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30 18:54:21| 人氣1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忍讓的藝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忍讓的藝術

分類:網路文章
2010/12/30 16:53


忍讓~是我們應該具有的胸襟,
也是我們待人處世的藝術。
對待同一件事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就算是懂得"忍讓"之人,
其技巧的高低,
也會導致結局好壞的差異。

能忍與否~常常只是一念之間,
"忍"一般是指~
我們心理層面可以承受的程度,
"讓"則是將"忍"的精神~
經由個人的行為表現出來。
換言之,
忍~是讓的內在思想根本,
讓~是忍的外在具體表現。

當我們具備了忍讓的雅量之後,
也需要培養忍讓的技巧。
如果我們待人處世都能夠:
以笑臉迎人、用得體的言行去應對,
必定能使對方如沐春風,
感受到我們所釋出的善意;
在日常生活中,
學會以禮待人,懂得禮尚往來,
相信我們必然會生活在祥和的氛圍中。

《菜根譚》有云:
「舌存常見齒亡,剛強終不勝柔弱;
戶朽未聞樞蠹,偏執豈能及圓融。」
牙齒較之於舌頭,自然是堅硬剛強的,
可是它們卻經不起蟲蛀菌噬,
常被腐蝕得不堪入目,直至完全脫落,
而柔軟的舌頭雖然飽受酸甜苦辣,
卻毫髮無損,且安然無恙。

世人應當明白:
內"剛"固可喜,若外亦"剛"則堪憂矣。
所以我們必須有外柔的修養,
避免與他人做無謂的雌雄之爭。
而外柔內剛,
就是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與人同流合污,
但言行舉止則委婉、圓融、
不恃強、不淩弱,
不與人攀比,不爭口舌之勝,不顯貴露富。

當我們明白了《菜根譚》中
「執拗者福輕,而圓融之人其祿必厚;
操切者壽夭,而寬厚之人其年必長。」
的箇中道理後,
自然能夠平衡我們的內心與行為,
待人處世便能達到外柔內剛的境界。

學會謙虛、忍讓,
做到凡事不爭勝、不強求,
自然能夠取得心理與行為上的平衡,
或許謙讓的表現~予人有吃虧的感覺,
但從長遠的眼光來看,
吃這種所謂的"眼前虧",
最大的收益者~卻往往就是我們自己。

§逸荻§

 
 
 

台長: gary
人氣(1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勵志 |
此分類下一篇:《經典名句》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此分類上一篇:去尋找每一天的快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