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07 18:33:33| 人氣2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之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之意

分類:菩提禪心
2010/12/06 23:55
涅槃


『涅槃』,即作滅或寂滅,與解脫同義;本意是指吹滅之狀態,再轉作燃燒煩惱的火滅盡,達到覺悟的境地。它是超越生死的迷界,亦是佛教終極的實踐目的。雖然經典說:「生死即涅槃」,但一般人將「生死」視為「涅槃」,是不了解佛教的原意。

一班人所謂生死,即純粹肉體的存在與毀滅,此與涅槃相異。佛教將生死視為一切有情的輪迴,依業因在六道迷界相續,這是苦惱世界(生死苦海),此跟涅槃相對;因為學佛的目的,在超越「生死苦海」,而到達涅槃的彼岸。

《雜部經》云:「涅槃是徹底斷絕貪愛,放棄它、摒棄它、遠離它,從它得到解脫」,「一切有為法的止息,放棄一切污染,斷絕貪愛,離欲,涅槃」,「它是貪的熄滅,瞋的熄滅,痴的熄滅」。

涅槃有「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兩種。煩惱已斷,但肉體仍然存在,稱為有餘涅槃;一切都歸於滅無的狀態,稱為無餘涅槃。釋迦牟尼佛的圓寂即是「入滅」,是已進入完全涅槃的狀態。

經典記載,涅槃有四種大樂和八味。四種大樂:1.無苦樂2.大寂靜樂3.大知樂4.不壞樂。八味:1.常住2.寂滅3.不老4.不死5.清淨6.虛通7.不動8.快樂。

有人認為涅槃是積極或消極,都是不對的;因為二者是相對或兩立的意思。殊不知,涅槃是超越相對和兩立的境界。凡是親證真理或涅槃得人,不會受制於任何迷執、悲苦、憂愁等心理狀態;它是以最純淨的心情,生活在紮實的現在,而不摻雜自我的成份,以達到「涅槃寂靜」。

由於人的無明,而在六道迷界中翻滾,煩惱始終不斷,無法解脫。因此,只有勤奮修持,淨化自我,依智慧克服無明,才能證得真正的涅槃。


 
 
般若

『般若』即修習八正道、諸波羅蜜等,而顯現之真實智慧;又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稱之。般若有別於智慧;般若所表達的是真智妙慧,而智慧所表達的是世智辯聰(世俗智慧)。菩薩為達彼岸,必修六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居於最重要之地位,故稱為「諸法之母」。

佛教之般若是明白真理,認清事實;即通達有為之事相為智,通達無為之空理為慧;智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鑑別的作用。智能明了諸法,慧能斷惑證真;又智能明了外境,慧能明了自心。了知吾人四大色身、宇宙萬有皆是緣起幻相,沒有實法實我;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證得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才是真智妙慧(般若);和世俗智慧相差甚異。

在實相般若最高的理體上,行者所證悟的程度,和般若的性質而言,則有下列的分別:

一、二般若:1.共般若又稱空般若,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共修證的方便般若。2.不共般若又稱法空般若,是上位菩薩,不共於聲聞、緣覺二乘所修,唯對別、圓二菩薩。

二、三般若:1.文字般若又稱方便般若,即假文字語言以開導眾生使之解悟者。2.觀照般若,即能觀照一切法真實絕對實相。3.實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所觀照一切對境之真實絕對者。三般若中,文字、實相為般若之法,觀照為般若之體。

般若有二種相:

一、世間般若:諸菩薩惟依讀誦、書寫、聽聞,而為他人演說三乘中道教,勸正修行,以滅除煩惱惑業;為有見相之般若,有取有著。

二、出世間般若:諸菩薩精勤修習菩提道時,隨力讀誦、書寫、聽聞,而為他人演說三乘正法,然心中猶如虛空,平等寂滅離諸名相,無所取著。

『般若』是能通達一切諸法,照了諸法本性空寂,卻歷然存在的實相,令眾生得到真解脫,到達彼岸。


 
 
(作者:無心)
 
 
七種斷煩惱法

《中阿含經》卷二《漏盡經》:「‧‧‧有七種斷煩惱法,從見斷、從護斷、從離斷、從用斷、從忍斷、從除斷、從思惟斷!」。茲簡述如下:

1.從見斷:凡夫不得聞正法,便受生老病死苦;需見知四聖諦(苦集滅道),唯心唯物種種卜度,皆是戲論;則市間一切邪見自然遠離。

2.從護斷:攝護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者,以正思惟不淨觀之;不護六根者,不正思惟以淨觀之。不貪染塵境(色、聲、香、味、觸、法),則煩惱無由得侵。

3.從離斷:即離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居所、惡鄰里等,若與其同處,人無疑而使有疑,所以應當遠離,則煩惱不生。(憒鬧場所、不潔書刊,皆宜遠離)

4.從用斷:若用衣服,僅為風雨、寒熱,非為貢高、麗飾;若用房舍、臥具,僅為疲勞得修息,非為貢高、麗飾;若用飲食,僅為令身久住,非為貢高、肥悅;其它如湯藥、車子、財物等等。若不用者則生煩惱;用則不生煩惱。

5.從忍斷:即修善法,則不捨精進;要得所求,乃捨精進。又當堪忍饑渴、寒熱、蠅蚤,風雨所逼,惡聲捶杖,皆能忍之;身遇諸病,極為痛苦,至命欲絕,皆能忍辱。忍則不生煩惱;不忍則生煩惱。

6.從除斷:生貪、瞋、痴欲念時,令除之;欲斷貪瞋痴,須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

7.從思惟斷:思惟七覺知(念、法、精進、喜、息、定、捨),依離、依無欲、依於滅盡,則煩惱不生。

若依此七法修持,則一切煩腦之結已解;則得正智而離苦際。

斷煩惱法門極多,他如四念處、四正勤、五根、八正道以及參禪、修止觀、念佛等等皆是。


 
 
(作者:無心)
 
 
檢舉 三法印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12:08『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佛教特徵的三種法門。此三項義理可用以印證各種說法之是否正確,故稱三法印。茲簡述如下:

一、諸行無常。諸行係指一切有為法,所謂行即表示由因緣和合而造作者。無常係述一切有為法皆由因緣而生,依生、住、異、滅四相,於剎那間生滅,而為本無今有、今有後無。即說世間一切現象(有為法)與萬物經常轉變不息,無固定不變壞之物存在,故謂諸行無常。《涅槃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二、諸法無我。諸法又稱萬法,現代語稱之為存在、一切現象(不包含涅槃等無為法)。無我又作非我;我即永遠不變(常)、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因此主張所有之存在無有如是之我。即說一切有為、無為法中,並無「我」之實體;亦即一切法皆依因緣而生,相互依存,無實體性;有為法雖有作用,然不常住;無為法雖常住,然無作用;故稱諸法無我。且一切世間有為、無為諸法概皆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主宰,故佛說無我以破眾生之我執。

