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09 01:51:12| 人氣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鬼太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pic:紅粉知己


(簡介)
「立地而奔、立地而鼓、立地而舞」為鬼太鼓座員對自我的精神喊話,一種發散超然哲思的生活態度。
1969年田耕在日本佐渡島上首創《鬼太鼓座》。聚集了一群厭倦都市文明,醉心太鼓藝術的年輕人,視擊樂與奔跑為一體兩面,力行『走樂』之清貧修持,傳人們每天清晨四點起床、長跑、作早課、粗食、讀書、習樂,日未出而作、日落而不息,深信運動能屏除慾念,同時恪守群體自治生活的紀律,以蓄積震驚全球的表演能量。
《鬼太鼓座》的樂器陰陽並行,嬌柔如竹笛、三味線、尺八與箏,雄壯如大小不同、數量不一的鼓,最大的太鼓重達七百磅,迸發出的律動、躍進之間,卻見一陣陣周而復始、圓寂不滅的靜滯,也就是日文中的“?”,意指節拍間的休止,藉由“?” 沉潛反襯,鼓擊與舞動張力更為彰顯。
在遠古時代的日本,村莊遠近依可否清晰聽見太鼓鼓聲而定,此意涵經過延伸,《鬼太鼓座》於是展望一個“和”的世界,消弭國家、宗教、種族界線,擊破傳統窠臼,以肉體的均衡美感牽引肌肉的剛毅線條,以太鼓象徵太極的圓滿、以音樂和肢體語言傳達精氣神合一的東方文化,生命試煉因而與藝術造詣並行不悖。


**************
之前一直很想去看鬼太鼓的表演,臨時約了小鄭.
(那麼爽快答應,原來是忘記以前看過了)
我們都覺得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的場地會散音,打亂音樂的品質.
但似乎近來藝文團體除了果陀都在國父紀念館,部份移駕小巨蛋外,兩廳很少聽到有活動.
或許隨著”大中至正”的拆牌,政治味道已蓋過藝文氣息吧~


當文化搬上舞台表演,為了引起觀眾共嗚,多少會做一些調整.
例如:節目中的有劍玉(日本的童玩,有點像槌球)和三味線及擊鼓的音動較勁;年輕的三味線變奏.....
現場觀眾~除了感受太鼓象徵靜沉圓滿,也感受打擊者身體律動的精氣合一.
也有段利用樂器撥弄營造溪邊蛙鳴的活潑趣味,藉以和現場觀眾互動.

不過中場休息時,尺八(魏晋前稱尺八,唐後始稱長笛)演奏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
突然覺得好像參加了她的告別式~~(沒辦法,fu~不對啊..哈哈.....)

有段撀鼓,我突然想到台灣的宋江陣.
歷經了一百多年,結合武學和藝術的民俗表演,有固定的武術陣腳和招式
有資格稱謂台灣代表文化,也看見許多年輕人投以熱情.
但是似乎創新的方向和傳承的心意,已漸式微.
另外有段獨唱,也讓我想到以前曾看國外創作者和原住民合作,收錄他們獨特的天籟嗓音~
所以啦~國情很重要,不然天生的條件好,底子好,少了推崇和發揚,也是可惜~


這次坐的位置在最後一排,很可惜只帶望遠鏡,沒挾帶相機.
要是有相機就能拍到~

傳說中.著丁字褲.敲擊者.屁股上~汗滴的精神...
哈哈....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a?id=0e1c6574a41546ccb9caa6887de34082001---->;鬼太鼓舞龍舞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Wx6u9kbJT8
(影片版)



台長: 好好
人氣(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玩生活 |
此分類下一篇:White Christmas
此分類上一篇:35屆東亞經濟會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