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多了一個外號,
叫『愛情老師』,
每每聽到有人這樣叫我,
我就會緩緩的揚起嘴角。
讓我想笑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像我自己愛情這麼糟糕的人,
當我的學生一定會很慘。
第二個是,或許我天生就是一個好老師,
而不是一個好情人。
很多人跟我抱怨過,
『相愛容易、相處難』,
但我一直都是反對這個論點的,
邏輯上來講,
不懂得相處的人,
根本沒有邏輯會懂得什麼是愛。
有人以為,
溝通就是商量,就是開口去談論,
那如果對方是啞巴怎麼辦?
如果對方是外國人語言不通怎麼辦?
那冷戰的時候怎麼辦?
人生裡頭,
我絕對相信,你印象最深刻的絕對不會是一句話,
而是一個事件。
愛一個人是用嘴巴說的嗎?
應該不是吧?
你對別人的態度不也是一門溝通?
有個女強人,
做什麼事能力都比一般人強,
但卻對自己的情人百依百順,
這算不算是一種溝通?
有個吝嗇的男人,
什麼事都愛跟人計較,
但對自己的情人卻什麼都無所謂,
這算不算是一種態度?
說有什麼用?
你又未必做的到?
越不懂得溝通的人,
越會輕易的衡量別人,
甚至誤解別人,
他們根本不懂得人與人之間微妙的關係。
年輕的時候,
我非常的好勝,什麼事都能爭就爭,
任何不公平的對待,
我都會以牙還牙,
在人群裡,我就像是一隻刺蝟。
而現在,
學會了不出招、
亦不接招,
避免自己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影響情緒。
將人一軍也是一種溝通,
包容也是一種溝通,
溝通是將事件圓滑化,
感情就是這樣誕生的。
我還是那句老話,
感情沒有像你們想的那麼堅定,
承受不了幾次你幼稚般的誤解與摧殘,
人都會心寒的、都是爹娘生的,
不是為了讓人糟塌才誕生在這個星球的。
溝通有時是沒有聲音的,
它能是一個眼神的交會,
一個姿體語言、甚至語氣的不同。
前幾天,
跟人談論起有關於『驢與馬』間的問題,
但我最大的不懂是,
為什麼那麼多人使勁的在尋找『對的人』,
找到了,真的是件好事嗎?
一個醫生,
若一昧的只醫小疾病的病患,
卻放棄了那些重疾的病人,
這樣算是醫師嗎?
一位老師,
如果只教品學兼優的學生,
而放棄那些品性較差的學生,
這樣稱的上是老師嗎?
在愛情裡頭,
愛一個人的優點,
更要愛一個人的缺點,
如果對方真的那麼好,
他確實也不需要你的存在,
而你不過只是個附屬品,
你在他身邊也只是格格不入而已。
學生考試完,
第一個罵老師出什麼爛題目,
害他考不好。
一個年輕人剛失戀,
把自己的情人批評的一無是處,
害他受了傷。
一個商人生意失敗,
怪景氣、責員工,
害他跌了倒。
生命不會去聆聽這些,
而是你該去聆聽經驗究竟在跟你說些什麼,
沒有人天生完美,
那些值得我們學習與崇拜的人,
都是最終去領悟到生命在透露什麼給他們,
激起他們改變的欲望,
讓自己更為完美。
沒有人找的到所謂『對的人』,
即使找到了,
你也會再一次的失去,
除非你改變自己,
創造出一個更新的自己,
那就是『對的人』。
昨天有人分享了一句話,
詮釋的很棒,
『真愛就好像是鬼,遇到的人少,聽說的人多』。
當你缺乏些什麼,
你不需盲目的尋找你缺乏的,
因為那也是屬於別人的,
除非你成為你自己所缺乏的,
不然永遠都不算是擁有。
人跟人可以在一起,
可以彼此喜歡,
但不一定可以創造出愛,
愛不是單方面的,
是彼此的互動,
是進步的、不斷修正的。
但這整個過程中,
最大的敗筆是,
你必須寬容,
那些膽小、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的人,
所給的無心傷害。
你必須學著去接受生命的無奈,
那就是坦然的面對,
你越懂得如何去愛、願意去愛,
卻又要等著那些人的腳步與成長,
甚至到最後,
接受他們的放棄。
人都是這樣,
覺得彼此有落差就放棄,
什麼高攀不上、什麼可以找到更好的,
一些爛理由與藉口都跑出來。
而又口口聲聲說這是為了對方好,
其實是虛榮、愛面子,
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在愛情裡頭有多幼稚。
在真愛裡,
你的面子與尊嚴一斤值多少?
我想說的是,
一文不值。
為什麼有人說遇到真愛比見鬼還難?
那是因為把自己看的比愛情重要。
你可以回想,
曾聽過、看過的真愛裡,
那一次不是將愛情視為最重要的,
為了愛寧願犧牲與放棄一切,
都得去搏一搏的?
魚與熊掌不可能兼得,
你可以活的很理性,
但我可以保證你一生中一定會存在遺憾,
重點只在於一個詞,
那就是你覺得『值或不值?』而已。
頭痛,去咪一下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