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大帝的由來: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的《覲禮》篇稱;「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不過,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上元為慶祝天官大帝聖誕。
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三大帝合稱為三官大帝。皆為太極界之神。
在玄黃判分。天地肇定後。乃有三官大帝之出。而為治理天地水三界。為考校於天人功過。而司眾生禍福之神。又稱為上
元。中元。下元三元。從凡仙錄載以張道陵於龍虎山修三元默朝之道。所以人間祀奉為三官。係自漢張道陵開始。直至元魏時。乃從三官配為三元節。 正月十五日 為上元節。
七月十五日 為中元節。 十月十五日 為下元節。而上元節為天官誕辰。中元節為地官誕辰。下元節為水官誕辰。
張道陵受道於鵠鳴。因傳天官章本。有一千二百弟子相授。三元宮有三元九府共一百二十官。一切諸神咸所統攝。三官大帝設有九府共一百二十曹。計三元九府有三百六十應感天尊。世人合三官。簡稱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天官賜福: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 正月十五日
,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地官赦罪: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 七月十五日
,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玉清境。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
十月十五日 ,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台灣民間習稱「
三界公」在大陸各省稱「三官老爺」者居多。鹿耳門天后宮奉祀之三官大帝是古代英 明
君主堯、舜、禹三帝。堯帝治國德化天下,浸潤生民;舜為人仁惠,處事謹
慎,民心歸厚,試典百官,統御有方,治理有序,乃禪地位於舜;大禹是夏朝開 國
君王,姓似曾封夏伯,世稱伯禹,帝禹治水功高,民間奉為水官大帝。因治理水 患,為百姓解厄消災,尊為解厄神。
原本掌<天>、<地>、<水>三界的守護神經過民間信仰的流傳,三官大帝又發展出各種起源傳說,也被賦予新職責。其
中有三官源自金、水、土三氣,主管天、地、水三界之說(《神農典》);有謂三官大帝乃元始天尊之子,天尊吸納始陽之氣、清虛七氣、晨浩五氣,經九九之期結
為靈胎聖體,分別於元月十五日、 七月十五日 和 十月十五日
自口中吐出聖嬰,即堯、舜、禹三帝(《歷代神仙通鑑》),其中<堯帝定四時制年月>、
<舜帝拓荒墾地>、<大禹治水有功>,因此奉為三官大帝。
三界公信仰是民間對<天>、<地>、<水>三界之崇拜,也反映人民對自然界的感恩之心,蒼天覆蓋萬物護佑生靈,大地
生成五穀負載萬物,水源供給養份培育生命,因此民眾對天、地、水均存敬畏之心。台灣民間三界公崇拜反映台灣人的宇宙論,人類生存於天、地、水三界而無以為
報,因此藉由三界公信仰表現民眾對宇宙自然的感恩之情。
在彌勒救苦真經中有一句「三官大帝慈悲註」,眾人口頌心惟,耳熟能詳,卻常不解其意。「三官大帝」是上元賜福天官、中元赦罪地官、下元解厄水官。此句經文意指三官大帝註冊求道者聖號,並慈悲眾生得以行功立德來消解宿世罪愆。
三官大帝世稱「三界公」,位次玉帝之下,三曹案牘必須經由三官大
帝核批,才轉呈玉帝。世上修道證功得果者,須經三官大帝考核,再分發各天修煉證果。三官大帝據傳始於漢末張修、張魯造符書於四川之鳴雀山,製鬼卒祭酒等部
眾,有生病者,寫好自己姓名及恕罪之情意,做成三份,其一作為上告於天,其二埋之於地,其三則沉之於水中,是謂三官。
