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種淨腸食物
腸道功能在於幫助食物消化分解後,將不要的廢物排出體外,如壞死細菌、食物殘渣、膽汁分泌物、腸黏膜代謝物等等。但是,現代人因工作繁忙,生活不規律,經常影響正常排便,造成便秘,而未排出的糞便停留體內太久,會發酵產生脹氣、毒素、細菌更可能侵入血液循環系統,使身體負擔加重。因此腸道不乾淨,很容易引起腸道的病變,增加致癌的可能性。
常見症狀警訊 吳德強醫師說,求診的病患中多半為腹痛、腹瀉、便秘、脹氣、消化不良等症狀,殊不知這些都是腸道不健康所發出的警訊,可能是平時的飲食習慣所造成的。另外,腸道不健康還會有一些症狀,像是排出惡臭的糞便和屁,皮膚粗糙、口臭、頭痛、肩膀痠痛、易疲勞,倦怠感等現象,不可輕忽。
食物纖維 蕃薯、紅蘿蔔、香菇、無花果、蘋果、蒟弱、筍子、地瓜葉等富有纖維質,幫助腸道蠕動並加速食物移動使糞便早日排出。另外,由於纖維質會在腸道中吸附食物中膽固醇,干擾膽固醇被吸收。
黏性食物 味噌、蘋果、石花菜、髮菜、蘆薈葉肉等黏性及保水性強的多醣類,能吸附膽固醇、膽汁等廢物排出體外,可整腸、消除便秘,防止血糖急速上升。
芝麻 含亞麻仁,而亞麻仁又含有食物纖維及不飽和脂肪酸。纖維可清潔腸道,吸取腸內毒素排出體外,改善便秘,有效預防大腸癌;不飽和脂肪酸可預防動脈硬化。
維生素 可運用維生素來營造有益菌的環境,如維生素B群中的B1、B2、B6有益腸道蠕動;維生素C可增強免疫力;維生素E能調整腸道自律神經。除服用綜合維他命錠外也可從食物中攝取,如五榖類含維生素B群,蔬果多有維生素C,海鮮多有維生素E。
乳酸菌 腸道內壞菌多於有益菌時,容易產生疾病。乳酸菌為體內好菌,維持腸道內菌叢平衡和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並促進蠕動。優酪乳中含乳酸菌,幫助合成維生素。而比菲德氏菌為乳酸菌的1種可活化腸道,某些飲料中有這種菌,購買前可看成分。
發酵食品 像是味噌、紅葡萄酒、納豆等,都具有整腸及提昇免疫力的效果,還能降低糞便的臭味。其中納豆含有某種酵素,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寡醣 一般超市有賣寡糖,或是洋蔥、香焦、大豆中也含有少量的寡糖,雖人體無法吸收寡糖,但寡糖卻能在腸中被利用,變成腸道內益菌,如比菲德氏菌的營養,幫助保持腸內的清潔,幫助改善便秘,且寡糖更屬於低熱量的醣類,較不易發胖。
啤酒酵母 可抗氧化、抗自由基,並促使碳水化合物變成有能量的B群,並含胺基酸、豐富纖維質,能清潔腸內。一般藥局可購得啤酒酵母錠或啤酒酵母粉。食用前,可依標示說明來服用。
水分 每天必須喝3000cc的水才能讓腸道不乾澀及清腸,且水是最好的溶劑,喝水可幫助體內各種循環,使毒素快速排出,預防便秘。
腸內大掃除怎麼做
方法1 每天起床喝1杯約500cc的溫水,並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就能預防便秘。
方法2 要養成運動的習慣,尤其是老年人腸道較無力氣解便,更要加強腹部的運動,像是仰臥起坐、搖呼拉圈等。
方法3 時常按摩腹部,用手掌以順時針方向揉自己的腹部,每次10下左右,也可幫助腸胃蠕動。
方法4 睡前熱水泡腳約5至10分鐘,可幫助血液循環,隔天起床較有便意排便。
醫師說 油炸品、高油脂食物、速食、零食等,吃下肚後幾乎都成了廢物,不易消化,造成腸胃負擔,因此應建立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對腸道有幫助的食物,排便順暢,毒素不停留體內,身體自然健康。
|
各類食物中,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無需通過胃來消化,而是 直接進入小腸就被吸收。
米飯、麵食、肉食等澱粉及含蛋白質成分的食物,則需要 在胃裏停留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
如果您進餐時先吃飯菜、再吃水果,消化慢的澱粉蛋白質會阻塞著消化快的水果;所有的食物一起攪和在胃裏,水果在體內攝氏三十六七度高溫下,容易腐爛產生毒素,這就是身體病痛的原因之一。
至於飯後馬上吃甜點或水果,最大害處是會中斷、阻礙體內的消化過程,胃內食物容易腐爛,被細菌分解成酒精及醋一類的東西,產生胃氣,形成腸胃疾病。
飯後喝湯的最大問題在於沖淡食物消化所需要的胃酸。所以吃飯時最忌一邊吃飯一邊喝湯,或是以湯泡飯或是吃過飯後,再來一大碗湯。這都容易阻礙正常消化。
正確的進餐順序應為:湯、青菜、飯、肉、半小時後水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午喝水最佳排毒時機
在對的時間喝水養生可不是「多喝水」就好,還必須湊合天時地利,趙思姿實行超過五年的喝水養生,靠的就是在對的時間、喝對的水。
為什麼要多喝水?