三、涅槃寂靜。涅槃又譯寂滅、滅度、無生;即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菩提)之境地;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寂靜係心凝住於一處之平等安靜狀態;蓋由修禪定可令心止於一處、遠離散亂等,且攝持平等。即一切眾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故佛說涅槃之法,以出離生死之苦,得寂滅涅槃。

以上,諸行無常係明有為;涅槃寂靜係明無為;諸法無我則通明有為、無為。學佛者需印定其說,即是佛說;否則仍是流轉三界,不得「正法」。

 


 
(作者:無心)
 
 
 
淺談「捨」

「捨」,即平靜,是一切善心共起的心所之一,亦為求得真解脫之方法。捨要能利他,才是行波羅蜜。能捨即能得,得後亦捨之;如此才是捨的大義,才能不浮不沈,遠離欲界,保持平靜,達到淨心。

捨,捨什呢?一般的捨,不外財、物,此為內布施;如果以捨身供養佛,或將自己身肉等予眾生,是為最上乘的布施(外布施)。菩薩為求種智,及悲愍眾生故捨身,同時亦令慳貪之眾生起羞恥心;經典中亦有不少捨身之例,如藥王菩薩燒身供佛,薩埵王子捨身飼虎等等,即是說明菩薩連身肉都能捨,我們凡夫俗子或修行人,為求解脫,還有什麼不能捨呢?

常人因捨不得,而加諸煩惱,有如心入牢獄;不但捨不得,還求「多多亦善」,終日沈溺在「可得多少」的欲界中翻滾,如果「得」的少,瞋心即起,如此重則挺而走險入牢獄,輕則苦惱不已。就是「得」的多的人,亦終日盤計如何使得的東西永遠歸已,如此亦輕則日日惶恐,重則神經衰弱。

常言:「捨得,捨得」,有捨才能得,得後亦拾之;如何捨呢?捨並不是放棄或不要才來捨,而是要「慈悲喜捨」,以慈悲心、歡喜心來施予眾生,才能解脫煩惱,達到淨心。捨什麼呢?凡從欲界中所得到的,當即捨下,所謂「得所當得」,如果從欲界中得到,將使人無法遠離煩惱,內心浮浮沈沈,不得平靜。如果再精進一點,雖然「得所當得」,亦能「慈悲喜捨」,那是最上乘的布施,亦是真解脫了。

總之,做為凡夫俗子或修行者的我們,在波羅蜜行,要能捨貪、瞋、癡之煩惱,捨喜、怒、哀、樂等念之心,捨生、老、病、死之苦,捨眼、耳、鼻、舌、身之識;心持八正道,勤修成、定、慧,行持戒,佈施、忍辱、精追、禪定、智慧。如此,共同邁向覺行圓滿的光明大道。

 


 
(作者:無心)
 
 
定」之淺論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11:38「定」是令心專注於一,而達於不散亂之精神作用,或指其凝然寂靜之狀態。原梵語意譯Samadhi (三摩地、三昧),並與戒、慧同為三學之一,乃佛教實踐方法之大綱,亦是六波羅蜜(六度)之一--禪定,可見「定」之於修行的重要性。

「定」有生得定、修得定二種:生得定謂生於色界、無色界(俱為定地),為依前世善業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修得定謂生於欲界(散地),以後天努力修行所獲得者。

依定之內容及修行之階段,可分為多種:俱舍宗將其大則為有心定與無心定等二定;有心定包括四靜慮與四無色定,修四靜慮能滅除五識,修四無色定,能達虛空想而達於非非想。

「定」是保持身心平衡俱安的修持法則,能修「定」,則離諸煩惱,而引發勝妙功德。一般談到「定」,最常說到的是「心定」,因為「心定」能滅一切散亂煩惱,止息諸根惡源,離邪雜亂,止心於寂靜,此乃心之淨定。至於「禪定」,則是離一切妄想,身心寂滅,現受法喜之樂而安住不動,即於現在世經由淨定,無漏定等享受定之法樂。

但是,「定」並非是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而是經過眼、耳、鼻、舌、身、意,能如如不動,免於內心浮燥、煩腦,並以平常心視之。當年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深入三昧的禪定境界中,達到無念無想的領域,終於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廣為傳法。可見修持「定」是如此的重要。

現代人在緊張、焦慮的生活之下,常引起過多的雜念和妄想,進而身心俱疲,無所適從,以為儘量填滿心裏的慾望和空虛,會使心中平定,殊不知只更加重心裏的煩惱。因此,唯有經過「禪定」才能離卻煩惱根源,讓心常住於寂靜,不起妄念,不為惑亂所動搖,才能享受喜樂。


 
 
(作者:無心)
 
 
法界」淺解

 

「法界」,梵語dharama-dhatu ,巴利語dhamma-dhatu,音譯為達磨馱都;指意識所緣的一切境界,十八界(註)之一。

法界的「法」,即一切事物都能保持各自的特性,互不相繁,且能讓人理解其究為何物;「界」,有種族、分齊之意,即分門別類的不同事物,各守其不同的界限。

關於此法界,有多種不同說法;茲略述如下:

1.大乘佛教謂法界意味諸法之根源;即全宇宙的存在,其根源可以法界表示,而其根源不外是真理本身,因此法界與真如同義。

2.據《俱舍論》卷一載,受、想、行三蘊與無表色、無為法,稱為法界;然十八界中其它之十七界亦稱為法,故廣義泛指有為、無為之一切諸法,亦稱為法界。

3.華嚴宗用法界來表示現象與本體之相。即就現象與本體而言,法界可分為四種:A.事法界--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乃構成一千差萬別之現象界。B.理法界--諸法之現象雖繁多,然其真實體性則常住不變,平等如一,超越語言文字,無有差別。C.理事無礙法界--所有現象界與本體界具有一體不二之關係,其一一之法,相即相入,一與多無礙,法爾圓融。D.事事無礙法界--一切現象互為作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無盡,事事無礙。

4.天台宗,以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總稱為十法界;此係由各相差別的分齊之義而言。

5.密教以地、水、風、火、空、識等六大為法界之體性,謂大日如來之三摩耶(平等)身。

 

【註】:十八界,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發生認識之功能),及其所對之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能認識之對象),以及感官(六根)緣對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合稱十八界。


 
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是息止惑障所修的五種觀法而稱之;又作五觀、五度觀門、五門禪;即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界分別觀(以念佛觀取代之)、數息觀;是佛陀教化眾生的權巧智慧,由於眾生根基不同,佛陀便不得不隨順眾生而說種種法。

五停心觀是修定的初步法門,內容:

一、不淨觀對治貪欲:不淨觀是指觀想自他肉體的骯髒、齷齪,以對治貪欲煩惱的觀法。眾生因為貪愛,在我、我所有上產生執著愛染,而生起種種痛苦,佛陀於是教導眾生觀想自身有種子不淨、住處不淨、自體不淨、外相不淨、究竟不淨等污穢,以減少對他身及自身的淫欲貪愛。

