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尼山論壇與會學者院部講座
著名漢學家浦安迪教授談“猶太教與儒家思想中‘天生本性'”
5月20日,第三屆尼山論壇第一場與會學者院部講座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知新樓舉行。著名漢學家、希伯來大學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浦安迪(AndrewH.Plaks)作了題為“猶太教與儒家思想中'天生本性'問題的異同觀念”的學術講座。本場講座由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跨文明對話研究中心副主任傅有德教授主持。此次講座吸引了全校各院系百余名師生到場聆聽,得到了多家媒體的大力支持。
講座中,浦安迪教授主要從儒家和猶太教的傳統經典文本入手,選取了兩個傳統中涉及討論“人性”問題的文本內容,采用語言學、文本分析的方法,呈現了儒家和猶太教各自傳統中對“天生本性”觀念的相同與差異之處,為大家展現了兩個文明對話的基本範例。
在儒家傳統方面,浦安迪教授認為關於“性善性惡”的人性論是儒學史中核心的哲學話題,他主要從《論語》、《孟子》、《中庸》和《論衡》等文本的內容展開討論。《論語》中有“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說法,他認為,這反映出任何人都有一個本性,也就是說本性是普遍的。浦安迪教授強調,在《孟子》中,孟子並沒有十分正式地提出“人性本善”的說法,他只是用非常委婉的方式提出關於人性的看法。孟子反對告子所謂的性惡論或性不善不惡論,因為這樣導致許多人不對自己的惡行負責。在此,孟子反向否定了性惡和性不善不惡的觀點。其次,《孟子》在談論心和性的概念時還提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浦安迪教授認為,“盡其心”表示人有一個心,它表示一種潛能,需要人經過修養的過程,所謂“知其心,養其性”,性成為人需要努力而到達,在這裏,需要人去不斷追求,通過修身而達成的性,實則為“性善”層面的意思。荀子所作的《性惡篇》是討論人性善惡問題的,浦安迪教授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中“偽”是人造、人作為的意思。在《中庸》的文本中,浦安迪教授認為“自誠明,謂之性”中,“誠”是一種關於人的內在的描述,是有關本性的東西,而“明”是指從本性出發,達到“明”的境界。通過儒家歷代經典文本,浦安迪教授認為,儒學的這場關於本性的討論,展現了儒學內部的矛盾,也是儒家思想中關鍵的問題。
在猶太教傳統方面,浦安迪教授認為雖然猶太教經典中並沒有明確指涉“本性”的詞語,但是仍可以從文本中獲得一些相類似的討論。他指出,在《希伯來聖經》中,有兩個希伯來詞與人的天生本性有關系,一是tevah,它是指物理意義上的作形,後來有引申為有鑄錢的意思;二是yetser,指的是造型、造物的意思。浦安迪教授認為這兩個詞與漢語中所表達的本性、人性有類似的含義。在《創世記》中,有“人從小時心裏懷著惡念”的說法,心也就是指的是yetser的涵義,這裏所表達人性中所有的惡的層面。浦安迪教授又引述了《申命記》中“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他認為這裏應當翻譯為“全心、全性”,此處的全心包含善心和惡心兩個方面,這源於人有善和有惡的兩個方面。但是在猶太教傳統中,惡並非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所理解的絕對消極的層面。浦安迪教授認為,惡就像發酵面粉用的酵母一樣,惡是一種動力性的因素,是人的生存的催動力,然而這種惡並不是指向那種倫理意義的惡。在此意義上,他認為儒家中的“性,食色而已”的說法,是與這個方向想契合的。總之,浦安迪教授認為,雖然儒家和猶太教傳統所使用的人性一詞有諸多不同的涵義,但兩個傳統在討論人性的內容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共通之處,人性是善還是惡的張力也在兩個傳統的思想脈絡中具體展現出來。
講座結束後,在場的師生以及部分媒體記者提出了包括儒家和猶太教關於天的討論的差異,以人性善惡為基礎對人的劃分,以及孔子的天道觀等問題,浦安迪教授作了認真的解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