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25 07:48:56| 人氣1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乘圓滿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乘圓滿法

分類:佛語區
 

 

 

 

大乘圓滿法   引用

 

 

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

是以四大菩薩作代表:

第一位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

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觀音菩薩」,

第三位是五臺山的「文殊菩薩」,

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賢菩薩」。

用四大菩薩來代表整個的佛法。

 

「地」是大地,

大地生長五穀、雜糧養活我們,

我們離開大地就不能生存。

地下的資源寶藏,

使我們的生活得到滿足。

所以佛就用「大地」

比喻我們的「心地」。

我們的心地,是真正的大圓滿,

本來具足無量的慈悲、

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般若,

乃至無量的吉祥、無量的福德。

因此,佛所說一切經論,

沒有一樣不是無量的。

不但一切經皆是大圓滿,

甚至於每一部經,字字都是大圓滿。

諸位什麼時候能看出這個,

那才知道其味無窮啊!

「地藏經」主要是給我們講,

入佛門最初的修學方法,

就是「孝親尊師」。

佛陀教育是「師道」,

「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

不孝父母怎麼會尊重師長?

不尊重師長,不肯聽老師的話,

老師再有學問,再有能力,

也沒有辦法傳授給他。

所以「尊師重道」,才能成就學業。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

「孝道」就是

「大圓滿」的大根大本,

一切圓滿從這裏開始。

再將「大圓滿」擴展提升——

我們孝親尊師,將孝敬發揚光大,

孝敬一切眾生,

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切平等,

孝敬虛空法界一切眾生,

這就是「觀音」法門了。

所以觀音是地藏的發揚光大,

沒有地藏那來的觀音!

好像蓋樓房一樣,

沒有第一層樓那有第二層;

觀音是地藏的發揚光大,

稱為大慈大悲。

「孝、慈」不能感情用事,

一定要依止在理智的基礎上,

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

得到正面的好處。

所以第三位菩薩,

就是「文殊菩薩」,代表「智慧」。

「普賢菩薩」代表「實踐」——

將孝、敬、慈悲、智慧

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

能夠從心所欲都不違背這個原則,

就是普賢菩薩。

誰是普賢?人人都是普賢,

普賢法門是圓滿的法門。

所以華嚴經說:

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

為什麼呢?

普賢是心心大圓滿、

願願大圓滿、行行大圓滿。

如果這當中沒有真實的智慧,

普賢菩薩的大願就不能圓滿。

四大菩薩表現此義,

代表大乘圓滿的佛法。

所以要從地藏學孝敬,

進而學習觀音的大慈、

文殊的大智、

普賢的大願大行。

 

 

 

感謝芯~圖框分享

台長: gary
人氣(1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牟尼珠 |
此分類下一篇:矛盾十誡
此分類上一篇:生 活 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