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工作久了,難免會遇到界限的問題。
常常,跟同事們討論”到底要不要給案主及案家手機”的問題;
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
對我而言,我的做法是,給一個”公務用門號”,
跟我的私生活分開;
畢竟,我是很重視個人隱私及私生活的,
不希望沒有自己的空間。
一個助人工作者,為了要給案主最好的服務,
常常要把自己保持在”最佳狀態”
為此,就要很清楚自己的狀況。
有時候,因為自己的狀況不佳,
卻因為覺得不能拒絕案主,所以仍勉而為之,
我想,這才是一種”不真誠”的表現,
一種”雙重污染”
如同在專督時,老師提醒我:
我們的個案多半是不清楚界限的,他們習慣不斷地”要”,
所以,你要更能清楚自己的狀態,
時時調整自己的身心在穩定的狀態...
這是一份自覺
所以,一個助人工作者,
要很清楚自己的狀態與界限,
透過身心靈的整合與調整,
擴大自己的界限與包容力,
這樣,才能自助助人。
唯有自覺,才能覺他
讓我們,一起加油
p.s.與Amar老師專督後有感
@圖:網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