二、慈悲觀對治瞋恚:慈悲觀是多瞋眾生對治瞋恚的觀法。有些人常無端發怒,惱害眾生,稱為違理瞋恚;有些人被人惱害,或自己行善卻見別人為惡時生起瞋心,稱為順理瞋恚;有些人以為自己所得的法才是對,別人所說所行都是錯,因此與人諍論,生起瞋心,稱為諍論瞋恚。佛陀開示以生緣慈來止息違理瞋、以法緣慈來止息順理瞋、以無緣慈來止息諍論瞋。

三、因緣觀對治愚痴:因緣觀是觀十二緣起以對治愚痴的觀法。對於誤認諸法是斷滅或常住之斷常痴,以觀三世十二因緣來對治。對於誤認諸法是實有或實無之有無痴,以觀果報十二因緣對治之。對於計執有四大五蘊和假名眾生及世界之世性痴,以觀一念十二因緣來對治。

四、念佛觀對治多障:念佛觀是念佛的應身、報身、法身,以對治業障的觀法。我們過去身口意所造作的惡業,未來都會招感果報,如果在未受報的中間,想要修德行善,惡業往往會障礙善道,即稱業障。解決之道,以觀應身佛相好光明,對治昏沉蔽塞障;以觀報身佛功德巍巍,對治惡念思維障;以觀法身佛空寂無為,對治境界逼迫障。

五、數息觀對治散亂:數息觀是以計算自己的出息、入息,對治散亂的尋伺,而令心念止息於一境。數息觀有六種因相,即數、隨、止、觀、還、淨,這六因具足,才算圓滿,因此又稱為「六妙門」。

 


 
(作者:無心)
 
 
檢舉 三輪體空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11:30構成布施的三種要件,必須有施者、受者與施物,此稱為「三輪」;行布施之時,能體達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悉本空,摧破執著之相,稱為「三輪體空」。

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是決定布施功德勝劣的原因;因此,應如何看待此三者,以達到「三輪體空」呢?茲簡單述說:

1.施空--指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既知無實在的能施之我,布施便無希求福報之心。即布施的人動機要純正,不可為了報答、讚美、榮耀而行布施;且布施的正確心態是:A.喜捨心:不自惱、不惱他,隨喜、隨緣、隨份的歡喜布施。B.恭敬心:布施時不可傲慢、看不起對方,應該心存恭敬。C.慈悲心:視一切眾生如己子,願其永離貧窮,希令所求皆滿足。

2.受空--指既體達本無能施之人,亦無他人為受施者,故對受施者不起慢心。即布施如種田,好的田才有好的收成,因此布施要選擇好福田;眾生的福田分為兩種:A.悲田:鰥寡孤獨、貧苦無依、生病無力就醫、死後無前埋葬等亟待救助的可憐人。B.敬田:三寶、父母、師長等,其中以三寶為最殊勝的福田。

3.施物空--指了達資財珍寶一切施物品本來皆空,故對所施物品不起貪惜心。即布施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一般雖說「財法二施,等無差別。」,但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所以法供養最為殊勝;因為財施有限、有量、有漏,而法施則是無限、無量、無盡。因此,《金剛經》云:若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受四句偈語為他人解說,所得功德,百千倍於財寶布施。

布施功德雖因心田事不同而有異,但最究竟的布施是無相布施。布施應不著相,也就是行布施時沒有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品,布施後更不存有求福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的功德。


 
 
(作者:無心)
 
 
 
真如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11:30「真如」,梵語bhuta-tathata,即遍布於宇宙中真實之本體;為一切萬有之根源。又作如如、法界、法性、實相、如來藏、法身、佛性‧‧等。早期漢譯佛典中譯為本無。真,真實不虛之意;如,不變其性之意。即大佛教所說之「萬有之本體」;然詳細論究,則各宗所引真如一詞之含意各異,茲擇如下簡明:

據《阿含經》載,緣起之理法乃永遠不變之真理,故稱「真如」。

大乘佛教之主張,一切存在之本性為人、法二無我,乃超越所有之差別相,稱之。據《佛地經論》卷七載,真如乃一切現象(諸法)之實性,其相雖有各種差別,其體則是一味,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非言語、思考之所及。

《解深密經》卷三有七真如之說,即1.流轉真如(緣起之理法)。2.實相真如(諸法之實性)。3.了別真如(萬法唯識之理法)4.安立真如。5.邪行真如。6.清淨真如。7.正行真如:1至7配合於苦、集、滅、道等四諦。

法相宗之說,據《成唯識識論》卷九載,真如乃遠離虛妄分別之法,為人、法二無我之性。此宗主張一切現象皆從阿賴耶識所生,故真如本身為一超越現象之絕對寂然之體,其自體不會成為現象之法,故說「真如礙然,不作諸法」。

大乘起信論之主張,真如為眾生心之本體,其為杜絕言銓、思惟者,稱作離言真如;若勉強以言語表現,則稱依言真如;二者合稱為二真如。

華嚴宗依據性起說而主張「本體即現象」,即真如本為萬法,萬法本為真如之意。

天台宗依據性具說,主張真如本身本來具足染淨善惡諸法。

又諸佛之自性(真如),稱為無垢真如;眾生之體性真如因被煩惱所汙垢,故稱有垢真如。


 
 
(作者:無心)
 
 
無生法忍」淺解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11:29「無生法忍」,即觀諸法無生無滅之真理而諦認之,且安住不動心;又稱無生忍、無生忍法、修習無生忍。謂菩薩觀諸法空,入見道初地,始見一切法畢竟不生之理,名無生法忍。為三法忍(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之一。

《大智度論》卷五十載:「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

《大乘義章》卷十二載:「從境為名,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無生忍。」

《大般若經》卷四四九云:「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不見少法可得;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所造作故,畢竟不生;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由得如是無生法忍故,名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據《大智度論》卷八十六載;於聲聞之八人地乃至已辦地、辟支佛地等觀四諦,一切智斷僅得菩薩無生法忍之部份,苦集滅道之四諦實乃分別諸法實相之一諦,以聲聞為鈍根,故觀四諦而得道;以菩薩利根,故直觀諸法實相而入道。由此可知,無生法忍,即聲聞於入見道位時見四諦之理;菩薩則於入初地時諦認諸法無生無滅之真理,以住不退轉地。

又據《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載,不退轉地之菩薩依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煩惱苦垢三種之無生忍:1.本性無生忍--即觀遍計所執之體性均無,而忍知本性無生者。2.自然無生忍--即觀依他之諸法因緣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3.煩惱苦垢無生忍--即諸法實性之真如法性,係安住無為與一切雜染不相應,忍知本來寂靜者。

另《六十華嚴經」》二十五「十地品」載;第七地之菩薩,三業清淨,修無相行,得無生法忍,照明諸法。


 
 
(作者:無心)
 
 
分別心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11:25「分別心」,即心對境起作用時,取其相而思惟量度所引起。亦即對現前之事物產生是非、善惡、人我、大小、好壞、美醜等種種之差別觀感;此種取捨分別之心,乃是障礙修行的妄想情執。

