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19 16:57:25| 人氣365|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一個地方,有兩個人甲與乙,甲生了很多孩子,乙生得比較少個孩子,有一天,甲與乙打架,甲打輸乙,乙要求甲要賠償其打架之損失,甲說:「我只有小孩而已,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賠償你的損失。」乙說:「小孩也好!」甲乃將其最不喜歡的小孩一個賠償乙。
乙將甲賠償之小孩當做養子丙予以教養,養子丙已經長大成人能夠賺錢,有一天,甲聯合四、五個人與乙打架,結果乙打輸,這甲及其聯合之四、五個人也要求乙賠償其損失,乙說:「我可以把我的養子切斷養父子關係,賠償給你們。」但是乙的養子丙並不願意回歸到其生父甲的地方,而是想要自立更生。(註1)
難道養子沒有自己之決定權嗎?
中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蘇聯---請問養子丙的主張是否合法?


註1:在法律上養子成年後有自己的決定權,應該甲與其聯合之四、五個人,應該尊重丙之決定。
註2:各位台友,請猜猜甲是誰?乙是誰?丙又是誰呢?

台長: 老松子
人氣(365)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請大家不意放棄選黨的權利
此分類上一篇:4萬換1元之根由

我也是台灣人
台長您好
我也是台灣人
所以我認同您的想法
我也知道您說的甲乙丙指的是誰
對於沒水準的不同想法或謾罵的無聊的人
不要理他
那種人罵的是自己
哈哈
他居然這樣罵自己
2007-02-19 19:50:05
版主回應
我按錯了不小心把它刪掉了,個人有個人的見解,吃蕃薯的人的見解,跟吃白米飯的人對白米飯的見解都不同,吃白米飯的人認為蕃薯好吃,吃蕃薯飯的人認為白米飯香甜,所以這是每個人的見解不同,我不會刪掉不同論調的見解的!
2007-02-22 16:10:39
李晚來駕到
哈哈我也愛台灣
我覺得改郵票是正確的
抗議跟他們又無相干
他們應該是大陸來的吧?
可惡
2007-02-22 23:53:15
解密:面對台獨,中美
最近中、美、日、台之間發生了很多事,很多網友對此表示疑惑和不解,特別是在
中美面對台獨的態度上,許多網友都感到疑惑,例如:中國為什麼如此低調?美國為什麼那麼好心幫中國教訓阿扁?等等等等,本人通過這篇文章對此做了一一解讀。
在解讀之前,我們必須瞭解中美日台間剪不斷理還亂的利益糾葛。
首先對美國而言,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存在,其一是為了遏制中國,其二是為了控制日本。而台海問題就是美國在東亞軍事存在的藉口,以武力使臺灣獨立,會在很大程度上遏制、消弱中國的實力,但同時也會削弱美國的國力,從而削弱對日本的控制,甚至會喪失在全球的戰略優勢。若任由臺灣統一,則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將大打折扣。權衡利弊,美國認為只有維持現狀,才能達到遏制中國同時控制日本的雙重目的,才能最大限度的維護美國的利益。
於是基於對控制日本的考量,美國即不希望中日關係走的太近,也不希望中日關係處的太僵,因為如果太近,美國怕中日聯合排擠美國,這樣中國可以擺脫遏制,日本則可以擺脫美國控制,而正是美國最不願看到的;相反如果中日關係太僵,則日本會以中國威脅為藉口,向美國提出非分要求,(比如要求美國允許其發展核武)而這樣則會大大削弱美國對日本的控制。
基於對遏制中國的考量,美國首先要做的是確保對日本的絕對控制,其次才是儘量遏制中國統一,因為只要控制日本,臺灣即使統一,亞洲也是中美的天下,而如果美國失去對日本的控制,則亞洲是中日的天下,美國很難插足。因此美國一方面確保對日本的控制,另一方面力求台海維持現狀。美國對日對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基於這兩點而展開的。例如:
在對日關係問題上,一方面,美國積極發展美日關係,加強美日同盟(目的是為了打消中國武統的念頭),而另一方面,又對中日東海、釣魚島等問題上一言不發,並在南京問題、靖國神社問題上批評日本(目的在於打壓日本過渡刺激中國,從而導致日中緊張,而日本會以此為藉口,迫使美國放寬對日本的軍事限制,從而達到削弱美國對日本控制的目的)。
