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5-11 16:59:33| 人氣1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個投資分析師的告白─華爾街牛肉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華爾街娛樂事業現形記--一窺年薪千萬、卻又低調神秘的產業分析師職場生涯
★台灣第一本分析師現身說法的故事
===============================================

  你做的並不是分析師工作,你從事的是娛樂事業。
  我們全都在超現實、荒誕不經的賭場裡工作。
  誰是你的衣食父母?是投資大眾、還是各大企業?華爾街研究界的基本問題是——它不再是服務投資人,而是服務投資銀行業者。
  分析師的工作是預測未來,但常常只有51%的時候做出正確預測,其他則需要一點好運!
===============================================
【書籍簡介】
◆不懂財務卻當上分析師
  我向他們說明我的電機工程資歷背景、我在貝爾實驗室的工作,以及我對電腦、個人電腦、數據機、光纖等的看法,接著,我想我該做出結論:「我實在不是適合在公司裡工作的人,我想,你們真正需要的是擁有我這種背景的顧問」,我的原意是表白自己的聲明,不意卻引發問題。
  康乃爾說:「我們不需要艱澀難懂、令人討厭的顧問,我們要的是分析師,負責半導體產業的分析師。」我不是很清楚他的意思。
  我花了兩個鐘頭的時間向他們解釋我並不是在開玩笑,我真的不是那種典型的企業員工,我連套西裝都沒有,對財務一竅不通,只懂技術。我想,我一定是觸動了哪一條神經線,這三人連合起來發動攻勢,說服我接受這份分析師工作——在今天早上之前,我連世上存在這樣的工作都不知道!

◆菜鳥分析師出道記
  身為分析師,你必須比別人更早做出預測,而不是報導已經發生的事實。
  每個月打一百通電話,每年至少得拜訪每個客戶一次。
  一天可能有八到十場一對一的會議,再加上團體早餐、團體午餐和團體晚餐,還有舟車勞頓。
我發現,極少分析師永遠正確,分析師的工作中比較重要的是令接觸你的人留下深刻印象,股票的預測正確與否反而沒那麼重要。

【精采書摘】
第一章 
  五一%的時候做出正確預測我撥打廣告上刊登的電話號碼。
「你好,這裡是研究部」,電話那頭一位女性回答。
「啊?研究部?」我腦裡忖疑了一下,但立刻禮貌地說:「可否麻煩幫我轉接羅伯.康乃(RobertCornell)?」
「他今天不在辦公室,要替你留話嗎?」「麻煩請他回電安迪.凱斯勒(Andy Kessler),就是這個電話號碼。不好意思,順便請問一下,這裡是哪家公司的研究部?」「潘韋伯(Paine Webber)」,對方答道。
  我和吉米.康諾斯(Jimmy Connors)看到了潘韋伯的廣告,但對這家公司的業務一無所知,這是一九八五年,我二十六歲,並不是很急切想要這份工作。
  羅伯.康乃爾第二天早上回我電話,他在電話裡的聲音奇特而深沉,盤問了我的資歷背景,問我何時能面談。我正打算從位於紐澤西州的住處前往曼哈頓一家專門替程式設計師和科技界人才仲介暫時工作的獵人頭公司,因此告訴康乃爾可在午餐時間和他碰面。
  我決定穿著自己最好的服裝,褐紫紅襯衫,海軍藍羊毛質地的領帶,海格牌(Haggar)雙織寬鬆長褲,不穿外套,這是最早的「科技怪胎時尚」,大約是一九八五年左右開始流行的。我在五十一街和第六大道交叉路口遇見一位以前同事,他問我上哪兒,「穿這樣去潘韋伯面試?」,他用那種「你穿得一付蠢蹩腳貨」的神情上下打量我。
  好吧,我是蠢蹩腳貨,現在,我為自己穿得過分寒酸而感到有些不自在。走進美洲大道一二八五號,搭乘電梯上九樓,走向接待員。我身後有扇微開的門,我很快瞥了一眼,裡頭滿是相互喊叫或對著電話高聲喊叫的人,這真是個奇怪的地方。接待區擺設的是我這輩子見過最糟糕的藝術品,醜陋的現代畫看起來像是三歲小孩的作品。
  「嗨,我是鮑伯.康乃爾」,他身材出奇矮小,聲音和電話裡聽起來的一樣深沉,他一邊和我握手,雙眼從頭到腳、再從腳到頭地、慢慢地把我巡禮一番〔我有沒有提到我腳上穿的是髒髒的咖啡色「富樂紳」(Florsheim)牌軟皮休閒鞋?〕,他臉上露出奇怪的笑容,事後我才知道那笑容隱含的意思是:瞧瞧此人的穿著與相貌,我想,他就是我要找的人啦!