《俱舍論》卷二載有三分別:1.自性分別--以尋求或觀察的心所為體,直接認識對境之直覺作用,(屬現在)。2.計度分別--以慧心為體,而引起的判斷推理作用,(共通於過去與未來)。3.隨念分別--以念心為體,而能明記過去事之追想、記憶作用,(屬過去)。

唯識論則將心識之認知作用分為七種分別:1.有相分別--於過去所受,諸根成熟所引起。2.無相分別--隨過去所引,而引起。3.任運分別--於現前境界,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所引起。4.尋求分別--觀察尋求諸法所引起。5.伺察分別--於己所尋求、觀察者,復並加以安立所引起。6.染污分別--因顧戀過去,希樂未來,執著現在所引起。7.不染污分別--於出離、無害、無恚等分別,任何一善法相應所引起。

大乘佛教認為,凡夫所起之分別心,係由迷妄所產生,與真如之理並不契合,僅依分別,無法如實悟證真如之理,此乃虛妄分別。若欲得真如,則須捨離凡夫之分別智(即分別有為事相之智),而依無分別智始可。也就是菩薩於初入見道時,緣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與所知之對立,始可獲得平等無分別智。

常人常因分別心一起,則妄想紛飛,煩惱不斷;導致諸法對立,無法解脫,真理無存。而在人類「有限的智慧」裡,亦無法跳脫此無形的枷鎖,對於修行乃是一大障礙。因此,常人了解分別心之後,應以菩提心、平常心來對治分別心(取捨心),心不隨境轉,才能洞澈真如之理,獲得般若智慧。

無分別心,諸法亦無所對立。則諸法寂靜為樂!


 
 
(作者:無心)
 
 
「菩提」淺介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11:23「菩提」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說明菩提之內容,及證取菩提的實踐修行方法;而佛陀,即是獲得菩提的覺者。以下簡單介紹「菩提」--

「菩提」,梵語boddhi,是覺、智、知的意思。廣義來說,係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的智慧;也就是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偏智、無上菩提。簡單來說,即開悟的智慧。

有關佛的菩提,據《大智度論》載,菩薩於發心之後,須經五階始得無上菩提,稱為五菩提,即:1.發心菩提--在無量生死之中,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發心者。2.伏心菩提--為制伏煩惱、降伏其心而行般若波羅密者。3.明心菩提--為了悟諸法實相畢竟清淨而行般若波羅密者。4.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密中得方便力,亦不執著於般若波羅密,滅一切煩惱,得無生法忍,出離三界,而到一切智者。5.無上菩提--坐於道場,斷盡諸煩惱,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又《法華經論》於佛之法、報、應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報佛菩提(報身菩提)、應佛菩提(應身菩提)等三種菩提。此外,三菩提亦為天台宗的十種三法之一,即:1.實相菩提--了悟實相真理之真性菩提,又作無上菩提。2.實智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又作清淨菩提。3.方便菩提--了悟自在教化眾生之作用,又作究竟菩提。以上三者與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無別。

另據《往生淨土論》載,遠離1.執著自我2.不欲令一切眾生得安穩3.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種與菩提門相違之法,稱為三種離菩提障或三遠離心;但須依賴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門始可令遠離。

一般大乘修行者上求無上菩提,稱作「菩提薩埵」,略稱「菩薩」。


 
 
(作者:無心)
 
 
阿鞞拔致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11:19「阿鞞拔致」,梵語avinivartaniya,音譯為阿鞞拔致、阿惟越致、阿毘跋致;作不退轉、必定之意。退乃是退步、退墮之意,指退墮惡趣及二乘地(聲聞、緣覺之位),即由所證得之菩薩地及所悟之法退失。反之,不再退轉,至必能成佛之位,則為不退轉。

《大般若經》卷四四九云:入見道而得無生法忍,則不再墮退二乘地而得不退。

《阿彌陀經》云:「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拔致。」,即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獲得不退轉地的菩薩,除非自己將來發願倒駕慈航,再入娑婆世界廣度眾生,否則再也不必受生人間,得以免受輪迴生死之苦。

「不退轉」是緣於菩薩「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階位中,十住中的第七住稱為「不退住」,由此而產生種種的不退轉之說:

1.位不退:十住位之中,第七住以上的菩薩,不再退轉二乘地。

2.行不退:十地之中,第八地菩薩能修有為無為行,而不再退轉。

3.念不退:第八地以上的菩薩無須刻意精進,自然可進道而不動念。

4.處不退:往生彌陀淨土,不再退轉。

5.信不退:十信位中,第六心以上的菩薩。不再起邪見。

6.證不退:初地以上的菩薩,所證的法不再退失。

7.煩惱不退:等覺位的菩薩,不再為煩惱而退轉。

有云:「發心之初,成佛有餘」,在學佛的障道因緣中,初發心很難,要堅持到完成更難,因此學佛不但要發增上心、出離心、菩提心、慈悲心、歡喜心、慚愧心、大願心,更重要的,要發恆常心,以免遇到挫折或名聞利養而退失道心。

所以,學佛要不忘初心,不忘自己學佛之初所發的願心,才能堅此百忍,才能克服種種障礙。

  
 
四禪定 『四禪定』,即用以治惑、生諸功德之四種根本禪定。亦即指色界中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故又稱色界定。「禪」,禪那之簡稱,意譯靜慮,即由寂靜,善能審慮,而如實了知之意。

此四禪之體為「心一境性」,其用為「能審慮」,特點為已離欲界之感受,而與色界之觀想、感受相應。自初禪至四禪,心理活動逐次發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或謂自修證過程而言,前三禪乃方便之階梯,僅第四禪為真實之禪(真禪)。

四禪之差別,乃由所攝靜慮不同,簡述如下:

1.初禪--雖已離欲界之惡不善法,而感受到脫離欲界之喜、樂,但仍有尋、伺的粗細分別之心理活動。

2.二禪--尋、伺已斷滅,形成信根,稱為內等淨,由此所得之喜、樂,乃對此禪定自身之感受,故稱定生喜樂。

3.三禪--捨去二禪之喜、樂,住於非苦非樂之「行捨」之境地,以正念、正知繼續修習而產生離喜妙樂。

4.四禪--捨三禪之妙樂,稱為捨清靜,唯念修養功德,稱為念清靜,由此得非苦非樂之感受。

修習四禪定所得報果之色界天(即色界之初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第四禪天),據《俱舍論》卷八、卷卄八載:

1.初禪天--此處已不食人間煙火,故無鼻、舌二識,但有眼、耳、身、意四識生起之喜樂二受和思惟能力。

2.第二禪天--無眼、耳、身三識,亦無思惟,但有意識及喜受、捨受相應。

3.第三禪天--唯有意識活動,與樂受、捨受相應。

4.第四禪天--唯有與捨受相應之意識活動。

前三禪天各有三天,第四禪天則有八天,合為色界十七天。

佛陀亦以禪定為最主要之行法,而於成道及涅槃之際,皆依四禪法而成就。


 
 
(作者:無心)
 
