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www.voy.com/154766/4/152.html
中西哲學講座(系列四)之四
講者:劉桂標
(案:本文僅是筆記形式的講稿,有待來日正式整理成為完整形式的文章。)
一孟子的人性論──性善論
I性善論的主張
-孟子的人性論可稱為性善論的主張。此理論是由孔子的仁說進一步開展出來的。孟子將孔子所說的、作為價值根源的仁稱為善性或即四端。其說較孔子清晰、嚴密和有系統。
-性善論是指出所有人的本性都是善的這種學說。孟子用以下的說話表達了其性善論的觀點: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性善論的關鍵語詞的涵義:
/性-指人的價值的本性(即道德主體),它與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後者是經驗的、現實的,前者卻是先驗的(即獨立不依於經驗)、理想的。∴孟子說: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盡心上)
這裏強調善性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善性非經驗意義,而可說是理論/價值意義。
\善-依後來儒家用語,指「至善」(《大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至善」以西方哲學的用語來說,即絕對的價值,不是一般的、經驗意義的善,故不與經驗意義的惡相對。絕對價值可說是價值的根源。
→性善論:人的價值的本性是絕對地善的。
澄清一:此主張並非講人性的經驗根源而是講人性的價值根源。∴並非說人在初生時是性善的,而是人的本質是性善的。(從人性的發生歷程看,人不必是性善的,即初生的嬰兒或小孩難講得上是性善的。)
-澄清二:此主張並非一經驗命題而是一價值命題。∴不能從經驗的角度來加以反對。(從經驗的角度來看,人的行為有善有惡,難以判斷人的本性是善還是不善,故性善論不能成立。)
II性善論的體證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並非站在經驗的層面而是站在理想的或價值的層面,∴不能從經驗的角度證明或否證。
從經驗的角度來說,人的現實行為有的符合道德反省,故是善的,有的不符合,故是惡的,但由此不能推論人沒有善性。∵人的行為是善是惡與人的本性是善是惡無必然的關係,因為人性在理論上雖可說是善的,但在實際上可以不表現出來。
-人性本善的觀點雖不可以用經驗/科學的方法加以證實,但卻可以根據傳統中國哲學的說法,從人生的道德實踐中加以體驗/體會/體證。(這種證明方法與西方重視科學方法的證明不同,後者一般稱為論證argument。)
∴傳統儒者往往從不同的具體脈胳、情境對善性加以指點(稱為具體指點)。E.g.孔子言仁──仁是孔子對道德本心的稱謂──往往在不同的具體情況下作出了許多不同的說明。當中,以孔子和宰我辯論三年之喪時,孔子從人心之不安處指點仁之所在令人有較深刻的了解。
到孟子的時候,更進一步從道德本心呈現的四個方面對善性加以說明,這就是所謂仁義禮智四端。孟子說: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
/仁=惻隱之心──指不忍見他人受到苦難的同情心
-義=羞惡之心──指對於罪惡行為感到羞恥的心
-禮=辭讓之心(有時又稱「恭敬之心」)──指對別人謙讓及尊敬的心
\智=是非之心──指辨別善惡是非的心
-當中,以惻隱之心最為突出,最易為人所體會,∴孟子往往以此心概括其他三端。他又稱此心為「不忍人之心」。對於人有此心,孟子曾作出著名的體證: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公孫丑》上)
現代版本──乍見小孩快要墮樓,當中我們能肯定人的良心的所在。
III善性情理兼備
-孟子所講的善性或即四端,它們一方面是情──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情,一方面亦是理──仁、義、禮、智等道德原理道德理性。∴孟子常強調四端具有普遍性(普遍性指對於一切有理性的人來說都是合理的特性):「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或者反面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辨識:一般的情感與道德的情感
/一般的情感-主觀的,無普遍性,e.g.喜歡什麼、害怕什麼
\道德的情感-客觀的,有普遍性,e.g.惻隱之心、羞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