趙思姿說,人體百分之七十由水組成,簡單地說,眼睛泡在水裡面、耳朵裡有平衡作用的水膜、腦裡有七成是水構成、連骨骼裡也有兩成是水,補充水分對身體而言,在於促進代謝和排毒。
不過,渴了才喝是錯誤的觀念,趙思姿說,人體的所有經絡運行跟時序息息相關,只有喝對時間,對身體的排毒和代謝功效才能達到最大。
一天之內,只有早上七點到九點、下午二點到五點是喝水時機,
趙思姿會在前一天用保溫瓶裝滿500cc的熱水,隔天起床就喝。
她尤其建議女性最好喝溫水,下午二點到五點是膀胱經運行之時,也是排毒的最佳時機,她會喝足 800-1000cc的水,到了晚上幾乎不喝水。
不會渴嗎?她表示,會渴,表示白天喝得不夠,只要喝水的時序調整好,久了自然不會在不對的時間發生口渴之事。
嚴加執行喝水時間表,還有減肥效果!
趙思姿減肥班裡的學生,第一件功課就是調整喝水作息,每個人施行下來,最少都可以瘦個一公斤,最重要的是如失眠、肩頸痠痛、嘴乾舌燥及便祕等文明病都不見了。
但是,喝多少水如何計算?趙思姿強調,八杯水不是放諸四海皆準,體重越重的人越需要大量的水來代謝排毒,最簡單的計算方式就是把 體重乘以三十,就是個人需要的cc量,像體重五十公斤的人一日的水需求量就是1500cc,上午時段喝500cc、下午喝1000cc就足夠。誤區一:牙痛就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患者平時不注意保護自己的牙齒,當發生牙病時又不願治療,來醫院就要求拔牙。專家建議:牙齒醫治以保牙為主,牙齒用不著拔時就不該拔,而且牙痛時不能拔,容易感染。
誤區二:乳牙反正要掉不用治
小孩的乳牙的好壞直接影響其頜骨發育、全身營養的攝取以及將來恆牙的發育。專家建議:為了孩子有一口健康美麗的牙齒請善待乳牙。
誤區三:洗牙易磨掉牙表面釉質
有些患者擔心洗牙會把牙表面的釉質破壞,所以不願定期潔牙。現在潔牙用的是進口的超聲波機,它的原理是超聲振動,不是磨除,對牙齒沒有傷害。
誤區四:牙齒做了窩溝封閉等於上了保險
有些家長以為給孩子做了窩溝封閉就萬事大吉了,從此不再關心孩子的牙齒,一旦出現齲齒就怨醫生治療不好,其實窩溝封閉只是預防齲齒的一種方法,關鍵還在於平時的保護。
誤區五:無神經的牙齒不會疼
牙齒的疼痛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許多沒有了神經的牙齒由於細菌產生的毒素對牙根尖的刺激作用,同樣會引起劇烈的疼痛,甚至於會引起牙齦的腫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急性根尖周炎和急性根尖周膿腫,此時患者疼痛劇烈,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病變繼續發展造成牙根尖骨質的廣泛破壞,形成慢性的炎症,疼痛症狀會逐漸緩解,但這是暫時的,一旦細菌的毒性增強而你的抵抗力下降又會急性發作引起劇烈的疼痛,給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
誤區六:要求縮短治療時間
牙病的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病情輕的可一次治療完成,根管治療的需三到四次,大概要兩到三個星期的時間,一味縮短時間不利於治療。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