 
「三昧」淺釋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08:22『三昧』,梵語samadhi 之音譯;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等持、正定、正心行處等。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稱為定;遠離惛沉、掉舉而保持平等之心,稱為等持。一般俗語形容妙處、蘊奧、訣竅等皆以「三昧」稱之,係套用佛教用語而轉意,然已與原義迥然有別。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此一狀態稱為三昧;亦即將此一心集中於專一對象的精神作用,可分為兩種:一是與生俱來的精神集中能力(生得定),一是因後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後得定);前者乃前世業力的結果,後者由修行而得。心到達三昧的狀態時,即起正智慧而開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達到佛之聖境者,則稱三昧發得或發定。

據《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一載,三昧乃四禪(四靜慮)、八解脫以外之一切定;又言三解脫門(無漏之空、無相、無願三昧)和三三昧(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稱為三昧。因此,定小三昧大,是故一切諸佛菩薩所得定皆名三昧。

又據《大智度論》卷二十八也謂三昧有兩種:1.聲聞法中之三昧,即空三昧、無願三昧、無作三昧2.摩訶衍法中之三昧,即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綜合以上二論所說,狹義之三昧乃指空等之三三昧,廣義則指四禪及其他諸定。

在原始佛教中,如《阿含》等經典所說的三摩地大抵是四禪八定、空無相無願及有覺有觀等的三昧。大乘經典中則出無數種三昧,如《法華經》卷一出無量義處三昧,舊譯《華嚴經》卷六出華嚴三昧,《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五出海印三昧,《超日明三昧經》卷上舉出十一種三昧,《大品般若經》卷三及卷五舉首楞嚴、寶印等百八三昧等等。而以說三昧為主要內容的三昧經典有《般舟三昧經》、《慧印三昧經》、《自誓三昧經》、《佛印三昧經》、《念佛三昧經》、《金剛三昧經》等。


 
 
(作者:無心)
 
 
三千大千世界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08:22一般人常以「三千大千世界」,表示宇宙的浩瀚,世界之大,無其不有的模糊慨念;以下簡述,出之於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究竟為何?

佛教宇宙觀主張宇宙係由無數個世界所構成,集一千個一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集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集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所教化知之領域,故又稱「佛國」。

每一小世界最下層係一層氣,稱為風輪;風輪之上為一層水,稱為水輪;水輪之上為一層金,或謂硬石,稱為金輪;金輪之上即山、海洋、大洲等所構成之大地,而須彌山即位於此世界之中央。

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四大洲(於須彌山四方,金山與大鐵圍山間之鹹海中,有四個大洲即東勝洲、南膽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及九山八海(佉提羅、伊沙陀羅、遊乾陀羅、蘇達梨舍那、安溼縛竭拏、尼民陀羅、毘那多迦、斫迦羅等八山--加上須彌山共九山,山與山之間各有一海水,總為八海),稱為一小世界或須彌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禪天(色界四禪天之一,此天眾生分為大梵天、梵眾天、梵輔天)至大地底下之風輪,其間包括日、月、六欲天(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又稱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等。

須彌山高出水面八萬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達八萬四千由旬,其山直上,無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有四天王之宮殿;此山有上、中、下三級「七寶階道」,兩旁有七重寶牆、七重攔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其間之門、牆、窗、欄、樹等,皆為金、銀、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風四起,無數之奇鳥,山頂有三十三天宮,為帝釋天居住之處。


註: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舊傳一由旬可換算四十里,印度國俗三十里,佛教為十六里。


 
 
(作者:無心)
 
 
法輪常轉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08:21『法輪』,梵語dharmacakra;喻佛陀所說之教法於眾生之中迴轉,可破碎眾生之迷惑。『輪』,梵語cakra,原為印度古代戰場上所用之戰車,戰車能席捲戰場之敵人。

法輪的意義有三:1.摧破之義--因佛法能摧破眾生之煩惱。2.輾轉之義--因佛的說法不滯於一人一處,猶如車輪輾轉不停。3.圓義之義--因佛所說之教法圓滿無缺。《大智度論》卷二十五:「佛轉法輪,一切世間天及人中無礙無遮。‧‧‧遇
佛法輪,一切煩惱毒皆滅。‧‧‧一切邪見、疑悔、災害皆悉消滅。」

關於法輪之自性,諸部說法各異。其中,說一切部、多聞部、經量部等十部,以八正道為法輪之體;而大眾部、法藏部、飲光部等十部,則以佛語為法輪之體。

《華嚴經探玄記》卷三載,依五教說法之淺深,而論法輪之體性不同,謂小乘教以八正道為法輪之體;初教以無分別智為法輪之體;終教以真理為法輪之體;頓教以理智俱泯、言亡慮絕為法輪之體;圓教則以無盡法門為法輪之體。

又依佛陀說法時代之不同與經典內容之深淺,而將佛陀教法分類為三時期(三時教);其所代表的意義,稱為三法輪。據真諦、玄奘所立之三法輪:1.轉法輪--佛陀佛陀成道後,最初在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說四諦教法,為轉法輪之始,又稱初轉法輪;屬三時教中之有教。2.照法輪--為大乘說諸法皆空等般若經教法,以其為大乘獨行之空理,以空照破有,稱之照法輪;為三時教之空教。3.持法輪--為遺第二時教所執之空理,佛陀復說三性及真如不空等妙理,使三酬人皆得修持,故稱持法輪;此不空妙有等唯識中道之教法,即三時教中之中道教。

《新華嚴經》卷五十九載,如來轉法輪有十種事:1.具足清淨之四無畏2.出生四辯隨順之音聲3.善能開闡四真諦之相4.隨順諸佛之無礙解脫5.能令眾生之心皆淨信6.能拔眾生諸苦之毒箭7.大悲願力之所加持8.隨出音聲普遍十方一切世界9.於阿僧衹劫說法不斷10.隨所說法,皆能生起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眛等法。


 
 
(作者:無心)
 
 
波羅蜜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08:21『波羅蜜』,梵語paramita,有到達彼岸、終了、圓滿等義;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脫之彼岸。意譯為到彼岸、度無極、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薩之修行而言,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稱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達涅槃之彼岸,故稱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故稱度無極。

諸家對波羅蜜之譯釋各有說法;據《彌勒菩薩所問經》卷八載,波羅蜜通於已到、當到之義,即為佛已到彼岸,菩薩為當到彼案。據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九載,到彼岸有三種之別,即1.隨所修行而達於究竟無餘。2.入真如,以入真如為究竟,如眾流以歸海為終極。3.得無等果,無別果勝於此果。蓋菩薩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圓滿。

有關此岸、彼岸之說,各家亦異。據《大乘義章》卷十二之六波羅蜜項載,即1.生死為此岸,究竟涅槃為彼岸。2.生死涅槃有相為此岸,平等無相為彼岸。另據《大品經》遊意載,即1.小乘為此岸,大乘為彼岸。2.魔為此岸,佛為彼岸。3.世間為此岸,涅槃為彼岸。又謂《成論師》以有相為此岸,無相為彼岸;眾惑為此岸,種智為彼岸。

依諸經論而有六波羅蜜、十波羅蜜、四波羅蜜等分別。1.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2.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3.四波羅蜜--常、樂、我、淨。

於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以大日如來為中心,稱位於東南西北方之四菩薩為四波羅蜜,即東方之金剛波羅蜜、南方之寶波羅蜜、西方之法波羅蜜、北方之業波羅蜜等。

以上簡述「波羅蜜」;希共饗之!