在對台關係上,美國首先要求臺灣聽話,不要過度刺激大陸;然後在這個前提下,美國向臺灣提供武器技術支持,以維持兩岸的軍事平衡,迫使大陸不敢單方面武統。在這一點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美售台武器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維持台海現狀,而不是為了臺灣獨立,也不表明美國支持慫恿臺灣獨立。而這正是臺灣最容易誤判的地方。
對日本而言,面對中國的不斷強大,日本既想借美國之力遏制中國,又想擺脫美國控制,發展自己獨立的防衛力量。針對臺灣問題,日本有自己的如意算盤,即:積極支援台獨,慫恿台海之戰,借此討好美國,遏制中國,如果台海開戰,日本就能坐視中美大戰而從中漁利,從而獲得擺脫美國控制的機會。然而,美國不傻對此心知肚明,所以美國決不介入中日間的衝突,甚至會適時敲打日本的囂張氣焰。
對臺灣而言問題就簡單多了,在臺灣這種封閉的娛樂八卦氾濫的社會氛圍下,很難出現什麼戰略家,所以臺灣抱定大陸比不敢動武(例如一個臺灣網友說過現在是商業社會原子彈只能嚇唬人不能殺人),美國必然捍衛臺灣獨立,美國肯定會為捍衛民主而于中國一戰。
在中國看來,中國無時不刻不在盼望臺灣統一,通過道義和實力兩方面的考量,中國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和平統一,但由於美國的阻撓,中國逐漸意識到和平統一的渺茫,而武力統一我們又沒有這個實力,在這種無奈的條件下,維持現狀成了中國的權宜之計。這樣維持現狀就成了中美兩國的共同願望。看到這一點,美國輕鬆了許多,華盛頓心想:“任由臺灣折騰吧,反正北京不敢動武,維持現狀的事就讓北京去代勞吧”於是,每次臺灣囂張,美國不但坐視不理,有時還會添油加醋,讓北京難堪。而為此,在過去幾十年裏,北京對台一直很被動,不管怎麼囂張,也這能動動嘴。
然而北京並不傻,維持現狀畢竟是權宜之計,於是北京徹底打消和統的念頭,全力備戰。同時,北京逐漸讀懂了美國的心思,抓住了美日之間控制與渴望擺脫控制的矛盾,開始對日本的無理舉動變得強硬,而同樣,美國也變得很難堪,嘴上說美日親近,行動上,面對中國的強硬又不敢公開站在日本的一邊,從而加深美日之間的隔閡。於是,在一定程度上,日本成了美國的“臺灣”,美國借臺灣遏制中國,而中國則借日本遏制美國對臺灣的企圖,這樣一來,日本和臺灣一樣,都成了中美遊戲的玩具,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老在關鍵時刻扇日本嘴巴的原因。
在如此錯綜複雜的關係中,美國有一點還不明白,也最想弄明白,又最怕弄明白,那就是中國的軍事實力有多大,中國統一臺灣的決心有多大,中國敢不敢武力收復臺灣。
美國不明白又最想弄明白的是,中國會為了臺灣這個彈丸之地不惜和美國開戰嗎?美國的遲疑是有道理的,因為在美國看來,臺灣只是商品,美國有點不相信中國會因為一件商品而犧牲自己幾十年改革的成就。然而美國不明白,在中國人眼裏,臺灣不是商品,而是中國的命,商品可以不要,命不能不保。
美國想弄明白又最怕弄明白的是:中國是否真想和美國打一仗?美國最怕看到的是:這個結果是肯定的。因為如果是這樣,美國將不得不作出抉擇:是捨棄臺灣,還是與中國開戰。而到目前為止,美國還在為此而彷徨。所以美國迫切需要瞭解中國的軍事實力和中國統一臺灣的決心。
進入2007年,伴隨著阿扁的叫囂美國的所有疑慮都解開了:先是殲十等重要裝備的高調亮相,中國核實力的展示,以及中美之間衛星事件的發生,再到中國的導彈打衛星試驗;中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美國瞭解中國的軍事實力。美國對此有些吃驚與不安,因為美國明白了武力捍衛臺灣是需要付出慘痛代價的。接著讓美國驚恐異常的事發生了:面對阿扁的叫囂中國竟然一言不發,這對美國來說太可怕了。美國想弄明白又最怕弄明白的事終於弄明白了:中國顧不上“吵”架了,它只顧磨刀霍霍,顯然就準備“打”架了。
對於美國來說這可真是“突發事件”了,美國馬上意識到情況變了,維持現狀已經由中美之間的兩廂情願變成美國的一廂情願了;真是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呀,想當初中國想維持現狀要有求於美國,現在完全調個了,美國想維持現狀要看中國答不答應了。美國馬上意識到可事態的嚴重性,於是馬上加強美日同盟,告訴中國保持克制,千萬別動手;其次,告訴阿扁:小祖宗你可別折騰了,人家可要動真格的了,就等你往槍口上撞呢;人家真要揍你,我保不保你還沒想好呢——這就是面對阿扁囂張,大陸沉默而老美反而接連警告臺灣的原因。 作者不詳
2007-02-23 22:57:0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