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17 07:17:58| 人氣2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實力,也​要會說話!!!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部落格專用相簿




有實力,也​要會說話!!!

分類:心靈感悟
2011/06/10 00:57

 

職場領導者都在問:「為什麼台灣人都不會『說話』?」有實力卻說不出來,只會白白將表現機會拱手讓人。無論面試、銷售或管理,工作第一天,就從5個步驟下手,從此敢開口、更能說對話!

文|吳永佳 

台灣Google總經理簡立峰最近面試了一批年輕人,這群人的學歷、素質之優不在話下,但他們普遍表現出來的「害羞」,卻令他非常驚訝!他覺得,對於口語表達的生澀與膽怯,跟這群菁英本身的能力完全不相稱。

 

關於「會做不會說」,安利大中華區副總裁劉明雄也有類似的觀察。常參與全球安麗國際會議,他發現:「台灣人簡報有『專業的精采』,但不擅長自我宣傳,歐美人的簡報則很敢自我標榜。」於是,明明是台灣區的業績比較好,但若光看簡報,反而會得到歐美區成績比較好的印象。

 

拿這個問題來問勤業眾信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李學澄,他的感受又更深刻。因為多年前,他有一位部屬由於被要求當眾演說,竟然以「我自認無法勝任」而請辭,李學澄差點失去一個極優秀的幹部。

 

表達,是職場勝出核心能力

 

後來李學澄費了好一番工夫,說服、訓練他面對群眾,李學澄的理由是:「無論從事任何行業,都不可能避免與人接觸。所以,不管私下溝通或公眾演說,都是無法逃避、必須具備的能力。」

 

雖是會計師出身,李學澄從學生時代便練就一身說話功力,聽他說話,不自覺便被他的熱情活力感染。他直言,面試新人時,非常在意對方的口語表達能力,「有研究指出,一般公司在面試新人時,其實在前 5分鐘就有定見。」

 

既是5分鐘決生死,能夠利用短短幾分鐘清楚、有力表達自己的人,自然勝出。

 

因為表達力太重要,但又很難找到及格的人才,勤業眾信甚至把表達力列為公司員工的「核心職能」之一,明確規定,基層員工至少要具備與人溝通、「把話說清楚」的能力中級員工,則要求要有相當的文字表達能力;至於協理級以上的高階主管,要具備足以說服他人的表達力。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溝通至上」的時代,但為何這麼多企業主都異口同聲感歎,台灣新世代的職場工作者,在口語表達上不敢說、不愛說?就算開口,也說得不夠好,跟對岸或是歐美國家比較,有一段差距?

 

不是沒內涵,是沒開口的習慣

 

有實力,卻說不出來。問題出在哪裡呢?

 

「台灣學生沒有表達的習慣,而不是沒有內容,」身為團隊總召,成功爭取今年模擬聯合國大會在台北舉辦,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生侯宗成在參與多場國際性學生盛會後,得到以上結論。

 

從大學生身上,可一窺新世代的表達習慣。侯宗成觀察,「國際場合中,亞洲包括日、韓的學生都比較安靜。台灣學生總覺得自己的準備不夠完整,不敢隨便舉手;但歐美國家的學生不然,只要有機會一定舉手,儘管發言未必有內容。」

 

侯宗成的另一個觀察是,「台灣人比較怕面對激烈爭論的場面,歐美的學生就比較愛爭辯,也不怕表達與眾不同的意見。」

 

淡江大學明星講師劉中薇, 4年前開始在淡江開設「說故事與創意」課,她估計,通常要花費 3週時間,才能讓學生習慣開口問問題。有一次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出他們不敢說話的原因,「答案五花八門,但最多的答案是:怕丟臉、沒自信、怕說蠢話、怕跟人家說得不一樣..。」

 

劉中薇分析,台灣學生欠缺自信,因為不能勇於接受自己,自然就害怕說話暴露「愚蠢」;且在傳統教育下太習於追求「標準答案」,所以不敢表達與他人不同的意見。此外,或許是受到家庭過多的保護,也不能忍受被別人駁斥。

 

讓劉中薇印象最鮮明的是,有一堂課,某位同學對另一位同學的說法提出相反意見,而她對雙方的說法都表肯定。課後她隨即在 email信箱收到一封「萬言書」,竟然是受到挑戰的那一方自覺委屈,為此洋洋灑灑寫了一堆不甘心、再次反駁回去的文字!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這句話,非常經典的代表了中國社會對於說話的態度,以「剛毅木訥」為美。學校教育從小不鼓勵孩子說話,愛說話的孩子往往被視為問題學生。大學校園中,文法科系可能還有寫申論題,或上台報告、分組討論的機會,理工科系則幾乎沒有這樣的訓練,更鮮少有關於表達力的系統課程。

 

然而,面對全球人才匯流的工作新時代,假若不想「輸在不該輸的地方」,勢必要克服這項瓶頸。「敢開口、說對話」作為職場軟實力的第 1章,工作者可以如何自我補強?

 

1步:沒事常發言,多說多進步

說話是種習慣,有些人私底下想法很多,但就是不敢當眾「說」出來。侯宗成曾有類似經驗。即使國、高中就參加演講比賽,但當他大一第 1次赴美參加模擬聯合國大會時,還是歷經了一場「震撼教育」──怯場、不敢舉手。

 

不過,第 2年他有備而去,對於會議進行流程、事先的資料研讀都預做準備。看到其他國家學生爭先恐後舉手,他規定自己:「有發言機會,先舉手再說。」「其實不必等『一切都準備好』,你可以就已知的部份發展,然後仔細聆聽別人的意見,他人的意見往往又激發自己更多想法,繼續延伸,」侯宗成說。

 

別怕自己的問題蠢、或是講不周延,畢竟那就是你現在的樣子。嘗試說出來,未來才有不斷改進的機會!

 

至於公眾演說,即便是演講高手或業界名嘴,照樣都會經歷發抖、冒冷汗、腿軟的第 1次。

 

克服演說恐懼症,首先,一定要做功課。李學澄後來協助那位部屬上台演說的方法之一,就是 30分鐘的演說讓對方練習整整 1個月,「讓他有萬全準備,就不會那麼緊張。」

 

藉著對演說主題周延的研究,規畫演說內容,進行充分事前演練,就能提高自信及自在感。事前演練時,試著寫下較完整的演講稿,若演說時真的突然腦筋一片空白,還有筆記可以幫忙。

 

至於建立演說信心,李學澄的招式是,在每次演說中尋找聽眾群裡善意的眼神,透過與對方眼神交流,他會愈說愈起勁,「而且友善的聽眾通常可扮演你的『樁腳』,跟他互動,可以幫你帶動現場氣氛。」

 

劉中薇則強調熱情的重要性,「想像你迫不及待地想跟別人分享某種觀點,當你有這種熱情,把注意力放在你想傳達的訊息、與聽你說話的人身上,它甚至可以超越你對於演講的緊張感!」

 

台長: gary
人氣(247)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逆旅 |
此分類下一篇:人到無求品自高
此分類上一篇:一種修養,一種氣質,一種境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