 
 
(作者:無心)
 
 
「加持」淺釋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08:04「加持」,護念、加護之意;即如來以不可思議之力,護祐眾生。原意為站立、住處,後轉為加護之義。如《法華經》卷五云:「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密宗認為大日如來以大悲大智隨順眾生、佑助眾生,稱為「加」;而眾生受持其大慈悲,則稱「持」。此一解釋,與「瑜伽」之義相同;即大日如來與眾生相應合一,如來三密與眾生三業相互相應,攝己入他,令其感知如來之慈悲,則可成就種種妙果以期成佛,此稱三密加持。

三密加持,即指如來三密之加持,三密即身密、口密、意密。眾生修行三密時,其身口意三業受到佛陀三密之加持,佛與眾生三密相應,融合無間(三密瑜伽)則有不可思議之功能產生,此身即可成佛。此時,有一種超乎人類之力量產生顯現,此種相應而且得到感應之事,稱為「加持」。

三密加持,有二種:1.自行加持,即行者手結密印,口唸真言,心住三摩地之修法。2.阿闍梨加持,即灌頂師就曼荼羅阿闍梨,具足羯磨,以普賢三摩地引金剛薩埵入己身之修法。由此二種加持,現身可證菩提。

咒禁之作法亦稱加持。如五處加持,係行者為消除過去罪業,顯現本來具足之五智五德,以印契或杵鈴加持身體五處(額、兩肩、心、頂、喉)。此外,有加持香水、加持供物、加持念珠等,皆為清淨香水、供物或念珠之咒禁法。

加持又有祈禱之意,例如牛黃加持(為求安產,以牛黃香水加持於產門)、土砂加持(為除病或消除亡者之罪,於墳墓或死骸上撒佈土砂,口唸光明真言加持)、刀加持(為除惡魔或鬼靈,觀想不動明王之利劍以加持)等,係專為祈禱現世利益者;一般稱為加持祈禱。

您,「加持」了嗎?!


 
(作者:無心)
 
一念三千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08:02「一念」(亦稱一心),指心念活動之最短時刻;「三千」,表示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善惡性相等人、物差別之總合。「一念三千」,即說明於凡夫當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間之諸法性相。

根據天台宗思想,不論三性(印度唯識之派主張,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之有漏(有煩惱,而輪回生死)無漏(無煩惱,能出離生死);所謂介爾一心,即具三千世間之迷悟諸法,而無欠缺。

據《摩訶止觀》卷五上載:「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

即說明,我人於日夜所起之一念心,必屬十法界中之某一界,如與貪欲相應,是餓果界;若與人倫道德律相應,是人界;若與真如法界相應,是佛界。

所以,一念與某界相應,此心即在某界,且此眾生之一念心並非與一切諸法之間有所隔離,而係互具互融。因其非孤立,故在一界必具十界。同時,於此十界又各具十界,而成百界。此百界復具足十如是,即成千如,再配以三世間,此三千世間具足於一念之中。

經云:「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修行重於修心,因此,觀察此心念念圓具三千諸法,可以作為修道之基。

【註釋】

十法界:佛界、菩薩界、聲聞界、緣覺界、天上界、人界、修羅界、畜生界、餓鬼界、地獄界。

三世間:即世間三種類別;包括有情世間、器世間、五陰世間。

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竟。


 
(作者:無心)
 
 
種「福田」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08:01「福田」,即可生福德之田。凡恭敬服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就可得福德;以田為喻,故佛、僧、父母、悲苦者,稱為「福田」。好似農夫種田,必須選擇良田,勤於耕耘,才能豐收;所以佛經將布施譬喻為種田,行布施也必須選擇對象,明三輪體空之理,才會有功德。

據《正法念處經》卷十五、《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等載,佛為大福田、最勝福田,而父母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內之最勝福田。

據《憂婆塞戒經》卷三供養三寶品、《大智度論》卷十二等載,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稱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報答之父母及師長,稱為恩田(報恩福田);受憐憫之貧者及病者,稱為悲田(憐憫福田、貧窮福田)。以上三者,合稱為三福田。

又據《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五載,有所求而為者,稱為有作福田,如父母、師長;無所求而為者,稱為無作福田,如諸佛、菩薩等。以上二者,稱為二福田。

又據《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載,具足「十法行」者,稱為真實福田,即1.住於空、無相、無願之解脫門而不入法位。2.見知四諦而不證道。3.行八解脫而不捨菩薩行。4.能起宿住、死生、漏盡等三種智證明而行於三界。5.能現聲聞形色威儀而不隨音教從他求法。6.現辟支佛形色威儀而以無礙辯才說法。8.常在禪定而能現行一切諸行。9.不離正道而現入邪道。10.深貪染愛而離諸欲一切煩惱入於涅槃而生死不壞不捨。

中國佛教一向重視敬、悲二田,即多行供養惠施。因此,就現在社會而言,三寶、修道者、父母、師長、病人、殘障、急難、弱勢等,皆堪為大眾所布施供養。

您,種「福田」了嗎?

 


 
 
福慧雙修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2/01 07:52福慧雙修,意思為同時修持「福德」與「智慧」二種莊嚴法門。所謂「福德門」有那些呢?如六波羅蜜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利益他人的善業都為福德。「智慧門」指入般若智慧之門戶,為自我利益的真理、觀念。

據《成唯識論》卷九記載:菩薩所修諸勝行中,以慧為性者稱為智,其餘則稱為福。菩薩為成就佛果,必須上求菩提(智業),下化眾生(福業),因其所具備的福、智二行,為成佛的最勝實踐,故稱為二種勝行。

佛教有云:「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即學佛應該要福慧雙修,不可偏廢一法。經典中處處闡明修行要福慧雙修,即使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華嚴五教章》卷二說:「此終教中論其實行,從初發意即福慧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要成佛,沒有什麼特別的法門,就是福慧雙修而已。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積集福慧資糧呢?六度相攝是最好的修持。

布施:不論是財布施、法布施,還是無畏施,以能抱持「三輪體空」為最高原則、境界。

持戒:非僅持戒相外表,能重視持戒的真正意義,以不侵犯他人為原則,並且尊重利益他人。

忍辱:忍辱非消極的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忍辱是積極、承擔、化解、處理和自在的處事態度。

精進:所謂正精進:「已生惡令斷,未生惡命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即使修福的精進,也需要以智慧為導引,才不至於盲修瞎練。

禪定:修持禪定工夫的人,身不妄動,口不亂言,意不顛倒,自然不會干擾他人,生長智慧,得到他人的尊敬供養。

般若:以智慧為導,不間斷的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自然能得大般若。

所以「福德」要「智慧」來引導,「智慧」要「福德」來積成。福慧如鳥之雙翼。偏一不可,是為「福慧雙修」。


 
(作者:無心.台灣)
 
