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持戒一日而死,不願一生破戒而生 戒是無上菩提本,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龍...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9:45 | 回應:0
寧坐蒲團凍餓死,不作人間應赴僧 警惕精進道業,切勿隨順塵緣。既然出家修道,應該聽經研教,不忘弘法利生,或在蒲...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9:08 | 回應:0
寧可將身入地獄,不將佛法作人情 比喻公事公辦,絕不徇私。修行縱遇障礙,切勿隨順塵緣,妄失佛道。寧可將此身碎如...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8:20 | 回應:1
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錯路 修行道上要深信因果,依止正信道場,才不會墮入迷信,以致「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7:50 | 回應:0
殺人不眨眼 殺人不當一回事,比喻狠毒殘忍。參閱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其子士真就受武俊之節,...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7:15 | 回應:0
殺人不見血 殺人不留痕跡,比喻手段陰險毒辣。參閱明代馮夢龍的《醒世恒言‧卷三十五》︰「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貓兒...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6:38 | 回應:0
殺人不用刀 殺人不用武器,卻透過口或筆而置人於死地,比喻手段陰險。參閱明代羅懋登的《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6:06 | 回應:0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認識的人雖多,但沒有幾個人彼此了解,比喻知音難遇。民間習俗一般認為「知心」是「他人了...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5:34 | 回應:0
只怕沒有道,不怕沒有廟 比喻有廟不如有道。僧眾紹隆佛種,續佛慧命,只要真心在道,福德自然,十方諸佛菩薩都來護...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4:59 | 回應:0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比喻面對眼前的結局,後悔莫及。參閱元代無名氏的元曲戲文《張協狀元‧第四十二出》:「張解元...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4:30 | 回應:0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比喻率先嚐試,無怨無悔的付出;當仁不讓,表現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孤軍奮戰,忍辱負...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4:00 | 回應:0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只要真心悔改,離惡向善,便可立即成為好人。成佛作祖是要靠自己,自己能夠承認過失,又能...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2:58 | 回應:0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比喻為惡將招致無窮的痛苦,向善才能到達安樂境界,勸人迷途知返,改過自新。參閱元代李壽卿的...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2:19 | 回應:0
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民間習俗一般認為「知心」是「了解他人的心」,因而「知人知面不知心」。當海水枯乾時,即...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1:45 | 回應:0
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向東土一步生 比喻志向遠大,信願堅定。印度古稱天竺,在中國之西方,故曰西天;佛教自印度東傳...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07-22 09:10:58 |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