三倍薪水?!
  我過去五年在AT&T的貝爾實驗室工作,貝爾實驗室研究經費龐大,我的工作是設計晶片、為製圖工作站寫許多軟體,安裝非常昂貴的微型電腦系統。但是,AT&T正在進行大規模改造重整,在美國司法的裁決下,該公司於一九八二年解體,為長遠之計,我得離開。
  餐間,我向他們說明我的電機工程資歷背景、我在貝爾實驗室的工作,以及我對電腦、個人電腦、數據機、光纖等的看法,接著,我想我該做出結論:「我實在不是適合在公司裡工作的人,我想,你們真正需要的是擁有我這種背景的顧問」,我的原意是表白自己的聲明,不意卻引發問題。
  康乃爾說:「我們不需要艱澀難懂、令人討厭的顧問,我們要的是分析師,負責半導體產業的分析師。」我不是很清楚他的意思。
  我花了兩個鐘頭的時間向他們解釋我並不是在開玩笑,我真的不是那種典型的企業員工,我連套西裝都沒有,對財務一竅不通,只懂技術。我想,我一定是觸動了哪一條神經線,這三人連合起來發動攻勢,說服我接受這份分析師工作——在今天早上之前,我連世上存在這樣的工作都不知道!
  我愈是否定,他們愈是堅持,那種你來我往的談判技巧真是一流,我真希望那是我事前周詳規劃演練好的,但其實不然,我事前根本毫無概念,全然不是在和他們討價還價。後來,我偶爾還會一身冷汗地夢醒,驚恐如果那天我在他們面前表現得像個敷衍迴避的人,那後果會是如何。
  華爾街有滿坑滿谷的分析師,他們負責你所能想像到的每一個產業,石油分析師、零售業分析師、飲料容器分析師、汽車業分析師、保險業分析師……,多到令人作嘔的地步。喧囂的大牛市於一九八二年八月開始,最熱門的是高科技類股,例如電腦、半導體、電信產業,已經苦候牛市長達十年的老一代分析師通曉的是IBM這樣的公司,對於新的技術所知不多,當時,IBM佔了電腦產業證券一半的營收和九○%的獲利,但是,大牛市促使許多電腦公司紛紛公開上市,這股上市熱潮始於一九八三年。
  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公司陸續上市,華爾街需要分析師研究這些公司,以向投資人提出建議,那些只專精於IBM的老一代分析師並不了解設計的自動化、個人電腦軟體、閘陣列半導體產業(gate array semiconductors)、競爭激烈的長途通訊、工作站、磁碟機等等領域。華爾街需要通曉更狹隘領域的分析師,因為下一波公開上市熱潮中入列的將是這些更狹隘、專精技術領域的公司,我的技術背景加上對趨勢的敏感度,正是華爾街需要的。
  康乃爾負責組成一支涵蓋電腦、軟體及電信產業各領域的技術研究團隊,我是他所拼湊的謎圖的最後一塊。
  他們還是沒能說服我,直到康乃爾在我耳邊低聲告訴我第一年的酬勞,那是三倍於我在貝爾實驗室的待遇,我的抗拒聲變小了……,康乃爾又接著說:「你只需要五一%的時候做出正確預測就行了。」
  我打了幾通電話給了解華爾街的朋友的朋友,詢問什麼是分析師、分析師做些什麼,但都得不到有益的回答。一位家境富裕、對財務有些概念的朋友倒是很直接:「你是白痴嗎?接受這份工作!」好吧,就這樣決定了。
  我決定接受這個工作。在踏進瘋狂的華爾街世界之前,我最後做的事是稍稍狡猾地討價還價。我可不是舊時代的人,我懂得為自己爭取一點權益。我離開貝爾實驗室時,每年有兩星期年假,如果繼續留在那裡四、五年,就能獲得三星期年假。我告訴康乃爾,我上一份工作的年假是三星期,希望這份新工作也給我三星期年假,他愣了一下,用最怪異的表情看著我(哈,被我難倒了吧?!),他說:「沒問題,我可以白紙黑字寫下來,不過,在華爾街,沒有人明訂年假,只要你能擠得出來,要休假多少天就休假多少天。」我想,這些不過是預設性的話,當然,我完全錯了,我當時想,好啊,我一年要休假十星期!可是,在接下來十五年,我一年難得擠出兩星期休假!

台長: 小奧
人氣(1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