 
金剛」淺釋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1/30 14:29「金剛」,梵語vajra,巴利語vajira,音譯作伐闍羅、跋闍羅、跋折羅、跋日羅、伐折羅等;即金中最剛之義。

經論中常以金剛比喻武器及寶石,較常用於比喻武器。以金剛比喻武器,乃因其堅固、銳利,而能摧破一切,且非萬物所能破壞。

以金剛比喻武器,如帝釋天及密跡力士所持之武器,稱為金剛杵;其不為任何物所破壞,而能摧破一切,猶如金剛。

於密教,金剛一詞亦常用於武器方面,如獨鈷(即獨股形狀之金剛杵或金剛鈴)、三鈷、五鈷等,多作為諸尊之三摩耶形,乃諸尊之本誓或內證之德的表徵,具有摧破眾生之煩惱、去除惑業之障難、驚覺眾生等各種含義。

以金剛比喻寶石,因金剛石透明無色,且光耀璀璨,一經日光照射,即顯現出各種色彩,於夜中亦能放出螢光,為諸寶中之最勝。經論中亦以金剛寶石來比喻菩薩所證得之金剛三昧,以取其最勝之義。然經論中較少用此譬喻。

以下簡單介紹經論中以金剛為名的幾個名相解釋,與十方共享法意:

金剛三昧:即能通達一切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堅固能斷破一切煩惱,猶如金剛堅固能摧破他物,故稱之。

金剛心:比喻信心堅固不動;猶如金剛之堅硬,不被任何物質所破壞。例如菩薩之大心堅固不動,稱為金剛心。

金剛界:密教視宇宙一切皆為大日如來所顯現,表現其智德方面者稱之。表現其理性(本來存在之永恆悟性)方面者稱為胎臟界。二者合為密教根本兩部。

金剛水:於密教中,受灌頂之際須立誓約;金剛水即指受者所飲之水。

金剛身:即金剛不壞之身;以金剛之堅固比喻如來法身之不壞。

金剛口:乃比喻如來之口舌殊勝,有如金剛。


 
(作者:無名.台灣)
 
 
檢舉 「三輪體空」淺釋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1/30 14:25構成布施有三個要件,即施者、受者與施物,此稱為「三輪」。若布施之時,能了悟此三者皆悉本空,摧破執著之相,稱為「三「輪體空」。此三輪略述如下:

 一、施空--能之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既知無實在的能施之我,布施時便無希求福報之心,稱之。

 二、受空--既體達本無能施之人,亦無他人為受施者,故對受者不起慢心,稱之。

 三、施物空--既了達資財珍寶一切所施物品本來皆空,對所施物品不起貪想(貪惜心),稱之。

亦即布施的人,要能體會到別人真正的需求而布施(雪中送炭),不是不管別人真正所需而布施(錦上添花)。施者當知受者的需求會因事過境遷而發生變化,也沒有什麼恆常不變的時機可執著故空,至於受者與施物亦是如此而知故空。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八:「大乘菩薩,既覺了諸法,惟心所現。所謂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則能治、所治二無二也,二無二故,則三輪體空。」

《宗鏡錄》卷三十:「大菩薩行施等時,能觀唯議,知境是心,即心外無法,三輪體空,是稱真施。」以上所說的都是指布施者動機應該要純正,且能夠懷著一顆喜捨心、恭敬心、慈悲心與因緣觀,來看待一切眾生,希望他們所求皆能如願。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解》卷一:在解釋「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時提到此一段是「理觀兼事行也,不住是理觀,布施是事行。於法者,六塵諸法也。布者,普也;施者,捨也。菩薩所修六度萬行,以布施為初度攝後五度。蓋施有三種,資生施、無畏施、法施也。資生施者,施以財物資他生也。無畏施者,持戒不惱無冤,忍辱不報有冤。法施者,精進不倦說法,禪定不差機說法,智慧不顛倒說法,然一切布施不過六塵。」

故知「三輪體空」之六度萬行,含括了佛菩薩的一切功德行,成就了諸佛菩薩的萬德莊嚴。


 
(作者:無心.台灣)
 
 
念佛四大要訣節要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1/30 09:00菩妙上人開示錄
 
各位法師,各位蓮友,大家好!今天要跟各位講的,是清朝戀西古崑大師「念佛四大要訣節要」。以這四大要訣的重點,來與各位互相勉勵。
 
  第一要訣,是不貪靜境。
 
  一般修行人,都貪愛輕安、寧靜。不貪靜境,就是要打破這種習性,不得耽著於輕安寧靜的境界。
 
  為什麼,念佛人不能貪著靜境呢?所謂的「靜境」,是指禪境,也就是四禪八定的意思。不貪著禪定靜境,是因為禪定乃有為法,一旦定力退失了,心念的行業一起,便會不由自主地又再墮入六道輪迴
 
並且,一直貪著寧靜的禪境,易落入小乘偏空,難以直向佛道。所以,念佛人不能貪著靜境。
 
  在佛七中,我們每炷香都有止靜的時段,這是為體諒大眾念佛、拜佛、繞佛,精神會疲倦,所以才安排二十分鐘短暫的靜坐。但只要一開靜,大家便得再起身,不能一直靜坐下去,畢竟佛七的主旨是念佛,而非禪坐。
 
  前幾天,有位年輕的出家眾來寺拜訪,那時,我問他用功的法門是甚麼?他回答:「禪坐。禪坐輕安寧靜,念頭不起,身心感覺很輕鬆。禪坐的萬念放下,比起淨土法門,要常常保持一個佛號,更讓人感覺自在和省力。」
 
  事實上,這位年輕人的說法,雖然不能說他錯,但是他的觀念,卻是只見其表,不見內涵。為什麼呢?因為,禪坐一樣要用到心念。
 
     「禪」,並非只是萬念放下念頭不動而已。學禪除了「止」外,還必須有「觀」。要時時觀照內心的意念,以種種的對治法,降伏內在的躁動、染著、妄想,這才是禪坐的真實內涵。所以,有心才能觀,無心不能觀,禪修還是要用心的。
 
  禪與淨,兩者都是有心有念的修法。不能因為貪著靜境就想捨淨取禪,也不要以為修禪就是死板板的無念無想。
 
  事實上,禪是活潑潑的!一般禪宗所說的「心定不動,不起念頭」,都是「正」。止是修定過程之因,因有「止」才生「定」。但是心卻不能一直呆滯於此,若是心一直安在「止」上,便是貪著靜境,反而會障礙「慧」的觀照。
 
  一個修行人,如果一直住在止的輕安境界而不行慧觀,他內心三惑是不可能消除的。畢竟止靜只是短暫的輕安,暫時不煩惱;就好像用石頭壓草,一旦石頭被移開,陽光一照,雜草便會再重生。若是能夠止觀雙運,或堅心懇切地念佛,一直念到三惑伏斷,那便能夠真正地達到瀞淨解脫了。
第二要訣  
  是不除妄想。現代人念佛,都有一個心願:希望早除妄想、能證一心。可是,戀西大師卻教我們不除妄想,這是為什麼呢?
 
