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高雄訊】在醫院經常有病人或家屬攜帶綜合維他命、魚油、植物萃取成分或益生菌等各式各樣的保健食品詢問營養師:「洗腎」可以補充綜合維他命嗎?小朋友要吃什麼益生菌? 癌症治療期間可吃什麼保健食品?手術後補充什麼營養品可以幫助傷口癒合?等等。不過,吃了這麼多保健食品就能確保健康嗎?
一名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林姓鋼琴女老師,在高醫接受腎臟病照護團隊照護30年,期間因為不愛吃蔬菜,擔心飲食不均衡,而自行補充維他命及魚油類的保健食品;剛開始面對市售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以及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讓她深感困擾。後來在腎臟內科醫師建議下,開立適合腎臟病友的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才安心攝取。現在除了接受正規醫療,依照病人的飲食習慣衛教腎臟病飲食搭配「適當且適量」的保健食品,並養成每週3次的運動習慣,讓她看來活力滿滿。「朋友都不知我得腎臟病!」她開心說,「服用保健食品前諮詢醫師或營養師才是正道!」
像林姓鋼琴老師注重「保健」食品的人愈來愈多,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的調查推估,2018年台灣保健食品年產值市場規模已破千億,但「保健食品如何選擇不NG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表示,保健食品不能涉及療效,高醫為替民眾的食品安全多一層把關,由營養醫療小組、營養部、資材及資訊等部門組成跨專業團隊,推動「台灣首創醫院處方食品審查把關系統~提升病人使用安全性及可近性」,以病人需求做為優化營養服務為目標,打造特殊營養食品暨錠狀膠囊食品安全管理,並健全醫院食品安全把關制度,同時建置處方食品臨床適用之實證審查、由醫師或營養師提供保健食品處方之諮詢服務等,獲得2020年SNQ國家品質「醫院醫事服務組」標章認證。
高醫營養部主任黃孟娟表示,民眾在使用保健食品前應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並搭配抽血檢查及病史進行評估,因為不同疾病適合的保健食品大不相同,要注意大部分的保健食品是複方,避免多重補充導致攝取過量,而增加身體的負擔。另外,使用藥物時也要注意食物與藥物的交互作用,因治療需服用西藥或慢性病長期服藥者,保健食品需與藥物分開食用,例如服用含魚油、銀杏等補給品,同時服用抗凝血藥物時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等高醫營養部食品把關系統自2018年開始收集個案,迄今約200名病人使用滿意度超過九成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