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這樣的文章,我不會發表在這裡。
在我的領域裡有這麼一句話,『不管你的產品、服務多麼的好,你若不願去行銷,那它根本是不存在』。
以現在的出版社立場,除非你是台灣有所知名度的作家,不然出版社寧願出版國外翻譯的暢銷書,也不會給台灣作家機會。
但你不能責怪出版社不給機會,因為出資的是出版社,每一本書都得砸幾十萬,如果一版沒辦法在半年內賣出七成,基本上就是賠了。
但不管是作家本身、或是出版社,都會把責任丟給經銷商,因為經銷商完全不用出成本,卻拿一本書近50%~70%的毛利,但這些錢也是層層被剝削掉。
再不然,就是把責任丟給大環境,說現在市場不好,會買書的人越來越少。
十幾年前藤井樹曾經寫下百萬銷售的佳績,無可否認的那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合,因網路一夕爆紅才創下的成績,但也證實了一點,那就是『行銷』是何等重要,甚至超越了書本身存在的文學價值。
所以寫的好,不如寫的簡單明瞭,如果人人都吞嚥的下,人人都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這位作家的本質就會受到讀者間的討喜。
而現在出版社在意的,不是你書究竟寫的如何?而是你跟粉絲、讀者間的互動狀況。
寫的再好,跟讀者間有所距離、無法互動,銷售是很難打的開的。
我分享個數據給大家,目前台灣華文小說連續幾年銷售排行冠軍是九把刀,但年銷售量是一萬五千本以下,而且可能只有前三名的排行才可能破萬,沒錯,目前台灣小說市場就是這個樣子,而其他類別的書籍可能更慘。
現在你一定想問,那究竟一個作家一開始一版的發行量是多少?其實不過是一千到三千本之間,新手可能是一本一千,有點名氣或得過獎項的是兩三千本。
你一定覺得不可思異,現代人隨隨便便fb好友幾千個、line好友幾百個,有些有外表的隨便拍張甜照就騙到幾千幾萬個讚了,賣一千本書真的有那麼難嗎?
前陣子新聞報導,一個國中生因為在fb上賣麥克風,一年營業額超過一億,讓他乾脆休學直接在家專職電商,你還覺得這樣誇張嗎?
而我們又該怎麼對一本書去衡量它究竟寫的好、或不好呢?
書店一家一家倒、出版社也是,但不要真的誤以為市場不見了,其實它一直都存在。
畢竟,買一本書跟吃一頓大餐比較起來,一本書捧你認識的人場,還可以做人情,又可以讓自己增添文學涵養,更不會有人會因此責罵你浪費錢,這樣投資自己不好嗎?
問題一直出在作家、出版社身上,不去改變想法、觀念,卻一直把責任丟給大環境、經銷商,而現在其實正是大好市,卻又盲目的不去發現問題所在。
試問,還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容易捧紅一個人?
有經驗的作家,會選擇出版社來出版自己的作品,因為書賣不賣得動,跟出版社有沒有心去行銷、廣告你的書有關,而往往好作品都是死在爛出版社錯誤的決策上。但出版社又會把皮球踢回去,賣不好是因為作者知名度不夠、書寫的不好。
而作家本身也要對自己的作品與出版社付出責任,如果不運用自己的關係幫出版社製造業績,以後也不會有人再敢用你。
我在國外學到的經驗是,作家是該擁有自己專屬的網站,且是.com的,而台灣有幾個作家有屬於自己的網站?甚至很多出版社連自己的專屬官方網站都沒有,這樣怎麼生存?問題出在誰的身上?
如果你不用心去經營自己,全靠社交軟體fb、免費的部落格與你的粉絲與讀者互動,你很快就會不用吃這行飯了。
以前製作一個網站,需要工程師寫好作品,在放到承租的網路空間,這樣的技術層面是很廣的,費用也非常驚人,但事實上,現在架站已全靠資料庫了。
做一個功能強大的網站,跟使用一個部落格一樣,但這樣的資料庫架站軟體尚未普遍,所以大部分的軟體都不是中文,但現在也有中文版本發行了。
我這樣說好了,如果有一個作家,他製作了一個專屬網站,而這個網站不只單純有他的作品,還有文學論壇、多重社群網站連結甚至內坎網頁、線上購物車系統、fb粉絲團、留言板內建、聊天室與line群,種種的曝光與結合,他能不紅、不賣嗎?
書要給經銷商賣,你不如自己賣,擁有購物車系統,你不只可以賣書,賣任何一切都可以。
而且出版社還可以聯合出版社間的書籍在上頭賣,何必再擔心運費問題?全都免運費,且賺的更多!這就是三贏!
為什麼過去的人沒這麼做?
你開什麼玩笑?這要花多少經費?這需要幾組團隊去經營,只為了賣書?只為了捧紅一個作家與出版社?別鬧了吧。
但現在,什麼都跑資料庫,什麼錢都不用花,只要每天作家與出版社付出一點點時間,我說的一切就成立了。
當然,每年的空間與網址費用你仍得付,但這錢小的可以。
而這些資源結合起來,書若還賣的不好,不管是作家或出版社都不適合吃這行飯了,因為還沒談到行銷,這連垃圾都賣的動了。
對,這一切都還沒談到行銷,光是談基本的架構,要不成功都很難了,且台灣作家與出版社還沒人願意去做,這就是我們與國外的差異。
去忙了,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