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0-08 06:18:29| 人氣745|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規定

規定
想必每個家庭都會去規定一些事物,規定的目的只是要讓事情能夠順利的進行,也希望日常能夠養成好的習慣,而設下的手法吧。
有些家庭能夠吧設下的規定一直延續下去,有些家庭是,頭燒燒尾冷冷,還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就失敗了。我家是屬於後者,最後我想了一下,主要問題在於想要做規定的我不能夠徹底的執行我設下的目標,是自己先放縱了自己,所以才會無疾而終。
當然也是要有罰責來相挺,做不好或是不做必須要要有處罰,最後我想到我需要念經,那就是不按照規定做的人就必須要跟我上樓去,跟著我的動作做,我站跟著站,我跪跟著跪,我磕頭跟著磕頭,我念經他聽經,這樣應該會有所警惕,也能吧規定放在心上!

台長: 阿祥
人氣(745) | 回應(5)|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小品共賞 |
此分類下一篇:你盡力了嗎?
此分類上一篇:放暑假

猴子
規定用在家太硬了,應該是給個準則跟方向,然後再給個間隙,讓孩子們有一點空間,罰則只是手段。
2018-10-08 13:10:11
版主回應
規定只是過渡期的使用方法,希望能養成習慣
處罰只是在加深記憶,不是我的目的,希望時時提醒自己,如果不按照規定做的後果是什麼,自己最清楚
2018-10-15 13:46:06
阿東
看到這個文章,我心有戚戚焉。我以前工作忙,自己一個人又要忙內忙外,所以家裡就有了很多規定,希望小孩可以分擔我的家務,當然小孩一定會犯錯,我的想法就是有賞有罰,當然就是嚴格執行,再加上有時加了一點情緒,所以日後子孩就跟我漸行漸遠,所以長大後就很容易被他媽媽買收走。雖然也是他們的母親沒錯,但是被人問到為什麼你辛苦了這麼久小孩沒有感激的留在身邊,所以這些問題就被我拿出來檢討了。
規定有是很好,但是賞罰不是最終的手段,應該是讓子孩瞭解到什麼是可以做什麼是不可以做才是重點。如果可以重來,我會跟小孩講我為什麼有這些規定,沒有遵守會造成什麼問題讓小孩瞭解,然後再問小孩為什麼會犯錯,是不是知道自己錯了,有什麼要為自己辯護的,最後再問他那犯錯了要不要接受處罰,甚至跟小孩討論要如何執行處罰。讓小孩真心的知道錯了,而且自願的接受處罰。當然小孩的情況會很多,主要是利用這個機會來跟小孩溝通,讓小孩不會因為做錯事被處罰而跟自己產生嫌隙,也能知道自己的老爸是可以溝通的,相信這樣會對小孩的成長,跟親子的關係會有所幫助。不過,我教育小孩不是很成功,只是日後的一點心得提供參考!
2018-10-13 14:46:01
版主回應
謝謝分享心得,你走過的路將會是我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一切在努力中
做一些規定 目的只是想讓家裡的成員能夠養成好的習慣,賞罰只是一種鼓勵以及警惕的一種動力
2018-11-07 13:48:53
sdak888
規定是必然要的.但是也是要有彈性.原則和準則是死的
靈活運運與溝通才是真的
2018-11-02 08:02:10
版主回應
總用一招走天下是行不通的,一個時段一個時段的不同,要有所變化。
目前先把習慣養成,
處罰並不是我的目的
2018-11-07 13:55:23
雲子
規定是要讓大家養成良好習性,這個是過程的必要性,總比他在無謂的時間浪費掉吧!
能夠給予彼此的時間與學習,增進互動與關心,現在很多的小朋友,希望父母的陪伴,而不是金錢的養慾,終就成禍害!
以身作則是良好的典範,恆之,加油!
2018-11-13 21:03:39
版主回應
我還需要更多毅力來達到我的目標,希望不要半途而廢就好了
2018-11-19 09:16:46
稻香村
規定是有約束力的,從小教起,這是父母親的責任。
現在小孩不用像以前以樣要做很多家事,我只有規定一項不能晚歲晚起,早上10之前就要起來,
當然到現在是有效果的,所以規定一定會有成果,但要我們做家長的要以身作則。
2019-01-06 21:58: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