民間傳說三官大帝就是三位古代帝王堯、舜、禹。「堯帝」膺任天官大帝,堯帝名為放勛,他治天下,有智有德,敬慎儉約,溫和寬容,恭敬待民,禮讓賢士,其道普被天下,德智超群,使族親和睦,百官能辨善惡、天下諸侯和順共處,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司馬遷說:「堯帝有通神的智慧,天一般的仁愛,凡事敬畏上帝。堯帝為使百官農事作息有序,制訂天時,測
準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子,將一年劃分四季、十二個月,確定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用閏月來調整誤差。那時九族融洽,百姓親和,諸事通達,百工興
旺。」故堯帝被稱「天官」。
舜是一位個性極為和順的孝子,因為感動天,故有象代耕田、鳥助除草之神蹟,堯帝因而禪讓帝位,舜即以
「虞」為國號,所以後人皆稱其為「虞舜」,在歷史上萬古流芳。「百善孝為先」,故世人應效法虞舜當以忠孝為本,虔修聖道,三世諸業定能消除淨盡,將來回歸
天界,逍遙自在。詩云:「
隊隊耕春象,紛紛耕草禽;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心。」舜帝在位率眾開墾荒地,並劃分天下為十二州,以安百姓,故被稱為「地官」。
相傳水官大帝為治水有功的大禹,是鯀的兒子,黃帝的玄孫。那時後依然洪水茫茫,禹率眾治水十三年,終於
把黑水到長江口間三千多里的水道疏通,期間三過家門而不入,公而忘私,貢獻澤及後代。大禹即位後,將天下分為九州,國號「夏」,是夏朝的開 國
君王,所以中國又稱為「華夏」。由於大禹治水的足跡踏遍南北各地,在他的率領下,疏導了九河,使四方土地可以供人居住。禹治水後,通四夷九州,名川三百,
支川三千,小者無數。華夏大地,江河暢通了,禹的功德被後人歌頌為「疏川導滯,鐘水豐物。」百姓才能離開高山,在平原上安居樂業,所以周書上說:「中國人
的祖先居住在大禹敷布的土地上。」禹帝的衣食自奉簡陋,但祭祀神明卻非常豐厚,在民間信仰中被奉祀
為三官大帝中的「水官」。
在道場上,當我們求道的第一道手續就是「掛號填寫龍天(文)表」。求道「掛號」不同於去醫院門診的掛號。為何求道要掛號填寫龍天(文)表?有必要加以闡釋,所謂「龍天(文)表」,是地府除名,天榜掛號的表文。
求道入門首要步驟即是「掛號」,首先由引保師引導至掛號處,填寫自己的真名實姓及功德費,然後再把新求道者、引保師的姓名,填入表內。在請壇大禮後,將表文焚燒在八卦爐中,三官大帝奉
申旨,領表接驗,再隨派地藏古佛移尊幽冥地府晉謁閻羅王,將「龍天表」呈送 閻 君,隨 後閻
君命令文判官調閱「生死簿」,校對其表文中的姓名與生死簿內的姓名
相符者,以紅硃砂筆註銷地府的分籍,以便地藏古佛攜回理天「功德殿」掛號。這就是求道「地府除名,天榜掛號」的過程。
為何新求道人必要「掛號」呢?因為每個人一出生都有三個籍冊:一、「原籍」在無極理天,也就是靈性的故鄉;二、「寄籍」在娑婆世間,猶如凡間的旅社一般,暫借居住;三、「分籍」在幽冥地府,犯罪造業的懲罰所。而「掛號」就是辦理移居理天「原籍」的手續。
「掛號」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有引保師的引入保入,否則就沒有人敢讓你求道,因此,引保師可說是新求道者和無極理天之間的橋樑,求道者必須經過這個橋樑才能
回返理天歸根認申。而「引保師」就是引渡新求道人掛號、求道上法船,並且擔保求道人身家清白、品行端正,保證所求的道不是誑哄求道人之錢財,而是真理天道、性理真傳。
然
而掛號就像錄取何所學校後的註冊手續一樣,要想取得學士、碩士、博士的學位,首先要入學註冊,才能到校報到上課,經過各種考試驗證及格,才能取得畢業證
書;亦有如移民國外,必須辦理移居手續,取得護照出境證明,方得移居出境。因此,咱們想移居理天,直趨賢關聖域,就必須先掛號,在有天命的佛堂內,經過非
常莊嚴殊勝的儀式,令求道人求得真理天道。
資料來源:清淨小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