洗油:除去殘餘物

参. 製作過程
蠟染:去漿→繪圖→蓋蠟→裂紋→染色→脫蠟→蒸熱處理→固色處理

1.去漿:浸在水中約5~6小時,用手搓洗去漿,晾乾,若上漿較多,則需用熱水,加少許蘇打

2.繪圖:用複寫紙將圖案描於布上

3.蓋蠟:石蠟可和其他蠟混合熔解用,蜜蠟或白蠟7:3的比例熔解,熔解溫度約140度(稍微冒煙程度),若溫度太低,蠟只附於布面上,易脫落不具防染作用,溫度太高不易做裂紋

˙熔蠟方法
A.間接加熱法:隔水加熱,適合初學者使用

B.直接加熱法:不易控制蠟溫,冷時蠟無法完全滲透到布中,熱時使蠟焦化而低黏著力

˙蓋蠟方法
A.圖案內蓋蠟法
B.圖案外蓋蠟法
C.圖案輪廓蓋蠟法
D.裂紋蓋蠟法
E.刻線蓋蠟法
F.層次蓋蠟法
G.綜和應用蓋蠟法
H.印捺蓋蠟法

4.裂紋:將布放在清水中浸泡20分鐘
˙裂紋方法
A.冰塊裂紋法
B.平直紋的龜裂法
C.放射性不規則裂紋
D.大理石紋
E.水中龜裂法
F.塗水龜裂法:用於刷染,需加熱少許膠質或肥皂水

5.染色:
˙浸染法
˙刷染法
˙浸染法

A.單色染色法
B.多色染色法:先染淺色
˙刷染法:對質料較厚的布(表現多色層次的效果有~)
A.蓋蠟:正面→反面→正面各蓋蠟一次,共蓋完三次蠟
B.刷豆汁:生豆汁可使不易染著的布有促染及染色均勻的作用

6.脫蠟:有關除蠟用紙,不能用最近的報紙,報紙的油墨會印在上面

7.蒸熱處理:將去好蠟的染布,用報紙兩面夾住,以摺扇的方式摺疊,綁好蒸時應注意,染物不可碰到蒸籠周圍及底部,否則蒸氣所產生的水分會滲到布裡

8.固色處理:溫水一公升加液狀固色劑5~20cc

台長: 小夜(さよ)
人氣(4,6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手工藝 |
此分類下一篇:手工藝第二冊(第六章)
此分類上一篇:手工藝第一冊(第四章)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