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
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驅百毒。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相關習俗:
(一)包粽子:
源起屈原投江,民眾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後來演變成用竹籜、竹葉包好投入江裡餵魚、蝦。進而衍化成端午吃粽子的風俗。
(二)喝雄黃:
端午節後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傳的故事,所以民眾則起而彷效,希望有去邪的功能。
(三)掛艾草、菖蒲、榕枝:
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卻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 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伸為「蒲劍」,可以斬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
(四)佩戴香包:
香包是一種吉祥的避邪物,用各種顏色的綢布做成囊狀,裡面放置香料,便是香包。以前縫製香包是一項很重要的女紅,年輕的女孩子都要會縫。現在不論是商店或街上都能看到各種不同造型的香包在販賣,每逢端午,各地都可見民眾在販賣香包的攤位上選購各式香包,都令人愛不釋手。
(五)划龍舟:
時至今天,龍舟競賽已成為端午節最受歡迎的民俗活動。精彩刺激的比賽,亦吸引許多民眾在岸邊觀賞,為選手加油。在划龍舟愈來愈受重視之下,已成為鍛鍊體力及團隊精神的運動,而觀賞龍舟競賽,也成了全家大小調劑身心的最佳休閒活動。
(六)立蛋:
端午節正午陽氣最重,所以容易立起雞蛋,如在正午時將雞蛋直立起來,表示一年的運氣就會很好。
來源:網路轉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