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人生不加框
作者:何天
過去雖然一定,可是歷史卻是不一定。
全方位角度的觀察,才能讓你看清全貌,接近真相。
時間會治療一切,其實時間並不能改變事件的事實,
時間只是改變了人對事件的感受。
【時間是用來等待磨練與證明結果的】
遇到人生低潮的時候,不要只活在當下,要活在恆長的宇宙時空中。
因為如果只活在當下,有時反而只會加強當下的痛苦,
只會使你更執著當下的那一份情緒而已。
觀察事情,把時間拉開一點,事情就能看開一點。
了解真理之前,要先了解真相。
因為只有看清真相,真理才能清楚的浮現出來。
偏偏所謂的體驗,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他說了老半天,還是得你自己親自去體驗才能確定。
『不一定主義』,是不一定的。更好玩的是,
它連『不一定主義』,也不一定要『不一定』。
所有看起來『一定』的事,都只是原則上一定。
頂多是『鐵定』,但是別忘了,鐵也是會熔化的。
如果從『意識界』的角度來看,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同時存在的。
所謂的『已經發生的是一定』,這只是只物理現象,和當時的感受和想法而已,
但是現在的你,對過去的想法是可以改變的。
改變你的過去,你的未來也必將改變,因為人生的劇本,
是由你的『思想』來編劇。【也就是對事實如何詮釋的問題】
過去的事實無法改變,但事實帶給你的感想可以改變。
當你改變了過去的想法,你的未來,也將隨之改變。
如果時間快十倍的話…
如果時間快一百倍的話…
如果時間快一千倍的話…
美好的時光,細細品嚐,讓它停留久一點;
難過的時間,轉移時空,讓它輕忽而過。你也是時間遊戲的高手!
如果你擁有這種『什麼都沒有,就是什麼都有』的觀念時,
相信你的人生就能更豁達,更開朗!
俗語的特色之ㄧ就是時間長,自古流傳下來,
人人朗朗上口,時間一久,假的也會被說成真的。
世界上的道理都是『活』的,都是不一定的,
道理若是一定的話,這道理就『死』了。
【就如道德經云:『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ㄧ樣囉】
所有的道理,真理,箴言,俗語,都是活的,都是不一定的。
人類慣用用『已知』的事情,去判斷『未知』的事情,像隻井底之蛙,
固執的把自己有限的經驗,拿來判斷無限的宇宙。
當我們願意爬出熟悉的井底時,無限的可能性,就呈現在我們面前。
真我/假我,內我/外我,小我/大我,自我/無我,
由各種的『我』組成一個『全我』。
所以『我』什麼都是,『我』也什麼都不是。
我們要修的,應該是『生死自如』而不是消極的『了脫生死』而已。
『感受』其實是最真的,只要你感受到了,一剎那就是永恆。
【不規避當下所體驗到的喜怒哀樂,
而是認真地咀嚼其中滋味當成一種自我成長的養分】
雖然『活在當下』這個軟體很好玩,
但有時候我們也要玩一玩『活在過去』和『活在未來』這兩種的軟體。
想像,就像一隻創造的筆,可以設計你未來的藍圖。
所謂的『無常』,沒有常常,意思是說『現在有的,不會永遠都有』,
而不一定則再加上一句『現在沒有的,也不會永遠都沒有』。
絕對的空和絕對的無我,等於絕對的死亡,絕對的死寂。
教人行善的方法,應該要改,改成教人領悟智慧,
人的智慧一提升,自然就明白,行善不需要為了什麼好處,
行善就是那麼自然,自然到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行善。
【智慧不開,地獄不關,痛苦不斷;智慧自然,自然湧現】
天下沒有『最好』的,因為『最好』的只存在於主觀裡,
不存在客觀中。當你設定一些條件時,『最好的』才會出現。
所謂『凡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正是這個意思,你所遇到的困難,
可能正是你目前所需要的功課。
對你而言,只有『最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仙人的釣竿》VS《傳統的由來》
【要注意不要老落在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慣性模式】
洞悉真哩,遠比法門重要,因為一旦開悟,你自己也能創造法門。
【如同禮是明心見性的法門,
仁的自覺才是真理,流於末的注重,就成了禮教吃人的束縛】
站在天使的角度,人類都是藏著真心,戴著面具,天天在作秀,天天都在演戲。
【人生本來就像一場戲,但人卻因太入戲而忘了本性俱足的真面目】
《上帝也冤枉!》
如果有人想要創立宗教,總共有四個步驟:
1、 編一套人類生命起源的神話
2、 創造一個神
3、 編出一套危機意識
4、 編出一套解救危機良方
算命一談起個性,每個人就會到他內心深處的倉庫裡,
把各種個性找出來,對號入座,不準也罷!
『萬物唯心造』,一切的媒介,
都只為了增強你的想像力和信心,真正在創造的是你的心。
【心是意義價值創造的根源,
但心卻有被迷失的可能,原因在物交物,引之而已矣】
神明就像你自己的潛意識,祂是一面鏡子,不照你的臉,專照你的心,
不動明王就是一片不動明鏡,你心裡想什麼,祂就反射什麼給你,
你相信會成功,祂就給你成功;你相信會倒楣,祂就給你倒楣。
開悟不是單純的找到原來的我,開悟是歷經滄桑之後,又回到原來的我。
開悟是發現專看到別人眼睛的我,現在也能看見自己了。
開悟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但是到頭來才發現,滄海本來也是水。
開悟的最終目標是帶給你大自在,大喜悅!
面對同樣的事件,之所以有人會跌倒,有人會成長,
只是因為他們用不同的觀念,來看待這件事。
已經發生的事,既然無法改變,那麼要不要從事件中成長,就看你自己了。
既然人是短暫的,地是長久的,怎麼可能『地』是屬於『人』的?
相反的,我倒認為『人』是屬於『地』的,因為終有一天人要歸於塵土的,
所以應該是『人』一出生,『地』就跑過來向老天爺登記:那個人是我的,是我的!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人生活在暫住與借路之中,人只是世間物的暫時管理者而非真正的擁有者】
拜讀何天的這本著作,裡頭真的有太多顛倒習以為常的認知,
才發覺原來自己打從出生的那刻起就被諸多的框框給不斷地限制再限制,
於是對於『自由』的渴望都成了一種潛意識裡的遐想,
人的活著本來就是自由自在的,不該存在著這麼多的束縛演變成最後的禮教吃人,
才導致人陷落在想活出自我卻又不曉得如何活出自我的矛盾中自尋煩惱不已,
自己所涉略的書籍不敢說有多少,但最後的結論其實都是要人反求諸己,
捫心一問罷了,外求的永遠不足,
一反求諸己才能洞悉自己的無形寶藏其實就是一顆看不見也觸碰不著的心,
看不見的心卻是實實在在的有在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功用,
心看似無卻是有著生生不息的作用在滋養著有形的軀體,
靜心一想,這還真是個天大的奇蹟呢!
備註:這是一本好書,待有興趣的讀者再自行去翻閱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