  要知道,愈是想除妄想,妄想就愈多!這好比一畝田,要播種、施肥,沒想到卻牽錯了管線,把肥水全都引去澆溉田邊的雜草,導致苗萎稻枯,雜草叢生,空忙一場!
 
  人的心念也是如此,一直不斷地想要除妄想,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其上,結果反而助長了妄想的勢力,令妄想愈來愈多。
 
  所以想除妄想之念,本身就是個大妄念!有智慧的人懂得這一點,知道妄想不必除,只要把所有的精神都投注在佛號上,以佛號代替妄想,那麼,妄想自然會消失。
 
  念佛人,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便能夠善用其心。妄想何須除?老實念佛就好,久而功夫成片,妄念自然盡除。
 
  第三要訣,是不求一心。一心境界,是聖人所證得的。現在我們才剛初學,怎麼一下子就能證得一心呢?
 
  執意要求一心,反而成了念佛的障礙。因此,一心不用求,只要像戀西大師所說的:至誠懇切,每日限定多少聲佛號,決心不變念到命終,那就必定往生西方;而一旦往生西方,一心的功德,自然很快就能具足。
 
  在家居士念佛,要自已利用時間,安排功課修行。空閒多的人,每天限定三、五萬聲佛號;如果工作繁忙,可以早晚各三千。當然,也可以不分時段,每天限定五千聲作為功課。總之,隨各人的生活情況儘量用功。
 
  那天,有位菩薩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念佛的人很多,但是成就的,卻好像沒有幾個?」
 
  這個問題,最大因素是在於心志散漫,無法貫徹始終。大家想想,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念佛態度,怎麼可能會有成就?
 
  念佛,也跟做事業一樣,必須懇懇切切專心一致,把它當成一件極重要的大事看待,佛號才可能念得好!如果既不至誠也懇切,以散漫心隨緣念佛,那只是跟淨土法門結結善緣而已,哪裡能夠成就呢?
 
  講到這裡,又有一位菩薩遞紙條過來問:「很多祖師大德,不是教人都要一心持名念佛嗎?怎麼戀西大師反而教人不求一心呢?」
 
  一心持名當然是必須的,可是不要存有得一心的企盼!一心不亂的功夫,是怎麼成就的?不也都是從平常的散心念佛,持續不斷地訓練而成的。所以念佛不用希求一心,只要老老實實的念下去,不可思議的功德,自然的便會慢慢出現。
 
  所謂:「寧運身口之念,不論其散。」用這個口、耳、意來攝心念佛,不要去管散心妄念的起落,只將一句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堅定地念下去,時日一久,功夫純熟,一心功德自然就會成就。
 
  現在,大家都還只是凡夫身,貪瞋癡的念頭,難免會時時出來打斷念佛。這時候,不用去管妄念如何,將佛號繼續念下去,妄想沒有自體,慢慢就會消失不見了。所以大家千萬要清楚,一心持名的意思,不是教人要斷盡妄想得一心,而是教人專心念佛的意思。
 
  再說,一個人若真正斷盡妄念,那已經是大阿羅漢了。此時他能夠隨心所欲,十方國土任意前往,又何必念佛求生西方?因此,所謂一心持名,是教我們心不攀緣專心念佛。任何人只要真心念佛,具足信願行,都可以帶業往生。並不一定要惑斷盡,或得到念佛三昧,才能往生西方
 
  第四要訣,是不參是誰。為何不須參究念佛的人是誰?以前,禪二祖慧可大師,斷臂請求達摩初祖為他安心:「我心未寧,乞師與安!」祖師曰:「將心來,與汝安。」慧可答曰:「覓心了不可得!」祖師曰:「我與汝安心竟。」
 
  由上初祖與二祖的問答,我們可以明白所謂「心」,既無形相,亦無蹤跡,因為心本來無相,所以不著即是安。而且,真如法性,本來不可見。既然不可見,便無可表詮,既無可表詮,又哪裡還需要費心參究:「是誰在吃飯,是誰在念佛?」若有人執意要去參個究竟,那麼請仔細想想:「會念佛的,是不是這顆心?」
 
【心經】上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心與心所和合所造的萬法,即然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空相,那也就是無形相了。即然是無形相,那又如何參呢?」
 
真如法性,非相非不相。
 
說有相,不對;說無相,也不對。說有人在念佛,不對;說無人在念佛,也不對。即然有相、無相,有人、無人都是不對,那麼到底誰在念佛,還要不要參?
 
如果說,真的有個人在念佛的話,那就必須找出是誰在念佛。可是,有人在念嗎?是我在念嗎?「我」只不過是個假名,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那麼,應該說沒有人在念佛囉?但是,沒有人在念佛,一聲聲的阿彌陀佛,又是從哪裡發出來的呢?
 
 談到最後你會發現,說有相、有人不對,說無相、無人也不對。即然沒有、說無都不對,那就不用再辯論了。心一旦停止第六意識的思考辯論,剎那間便進入無念無分別的境界,那就是禪宗教人參悟的目的。~~~轉貼


佛教的四覺觀、九想觀 分類:找回內心的平靜2006/11/27 09:35四覺觀
  凡夫起淫慾念,世世常遷徙。宿生為女時,見男便喜歡。今世得為男,又愛女人體。隨在覺其污,愛從何處起。

  睡起生覺 -- 默想清晨睡起,兩眼矇矓,未經盥漱,此時滿口黏液,舌黃堆積,甚是污穢。當念絕世嬌姿,縱其櫻桃美口,而脂粉未傅之先,其態亦當爾爾。

  醉後生覺 -- 默想飲酒過度,五內翻騰,未久忽然大嘔,盡吐腹中未消之物,餓犬嗅之,搖尾而退。當念佳人細酌,玉女輕餐,而杯盤狼藉之時,腹內亦當爾爾。

  病時生覺 -- 默想臥病之後,面目黧黑,形容枯槁,又或瘡亦腐潰,膿血交流,臭不可近,當念國色方容,縱或年華小艾,而疾苦纏身之日,形狀亦當爾爾。

  見廁生覺 -- 默想通衢大廁,屎尿停積,白蠟青蠅,處處纏繞,當念千嬌百媚之姿,任彼香湯浴體龍麝薰身,而取食消融之後,所化亦當爾爾。

 

  九想觀

  人想死亡日,慾火頓清涼。愚人若聞此,愁眉嘆不祥,究竟百年後,同入燼燬場。菩薩九想觀,苦海大津梁。

  新死想 -- 靜觀初死之人,正直仰臥,寒氣徹骨,一無所知。當念我貪財戀色之身,將來亦必如是。

  青瘀想 -- 靜觀未殮骸屍,一日至七日,黑氣騰溢,轉成青紫,甚可畏懼。當念我如美貌之身,將來亦必如是。

台長: gary
人氣(2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牟尼珠 |
此分類下一篇:為甚麼吃素可救地球?
此分類上一篇:小姐,您的禮貌掉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